申请日2015.03.24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震型污泥脱水机,包括基座、分离仓,分离轴、驱动机构、支腿及防震结构,分离仓的内腔与分离轴的结构配合,分离轴上设置有螺旋叶,分离轴包括圆柱端和圆锥端,分离轴的圆柱端内设置有进液管道,进液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圆柱端和圆锥端的连接处,且圆柱端和圆锥端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液孔,进液管道通过进液孔与内腔连通,进液管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刀片,分离仓设置有出水口和泥口,所述的分离仓正对圆锥端的端头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防震结构包括弹簧和活动支撑柱,支腿设置有盲孔,活动支撑柱呈圆柱状,其大小与盲孔配合,弹簧设置于盲孔中。本实用新型具有震动小、分离效果好、分离效率高、运行稳定的优点。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防震型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安装在基座(1)上的分离仓(2),位于分离仓(2)内的分离轴(3)、用于驱动分离轴(3)旋转的驱动机构(4)、安装在基座(1)下端面的支腿(101)及设置于支腿(101)下端的防震结构(6);
分离仓(2)的内腔(201)与分离轴(3)的结构配合,分离轴(3)上设置有螺旋叶(303),分离轴(3)包括圆柱端(301)和圆锥端(302),分离轴(3)的圆柱端(301)内设置有进液管道(304),该进液管道(304)从圆柱端(301)处贯穿连接到分离仓(2)的外端,进液管道(304)的另一端延伸至圆柱端(301)和圆锥端(302)的连接处,且圆柱端(301)和圆锥端(302)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液孔(305),进液管道(304)通过进液孔(305)与内腔(201)连通,进液管道(304)的内壁上设置有刀片(306),分离仓(2)在位于圆柱端(301)端头处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202),在位于圆锥端(302)端头处的下方设置有出泥口(203),所述的分离仓(2)正对圆锥端(302)的端头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的信号输出连接到外端的显示器;
防震结构(6)包括竖直设置的弹簧(601)和活动支撑柱(602),支腿(101)的下端设置有可容纳活动支撑柱(602)的盲孔(102),活动支撑柱(602)外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凸条(603),盲孔(102)内壁上设置有可与凸条(603)配合的滑槽(604),弹簧(601)设置于盲孔(102)中,弹簧(601)的一端固定于盲孔(102)的上端,弹簧(601)的另一端固定于活动支撑柱(602)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型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撑柱(602)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缘边(603),缘边(603)上设置有均匀的安装孔(6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型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306)上设有多个贯穿刀片(306)前后端面的通孔(3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型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端(301)和所述圆锥端(302)均横向设置,圆锥端(302)的大端与圆柱端(301)同径且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震型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贯穿所述分离仓(2)的传动轴(401),所述驱动机构(4)固连于所述基座(1)上且位于所述分离仓(2)外,传动轴(401)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4)相连,其的另一端与所述圆锥端(302)的小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震型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为电机。
说明书
防震型污泥脱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防震型污泥脱水机。
背景技术
现今,环境治理越来越被重视,国家的污染大致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几个方面,其中水污染现今形式非常严重,水污染物的排放仍然巨大,水污染的治理主要是治黑治臭,主要就是污泥,需要对污泥进行分离,现在最常用的就是过滤分离,这种分离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分离不彻底,很多细杂物仍然难以过滤掉,使得水仍然不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防震型污泥脱水机,解决现有用于污泥脱水的机器分离效果差速度慢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防震型污泥脱水机,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分离仓,位于分离仓内的分离轴、用于驱动分离轴旋转的驱动机构,安装在基座下端面的支腿及设置于支腿下端的防震结构;
分离仓的内腔与分离轴的结构配合,分离轴上设置有螺旋叶,分离轴包括圆柱端和圆锥端,分离轴的圆柱端内设置有进液管道,该进液管道从圆柱端处贯穿连接到分离仓的外端,进液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圆柱端和圆锥端的连接处,且圆柱端和圆锥端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液孔,进液管道通过进液孔与内腔连通,进液管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刀片,分离仓在位于圆柱端端头处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在位于圆锥端端头处的下方设置有出泥口,所述的分离仓正对圆锥端的端头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连接到外端的显示器;
防震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弹簧和活动支撑柱,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可容纳活动支撑柱的盲孔,活动支撑柱外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凸条,盲孔内壁上设置有可与凸条配合的滑槽,弹簧设置于盲孔中,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盲孔的上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活动支撑柱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中,分离轴上设置有螺旋叶,分离轴旋转时形成离心力,使得液体中的固体向螺旋方向移动。分离轴的螺旋方向朝向圆锥端,这样的分离效果使得:圆柱端处的液体基本为清水,圆锥端处的基本为污泥。同时,因为圆锥形的设置,更有益于分离轴对污泥的挤压,将污泥的水分被压出,因而从出泥口出来的污泥含水量极低,如此便可大大提高分离效果。外部的污水是通过进液管道,从进液孔进入分离仓的内腔中,对清水、污泥两端都不形成混合,使得装置可以在分离中加料,不间断工作。在进液管道上设置了刀片,该刀片会被带动旋转,对污水进行切割,将里面粘结牢固的颗粒打散。因为这些颗粒中含有水分,且粘结牢固,通过圆锥形的结构也难以将这些水分挤压出来,所以设置了刀片进行打散,增强了脱水效果。内腔两端的压力传感器则用于检测压力,当分离轴旋转时,带动内部液体旋转对内腔形成一个旋冲力,如进入内腔的污水过快时,液体被向两端挤压,内腔压力会增大,并且,这时出水口和出泥口出料都会加快,就使得分离效果降低,通过观察压力传感器传导的压力,可以调节最佳进料速度,保证了分离效果。
当驱动机构带动分离轴工作时,难免会有震动,通过防震结构的设置则可降低噪音,提高运行稳定性。具体地,该防震结构为弹簧式防震,活动支撑柱位于最下方,支腿的盲孔则套设于活动支撑柱的上端,且凸条置入滑槽中。当基座被带动晃动时,凸条与滑槽的配合,可避免支腿于活动支撑柱上发生较大的周向晃动,而是会发生上下移动。通过弹簧的设置,则可为支腿提供弹性支撑力,起到缓冲作用。如此,不仅可提高分离轴运行的稳定性以提高污泥的分离效果,还可降低整个工作过程的噪声以减小噪音污染。
进一步,所述活动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缘边,该缘边上设置有均匀的安装孔。该缘边通过安装孔固定在地面上,使得活动支撑柱固定,防止活动支撑柱也被带动震动,带来噪音。
为避免污泥于刀片上聚集,进一步地,所述刀片上设有多个贯穿刀片前后端面的通孔。
为结构优化,进一步地,所述圆柱端和所述圆锥端均横向设置,圆锥端的大端与圆柱端同径且相连。
为实现驱动机构对分离轴的驱动,进一步地,还包括贯穿所述分离仓的传动轴,所述驱动机构固连于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分离仓外,传动轴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其的另一端与所述圆锥端的小端相连。
为取材便捷且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刀片的设置,可在其被带动旋转时,对污水进行切割,将里面粘结牢固的颗粒打散,如此,便利于后续的分离工作。
2、通过分离轴的设置,可在其旋转时形成离心力,使得液体中的固体向螺旋方向移动。如此,便可使得圆柱端处的液体基本为清水,圆锥端处的基本为污泥。同时因为是圆锥形设置,使得污泥挤压,将水分压出,从出泥口出来的污泥含水量极低,因而脱水效果大大增加。
3、通过进液管道的设置,使得外部的污水通过进液管道进入分离轴内,再从进液孔进入分离仓的内腔中,因而,对清水、污泥两端都不形成混合。如此,便可在分离中加料,进行不间断工作。
4、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可通过参考该压力值,得到最好的进料量,保证了分离效果和分离速度。
5、当驱动机构带动分离轴工作时,难免会有震动,通过防震结构中凸条与滑槽的配合,可避免支腿于活动支撑柱上发生较大的周向晃动,而是会发生上下移动。而弹簧的设置则可为支腿提供弹性支撑力,起到缓冲作用。如此,不仅可提高分离轴运行的稳定性以提高污泥的分离效果,还可降低整个工作过程的噪声以减小噪音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