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05.01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IPC分类号B01D36/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废水淤泥回收再利用系统,能完全利用生产中使用的废水,利用污水再循环,不仅节约用水,而且还能利用起污水中的各种物料,节能环保。为了达到所述效果,本实用新型废水淤泥回收再利用系统,连接在砌块切割系统中,包括进水机构,沉淀池、清水池以及循环回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为砌块切割系统中的清洗系统,所述进水系统连接污水沉淀池,所述污水沉淀池下部污水经泵压进入高位水桶,所述高位水桶连接板框压滤机。由于采用了所述技术方案,除了生产过程中的蒸发损耗外,本实用新型几乎不消耗任何水资源。而且污水中的淤泥也重复再利用,将损耗减少到最小。
权利要求书
1.废水淤泥回收再利用系统,连接在砌块切割系统(1)中,包括进水机构,污水沉淀池(3)、清水池(6)以及循环回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系统(2)为砌块切割系统(1)中的清洗系统,所述进水系统(2)连接污水沉淀池(3),所述污水沉淀池(3)下部污水经泵压进入高位水桶(4),所述高位水桶(4)连接板框压滤机(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淤泥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6)中设有水泵,清水池(6)通过水泵和管道连接到进水系统(2)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淤泥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沉淀池(3)底部还设有淤泥泵。
4.如权利要求1-3其中任一所述的废水淤泥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沉淀池(3)上部设有连接清水池(6)的管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淤泥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压滤机(5)连接清水池(6)。
说明书
废水淤泥回收再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生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砌块的废水淤泥回收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陶粒增强加气砌块是以轻质陶粒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效发泡、陶粒增强、蒸汽养护、全自动机械切割等工艺生产。具有轻质、高强、隔热保温、防火、隔音、环保等特点的新型自保温材料。作为墙体自保温材料,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外墙填充,内隔墙,同时也可作为高速公路的隔音墙板及建筑装饰材料。现有技术中的砌块采用陶粒和引气浆体有机复合生产自保温墙体材料,充分利用了陶粒本身具有的良好隔热性能,以及引气浆体体积密度小、填充性好的优点。克服了传统建筑材料重量大、保温性差以及现有外墙保温材料施工工艺复杂、成本高、寿命短、不耐火等缺陷,利用烧结陶粒作为轻骨料大幅度降低材料干燥收缩率,分散收缩产生的应力,进而进一步采用减缩剂减缩技术,使常压养护制品的收缩率达到高压蒸养制品的要求。其绝对收缩率是高压蒸养制品的1/4,并与烧结粘土砖相当。解决了新型墙体材料易开裂、渗水的顽症。
现有技术中的陶粒增强加气砌块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水冲洗,这样所产生的污水的处理也非常麻烦。而且清水的使用量非常大,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废水淤泥回收再利用系统,能完全利用生产中使用的废水,利用污水再循环,不仅节约用水,而且还能利用起污水中的各种物料,节能环保。
为了达到所述效果,本实用新型废水淤泥回收再利用系统,连接在砌块切割系统中,包括进水机构,沉淀池、清水池以及循环回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为砌块切割系统中的清洗系统,所述进水系统连接污水沉淀池,所述污水沉淀池下部污水经泵压进入高位水桶,所述高位水桶连接板框压滤机。
优选的,所述清水池中设有水泵,清水池通过水泵和管道连接到进水系统中。这样的结构能确保清水池中较为干净的水能重复用于循环系统里。
优选的,所述污水沉淀池底部还设有淤泥泵。这样的结构能将污水沉淀池中沉淀下来的淤泥取出用于再生产中。由于这些淤泥的成本本身就是砌块的边角料,因此用这些淤泥回收再生产不会影响产品的品质。
优选的,所述污水沉淀池上部设有连接清水池的管道。污水沉淀池中淤泥沉淀后,上部的清水可以直接送到清水池中等待再利用。
优选的,所述板框压滤机连接清水池。板框压滤机是通过板框的挤压,使污泥内的水通过滤布排出,达到脱水目的。而剩余下的淤泥则直接可以进行重复利用用于生产中。
由于采用了所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废水淤泥回收再利用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水资源耗费严重的问题,可以说,除了生产过程中的蒸发损耗外,本发明几乎不消耗任何水资源。而且污水中的淤泥也重复再利用,将损耗减少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