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3.24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污泥脱水用离心装置,包括基座、分离仓,分离轴、驱动电机及震动装置,分离轴上设置有螺旋叶,分离轴包括圆柱端和圆锥端,圆柱端内设置有进液管道,进液管道的一端贯穿连接到分离仓的外端,其的另一端延伸至圆柱端和圆锥端的连接处,且圆柱端和圆锥端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液孔,进液管道通过进液孔与分离仓的内腔连通,进液管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刀片,分离仓设置有出水口和出泥口,分离仓的内壁设置有锥形面和倾斜面,分离仓内壁上安装有与震动装置相连且横向设置的滤网板。本实用新型有益于分离轴对污泥的挤压,同时利于清水从出水口中流出;同时可将随锥形面下滑的污泥阻挡于滤网板上,避免其从出水口流出。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污泥脱水用离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安装在基座(1)上的分离仓(2),位于分离仓(2)内的分离轴(3)、用于驱动分离轴(3)旋转的驱动电机(4)及震动装置(6),分离轴(3)上设置有螺旋叶(303),分离轴(3)包括圆柱端(301)和圆锥端(302),分离轴(3)的圆柱端(301)内设置有进液管道(304),该进液管道(304)的一端从圆柱端(301)处贯穿连接到分离仓(2)的外端,进液管道(304)的另一端延伸至圆柱端(301)和圆锥端(302)的连接处,且圆柱端(301)和圆锥端(302)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液孔(305),进液管道(304)通过进液孔(305)与分离仓的内腔连通,进液管道(304)的内壁上设置有刀片(306),分离仓(2)正对圆锥端(302)的端头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的信号输出连接到外端的显示器,分离仓(2)在位于圆柱端(301)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202),分离仓(2)在位于圆锥端(302)小端处的下方设置有出泥口(203),分离仓(2)于圆锥端(302)处的内壁设置有与圆锥端(302)相配合且与出泥口(203)连通的锥形面(201),分离仓(2)于圆柱端(201)正下方处的内壁设置有上大下小且与出水口(202)连通的倾斜面(205),分离仓(2)内壁上安装有与震动装置(6)相连且横向设置的滤网板(206),滤网板(206)位于圆柱端(301)下方与出水口(202)上方之间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泥脱水用离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贯穿所述分离仓(2)的第二传动轴(204),所述震动装置(6)为固连于所述基座(1)上且位于所述分离仓(2)外的震动电机,所述滤网板(206)通过第二传动轴(204)与震动电机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泥脱水用离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刀片(306)上设有多个贯穿刀片(306)前后端面的通孔(3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泥脱水用离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端(301)和所述圆锥端(302)均横向设置,圆锥端(302)的大端与圆柱端(301)同径且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泥脱水用离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贯穿所述分离仓(2)的第一传动轴(401),所述驱动电机(4)固连于所述基座(1)上且位于所述分离仓(2)外,第一传动轴(401)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4)相连,其的另一端与所述圆锥端(302)的小端相连。
说明书
一种高效污泥脱水用离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一种高效污泥脱水用离心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环境治理越来越被重视,国家的污染大致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几个方面,其中水污染现今形式非常严重,水污染物的排放仍然巨大,水污染的治理主要是治黑治臭,主要就是污泥,需要对污泥进行分离,现在最常用的就是过滤分离,这种分离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分离不彻底,很多细杂物仍然难以过滤掉,使得水仍然不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污泥脱水用离心装置,解决现有用于污泥脱水的机器,分离效果差,速度慢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污泥脱水用离心装置,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分离仓,位于分离仓内的分离轴、用于驱动分离轴旋转的驱动电机及震动装置,分离轴上设置有螺旋叶,分离轴包括圆柱端和圆锥端,分离轴的圆柱端内设置有进液管道,进液管道的一端从圆柱端处贯穿连接到分离仓的外端,进液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圆柱端和圆锥端的连接处,且圆柱端和圆锥端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液孔,进液管道通过进液孔与分离仓的内腔连通,进液管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刀片,分离仓正对圆锥端的端头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连接到外端的显示器,分离仓在位于圆柱端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分离仓在位于圆锥端小端处的下方设置有出泥口,分离仓于圆锥端处的内壁设置有与圆锥端相配合且与出泥口连通的锥形面,分离仓于圆柱端正下方处的内壁设置有上大下小且与出水口连通的倾斜面,分离仓内壁上安装有与震动装置相连且横向设置的滤网板,滤网板位于圆柱端下方与出水口上方之间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中,分离轴上设置有螺旋叶,分离轴旋转时形成离心力,使得液体中的固体向螺旋方向移动。分离轴的螺旋方向朝向圆锥端,这样的分离效果使得:圆柱端处的液体基本为清水,圆锥端处的基本为污泥。通过锥形面的设置,更有益于分离轴对污泥的挤压,将污泥的水分被压出,因而从出泥口出来的污泥含水量极低,如此便可大大提高分离效果。同时,锥形面和倾斜面均利于清水从出水口中流出,避免其在分离仓的内壁上淤积。如此,可加快出水口的出水量,提高分离效率。外部的污水是通过进液管道,从进液孔进入分离仓的内腔中,对清水、污泥两端都不形成混合,使得装置可以在分离中加料,不间断工作。在进液管道上设置了刀片,该刀片会被带动旋转,对污水进行切割,将里面粘结牢固的颗粒打散。因为这些颗粒中含有水分,且粘结牢固,通过圆锥形的结构也难以将这些水分挤压出来,所以设置了刀片进行打散,增强了脱水效果。内腔两端的压力传感器则用于检测压力,当分离轴旋转时,带动内部液体旋转对内腔形成一个旋冲力,如进入内腔的污水过快时,液体被向两端挤压,内腔压力会增大,并且,这时出水口和出泥口出料都会加快,就使得分离效果降低,通过观察压力传感器传导的压力,可以调节最佳进料速度,保证了分离效果。通过滤网板的设置,可将随锥形面下滑的污泥阻挡于滤网板上,避免其从出水口流出以污染清水。再通过震动装置的设置,可驱动滤网板震动使滤网板上的污泥样扬起,使其再次在分离轴的作用下被挤压于圆锥端的小端处,便于其从出泥口中流出。
为实现震动装置对滤网板的震动驱动,进一步地,还包括贯穿所述分离仓的第二传动轴,所述震动装置为固连于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分离仓外的震动电机,所述滤网板通过第二传动轴与震动电机相连。
为避免污泥于刀片上聚集,进一步地,所述刀片上设有多个贯穿刀片前后端面的通孔。
为结构优化,进一步地,所述圆柱端和所述圆锥端均横向设置,圆锥端的大端与圆柱端同径且相连。
为实现驱动电机对分离轴的驱动,进一步地,还包括贯穿所述分离仓的第一传动轴,所述驱动电机固连于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分离仓外,第一传动轴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其的另一端与所述圆锥端的小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锥形面的设置,更有益于分离轴对污泥的挤压,将污泥的水分被压出,因而从出泥口出来的污泥含水量极低,如此便可大大提高分离效果。同时,锥形面和倾斜面均利于清水从出水口中流出,避免其在分离仓的内壁上淤积。如此,可加快出水口的出水量,提高分离效率。
2、通过滤网板的设置,可将随锥形面下滑的污泥阻挡于滤网板上,避免其从出水口流出以污染清水。再通过震动的设置,可驱动滤网板震动使滤网板上的污泥样扬起,使其再次在分离轴的作用下被挤压于圆锥端的小端处,便于其从出泥口中流出。
3、通过刀片的设置,可在其被带动旋转时,对污水进行切割,将里面粘结牢固的颗粒打散,如此,便利于后续的分离工作。
4、通过分离轴的设置,可在其旋转时形成离心力,使得液体中的固体向螺旋方向移动。如此,便可使得圆柱端处的液体基本为清水,圆锥端处的基本为污泥。同时因为是圆锥形设置,使得污泥挤压,将水分压出,从出泥口出来的污泥含水量极低,因而脱水效果大大增加。
5、通过进液管道的设置,使得外部的污水通过进液管道进入分离轴内,再从进液孔进入分离仓的内腔中,因而,对清水、污泥两端都不形成混合。如此,便可在分离中加料,进行不间断工作。
6、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可通过参考该压力值,得到最好的进料量,保证了分离效果和分离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