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自密封自卸污泥转运斗

发布时间:2018-7-8 21:05:2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3.04.25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IPC分类号B65D88/54; B66F9/06; B65D90/18; B65D90/5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密封自卸污泥转运斗,它包括运斗主体(1),运斗主体(1)底部设置有槽钢底座(2),运斗主体(1)和槽钢底座(2)的底面上均固定设置有密封垫(3),运斗主体(1)的下部设置左门体(4)和右门体(5),左门体(4)和右门体(5)分别通过铰链A(6)和铰链B(9)铰接于运斗主体(1)上,左门体(4)底部设置有滑轮A(7)和槽钢支脚A(8),右门体(5)底部设置有滑轮B(10)和槽钢支脚B(11),运斗主体(1)上还设置有叉车吊运孔(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用性强,提高了转运效率,节约了劳动时间;操作方便,可自动卸载污泥;密封性能好,解决了污泥运输过程中的泄漏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密封自卸污泥转运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下开口的运斗主体(1),运斗主体(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槽钢底座(2),运斗主体(1)的底面和槽钢底座(2)的底面上均固定设置有密封垫(3),运斗主体(1)的下部设置有封盖运斗主体(1)下开口的左门体(4)和右门体(5),左门体(4)的左端通过铰链A(6)铰接于运斗主体(1)的左侧壁上,左门体(4)的右端底部设置有滑轮A(7),左门体(4)的左端底部设置有槽钢支脚A(8),右门体(5)的右端通过铰链B(9)铰接于运斗主体(1)的右侧壁上,右门体(5)的左端底部设置有滑轮B(10),右门体(5)的右端底部设置有槽钢支脚B(11),运斗主体(1)的任意一侧壁上还设置有叉车吊运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密封自卸污泥转运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叉车吊运孔(12)设置于运斗主体(1)的前侧壁或后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密封自卸污泥转运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门体(4)的左端和右门体(5)的右端均安装有一个定位调节栓(13)。

  说明书

  一种自密封自卸污泥转运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转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密封自卸污泥转运斗。

  背景技术

  在玻璃纤维生产中,会产生一种粉尘与水混合的污泥。而这种污泥是有回收再利用价值的。但是,由于这种污泥是与水的混合物,所以给污泥转运带来了难题。

  现有污泥转运是靠挖掘机转运,这种转运方式的缺点是:挖掘机转运成本高;转运过程中会使污泥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工厂环境的美观,这需要后续派清洁人员对道路进行打扫,增加了人工成本;装载与卸载污泥麻烦,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提高转运效率、解决泄漏问题的自密封自卸污泥转运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密封自卸污泥转运斗,它包括上下开口的运斗主体,运斗主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槽钢底座,运斗主体的底面和槽钢底座的底面上均固定设置有密封垫,运斗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封盖运斗主体下开口的左门体和右门体,左门体的左端通过铰链A铰接于运斗主体的左侧壁上,左门体的右端底部设置有滑轮A,左门体的左端底部设置有槽钢支脚A,右门体的右端通过铰链B铰接于运斗主体的右侧壁上,右门体的左端底部设置有滑轮B,右门体的右端底部设置有槽钢支脚B,运斗主体的任意一侧壁上还设置有叉车吊运孔。

  所述的叉车吊运孔设置于运斗主体的前侧壁或后侧壁上。

  所述的左门体的左端和右门体的右端均安装有一个定位调节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提高了转运效率,节约了劳动时间;操作方便,不需人工进行转运斗的开启关闭,可自动卸载污泥;设置了自密封结构,密封性能好,解决了污泥运输过程中的泄漏问题,使工厂环境得到大大改善,同时减去了清洁人员清理道路的工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