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0.08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产品加工含盐废水的新型处理装置,包括内腔依次连通的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内腔相连通的格栅池、调储池;在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一好氧池内均设有悬浮填料;在第二好氧池内设有陶瓷平板式膜组件,所述膜组件的排出口通过管路与排水泵的吸口相接,排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监视池相接;第二好氧池内腔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曝气风机的排风口;在第二好氧池内腔底部设有回流泵,回流泵的排出口通过管路与缺氧池相接;在调储池内设有提升泵,提升泵的排出口通过管路与缺氧池相接。本装置结构简单,废水调节、生化处理、膜分离处理的综合处理方式有效的处理了海产品加工形成的废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海产品加工含盐废水的新型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腔依次连通的第一缺氧池(1)、第二缺氧池(2)、第一好氧池(3)、第二好氧池(4)和内腔相连通的格栅池(14)、调储池(15);
在第一缺氧池(1)、第二缺氧池(2)、第一好氧池(3)内均设有悬浮填料;在第二好氧池(4)内设有陶瓷平板式膜组件(5),所述膜组件(5)的排出口通过管路与排水泵(10)的吸口相接,排水泵(10)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监视池(18)相接;
第二好氧池(4)内腔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曝气风机(11)的排风口;在第二好氧池(4)内腔底部设有回流泵(12),回流泵(12)的排出口通过管路与缺氧池(1)相接;
在调储池(15)内设有提升泵(16),提升泵(16)的排出口通过管路与缺氧池(1)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产品加工含盐废水的新型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泵(10)的出水口通过管路和阀门连接除磷液筒体(9),除磷液筒体(9)内腔有与电机相接的搅拌器(8),除磷泵(6)的吸入口与除磷液筒体(9)内腔相连通,除磷泵(6)排出口通过管路与缺氧池(1)相接。
说明书
海产品加工含盐废水的新型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海产品加工含盐废水的新型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海产品加工废水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即有机污染物浓度高、营养盐氨氮和磷含量高、盐度高,废水水温低。目前该类废水有的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也有的采用生物法处理,但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盐浓度波动幅度大和活性污泥流失无法控制,同样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要简单、具有废水调节、生化处理、膜分离处理的综合处理方式的海产品加工含盐废水的新型处理装置,以保证具有“三高一低”特点的海产品加工废水的有效下理。
本实用新型的海产品加工含盐废水的新型处理装置,包括内腔依次连通的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内腔相连通的格栅池、调储池;
在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一好氧池内均设有悬浮填料;在第二好氧池内设有陶瓷平板式膜组件,所述膜组件的排出口通过管路与排水泵的吸口相接,排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监视池相接;
第二好氧池内腔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曝气风机的排风口;在第二好氧池内腔底部设有回流泵,回流泵的排出口通过管路与缺氧池相接;
在调储池内设有提升泵,提升泵的排出口通过管路与缺氧池相接。
所述的排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和阀门连接除磷液筒体,除磷液筒体内腔有与电机相接的搅拌器,除磷泵的吸入口与除磷液筒体内腔相连通,除磷泵排出口通过管路与缺氧池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海产品加工含盐废水的新型处理装置,海产品加工形成的废水首先进入格栅池隔离较大的漂浮物及大块杂质后进入调储池,处理过程为将调储池内废水通过潜水式提升泵送至第一缺氧池内,然后溢流至第二缺氧池,经过缺氧菌种的水解酸化作用去除部分污水中有机物,并将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利于后续的好氧生化处理。然后废水溢流至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在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将废水中有机物质转化为CO2、H2O而去除,在缺氧池和好氧池内投加Biom悬浮填料,用以增加微生物浓度节省降低一体化设备容积负荷,并在第二好氧池内设置中陶瓷平板膜组件,取代传统二沉池,利于微生物富集保持微生物浓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浓度并保证出水水质。第二好氧池内较高的污泥浓度通过回流泵回流至第一缺氧池中,保持整个系统的污泥浓度平衡,并实现硝化液缺氧-好氧的转化实现脱氮除磷。膜组件出水通过排水泵抽吸作用将处理后的废水从膜孔内抽吸出,并将生化系统处理后的水送至监视池内。在提升泵工作时联动开启化学除磷系统中的除磷泵,往污水中投加除磷剂,保证污水中无机磷转化为沉降物并有效的去除。第二好氧池内供气系统通过曝气风机变频供氧。本装置结构简单,废水调节、生化处理、膜分离处理的综合处理方式有效的处理了海产品加工形成的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