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固废处理场渗滤液导排管与穿坝管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

发布时间:2018-5-7 10:57:4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9.18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IPC分类号E03F5/02; E03F3/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废处理场渗滤液导排管与穿坝管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其是通过柔性连接方式使渗滤液导排管(2)的出液口与穿坝管(3)的进液口进行对接;柔性连接方式是指:渗滤液导排管(2)的出液口与穿坝管(3)的进液口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且通过一柔性连接膜(7)将渗滤液导排管(2)的出液口和穿坝管(3)的进液口包覆,柔性连接膜(7)的两端均满焊一周分别固接在渗滤液导排管(2)和穿坝管(3)上。本实用新型能更好地保证渗滤液导排管与穿坝管工作稳定性,减少堵漏和开裂风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固废处理场渗滤液导排管与穿坝管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 组合连接结构是通过柔性连接方式使渗滤液导排管(2)的出液口与穿坝管(3)的进液口进 行对接;

  所述柔性连接方式是指:所述渗滤液导排管(2)的出液口与穿坝管(3)的进液口之间 间隔一定距离,且通过一柔性连接膜(7)将渗滤液导排管(2)的出液口和穿坝管(3)的进 液口包覆,柔性连接膜(7)的两端均满焊一周分别固接在渗滤液导排管(2)和穿坝管(3)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膜(7)的中 段对应于渗滤液导排管(2)和穿坝管(3)的间隔区域预留有一定长度的柔性褶皱区(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柔性褶皱区(71)的长度至 少为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导排管(2)的 出液口与穿坝管(3)的进液口之间间距的距离至少为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坝管(3) 的上方包覆有固废处理场边坡防渗膜层(5);所述穿坝管(3)的下方包覆有固废处理场库底 防渗膜层(4);且所述固废处理场边坡防渗膜层(5)的边缘延伸进入到柔性连接膜(7)与 穿坝管(3)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固废处理场库底防渗膜层(4)的边缘延伸进入到柔性连接 膜(7)与穿坝管(3)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柔性连接膜(7)的一端通过满焊一周固接在穿坝 管(3)及其外包覆的固废处理场边坡防渗膜层(5)和固废处理场库底防渗膜层(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膜(7)两端 的满焊固接区域均采用不锈钢箍环(6)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膜(7)与所 述穿坝管(3)之间的密闭区域内还设有一层包覆在穿坝管(3)外围的接口防护膜(61),接 口防护膜(61)的上部通过单轨满焊完全包裹住固废处理场边坡防渗膜层(5)边缘与穿坝管 (3)的热熔焊接接口,接口防护膜(61)的下部通过单轨满焊完全包裹住固废处理场库底防 渗膜层(4)边缘与穿坝管(3)的热熔焊接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导 排管(2)和穿坝管(3)均由一开设有通孔的竖直支撑块(12)支承,且渗滤液导排管(2) 和穿坝管(3)分别从各自的竖直支撑块(12)相对的两侧穿过该通孔后进行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承所述渗滤液导排管(2) 和穿坝管(3)的两个竖直支撑块(12)分别位于所述柔性连接膜(7)的两侧。

  说明书

  固废处理场渗滤液导排管与穿坝管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废处理场的布置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渗滤液导排管与穿坝管 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减少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县级以上的城市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生活 垃圾卫生填埋场以替代以前的简易填埋场。其中,库区防渗、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渗滤液 处理系统是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无害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渗效果直接影响生活垃圾无 害化处理效果。经过抽样调研发现,90%以上的填埋场投入使用后,先后出现渗滤液渗漏的 现象。导致渗漏的原因主要是防渗膜局部破裂。导致防渗膜局部破裂的原因有:填埋作业机 械的破坏;地基沉降不均匀和承压不均匀而产生撕裂;焊接施工质量低劣导致接口开裂;地 下水掏空库底垫层导致防渗膜撕裂等。

  由于填埋场防渗膜面积巨大,检查防渗膜局部的漏点非常困难。据多年的查漏施工经验, 发现防渗膜破裂发生在库底渗滤液导排主管穿过垃圾主坝时与库区防渗膜连接处的概率最 高。连接处的防渗膜容易产生撕裂,存在设计缺陷,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未考虑围绕穿坝管360度圆周焊接施工的作业空间;作业空间狭小导致穿坝管靠近 库底基础垫层的一面焊接施工困难,靠近库底基础垫层接口往往焊接不牢、不到位,焊接质 量难以保证。

  (2)未考虑穿坝管与库底渗滤液导排主管连接处的剪切力差异。随着垃圾堆体的不断增 加,库底沉降变化与垃圾坝的沉降变化会出现显著差异,导致库底渗滤液导排主管与穿坝管 接口处变形、断裂,管道断裂后垃圾在渗滤液的流动下带入穿坝管,垃圾的不断进入会堵塞 穿坝管,严重时会导致整个库区的渗滤液导排系统报废。

  (3)现有的设计不便于运营阶段的检查、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 能更好地保证渗滤液导排管与穿坝管工作稳定性、减少堵漏和开裂风险的固废处理场渗滤液 导排管与穿坝管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固废处理场(特别适用于垃圾 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管与穿坝管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所述柔性组合连接结构是通过柔性连 接方式使渗滤液导排管的出液口与穿坝管的进液口进行对接;

  所述柔性连接方式是指:所述渗滤液导排管的出液口与穿坝管的进液口之间间隔一定距 离,且通过一柔性连接膜将渗滤液导排管的出液口和穿坝管的进液口包覆,柔性连接膜的两 端均满焊一周分别固接在渗滤液导排管和穿坝管上。这样的柔性连接方式可以有效防止穿坝 管与渗滤液导排管在连接处错位撕裂导致的渗漏。

  上述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中,优选的,所述柔性连接膜的中段对应于渗滤液导排管和穿 坝管的间隔区域预留有一定长度的柔性褶皱区。更优选的,柔性褶皱区的长度至少为500mm。 该柔性褶皱区可进一步确保柔性连接膜与两管(即渗滤液导排管和穿坝管)接口处有一定的 伸缩性,该伸缩性可确保在地层剪切力作用下不会对柔性连接膜等连接材料造成撕裂,从而 有效防止固废处理场中渗滤液的渗漏,还可有效防止固废料进入管道引起管道堵塞问题的发 生。

  上述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中,优选的,所述渗滤液导排管的出液口与穿坝管的进液口之 间间距的距离至少为200mm。

  上述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中,优选的,所述穿坝管的上方包覆有固废处理场边坡防渗膜 层;所述穿坝管的下方包覆有固废处理场库底防渗膜层;且所述固废处理场边坡防渗膜层的 边缘延伸进入到柔性连接膜与穿坝管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固废处理场库底防渗膜层的边缘延 伸进入到柔性连接膜与穿坝管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柔性连接膜的一端通过满焊一周固接在穿 坝管及其外包覆的固废处理场边坡防渗膜层和固废处理场库底防渗膜层上。更优选的,所述 柔性连接膜两端的满焊固接区域均采用不锈钢箍环固定。

  上述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中,优选的,所述柔性连接膜与所述穿坝管之间的密闭区域内 还设有一层包覆在穿坝管外围的接口防护膜,该接口防护膜优选使用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 膜),接口防护膜的上部通过单轨满焊完全包裹住固废处理场边坡防渗膜层边缘与穿坝管的热 熔焊接接口,接口防护膜的下部通过单轨满焊完全包裹住固废处理场库底防渗膜层边缘与穿 坝管的热熔焊接接口。通过该接口防护膜的第二道包覆,可将第一道焊接口保护起来,起到 双层防护的作用。

  上述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中,优选的,所述渗滤液导排管和穿坝管均由一开设有通孔的 竖直支撑块支承,且渗滤液导排管和穿坝管分别从各自的竖直支撑块相对的两侧穿过该通孔 后进行对接。这样的结构使得竖直支撑块能起到承托、平衡和稳固渗滤液导排管与穿坝管的 作用,也能更好地避免因地层沉降不均匀和承压不一致而导致的渗滤液导排管与穿坝管连接 处被扭曲、撕裂或者断裂等问题。

  上述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中,优选的,支承所述渗滤液导排管和穿坝管的两个竖直支撑 块分别位于所述柔性连接膜的两侧。通过使支承渗滤液导排管和穿坝管的两竖直支撑块设于 柔性连接膜的两侧,能保证两竖直支撑块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并形成一中空腔体,这样的中 空腔体不仅便于后续的施工焊接操作,更便于后期对柔性组合连接结构进行安装及检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采用了柔性连接方式,可避免穿坝管与库底渗滤 液导排管因沉降速度不同、承受压力的差异而产生的断裂、撕裂;

  (2)优化后的技术方案中,两管口之间的柔性连接膜预留一定的柔性褶皱长度,使柔性 连接膜与两管接口处有一定的伸缩性,该伸缩性可确保在地层剪切力作用下不会对连接材料 造成撕裂,从而有效防止垃圾渗滤液的渗漏,还可有效防止固废料进入管道引起管道堵塞问 题的发生;

  (3)本实用新型中的柔性组合连接结构还采用了双层单轨焊接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固废 处理场边坡防渗膜层、固废处理场库底防渗膜层与穿坝管之间的焊接质量,而且可以起到双 层防护的作用;

  (4)优化后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了竖直支撑块,该竖直支撑块能够承托、平衡、稳固穿坝 管和库底的渗滤液导排管,使两管的连接处位移程度降低,从而更好地避免对两管连接处可 能带来的撕裂;

  (5)优化后的技术方案中以竖直支撑块为基础,间隔形成一中空腔体,该中空腔体给后 续各管道的焊接施工作业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能为高质量的焊接施工提供保证;同时还可挡 住填埋施工作业及固废处理场中垃圾堆体对两管接口处的损害;也便于在固废处理场的运营 期对穿坝管的渗漏情况进行观察和检修。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