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4.26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IPC分类号C02F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塑料污水处理池,包括:塑料上池体和塑料下池体。其优点是:上述结构的组合式塑料污水处理池,由于池体采用塑料制成,耐氧化,耐酸碱,高低温无变形,造价低,产品质量轻,有足够的强度,外型美观,克服了手糊制品强度不均匀的缺陷,提高了耐压强度和使用寿命,成形效率高,可大批量生产,池体分为塑料上池体和塑料下池体两部分,空间占用体积明显降低,且运输时可罗列叠放,大大方便了搬运和运输,由于单个部件的空间占用体积减小,就可以很好地对其进行包装后运输,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磕碰损坏现象的发生。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组合式塑料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上池体(1)和塑料下池体(2),在塑料上池体(1)和塑料下池体(2)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上连接边和下连接边;上连接边的结构包括:与塑料上池体(1)相连接的上内弧形槽(31)、上外弧形槽(32)、设置在上内弧形槽(31)与上外弧形槽(32)之间的上连接端,设置在上外弧形槽(32)外侧的上边加强筋(33);下连接边的结构包括:与塑料下池体(12)相连接的下内弧形槽(41)、下外弧形槽(42)、设置在下内弧形槽(41)与下外弧形槽(42)之间的下连接端,设置在下外弧形槽(42)外侧的下边加强筋(43);在所述的上连接端和下连接端处分别设置有若干相互配合的安装孔,固定螺栓(5)设置在与其相互配合的安装孔内将塑料上池体(1)和塑料下池体(2)固定在一起;在上内弧形槽(31)与下内弧形槽(41)之间的对接处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内密封条(6),在上外弧形槽(32)与下外内弧形槽(42)之间的对接处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外密封条(7);在塑料上池体(1)的上端设置有污物清理检查孔(8),在塑料上池体(1)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污水进口(9)和污水出口(10),在塑料上池体(1)和塑料下池体(2)上分别均匀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凹凸加强筋(11)。
说明书
组合式塑料污水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污水处理池一般均是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产品的质量较重,玻璃钢材料制成的池体一般为整体式结构,给运输带来了诸多不便,且在运输中易发生磕碰损坏。另外,玻璃钢污水处理池制作也是采用手糊工艺,制作出来的产品不规范,很难满足生产要求,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无法进行机械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品质量轻、强度高、不变形、方便搬卸和运输的组合式塑料污水处理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塑料污水处理池,包括:塑料上池体和塑料下池体,在塑料上池体和塑料下池体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上连接边和下连接边;上连接边的结构包括:与塑料上池体相连接的上内弧形槽、上外弧形槽、设置在上内弧形槽与上外弧形槽之间的上连接端,设置在上外弧形槽外侧的上边加强筋;下连接边的结构包括:与塑料下池体相连接的下内弧形槽、下外弧形槽、设置在下内弧形槽与下外弧形槽之间的下连接端,设置在下外弧形槽外侧的下边加强筋;在所述的上连接端和下连接端处分别设置有若干相互配合的安装孔,固定螺栓设置在与其相互配合的安装孔内将塑料上池体和塑料下池体固定在一起;在上内弧形槽与下内弧形槽之间的对接处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内密封条,在上外弧形槽与下外内弧形槽之间的对接处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外密封条;在塑料上池体的上端设置有污物清理检查孔,在塑料上池体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污水进口和污水出口,在塑料上池体和塑料下池体上分别均匀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凹凸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上述结构的组合式塑料污水处理池,由于池体采用塑料制成,耐氧化,耐酸碱,高低温无变形,造价低,产品质量轻,有足够的强度,外型美观,克服了手糊制品强度不均匀的缺陷,提高了耐压强度和使用寿命,成形效率高,可大批量生产,池体分为塑料上池体和塑料下池体两部分,空间占用体积明显降低,且运输时可罗列叠放,大大方便了搬运和运输,由于单个部件的空间占用体积减小,就可以很好地对其进行包装后运输,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磕碰损坏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