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12.07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3/00
摘要
一种以竹炭聚乙烯醇缩甲醛为载体的污水处理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对污水处理所存在的污泥膨胀、处理工艺复杂的问题。通过膜分离技术代替沉淀,进行泥水分离处理城市污水。将预处理过的污水通过进水口,并依次通过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进行处理。然后进入膜组件,经处理后的水由净水出水口排出。缺氧池及好氧池中加入竹炭聚乙烯醇缩甲醛填料,在好氧池中进行空气曝气,产生的污水经由循环泵引出,流经膜组件,部分水经膜组件后完成净化,剩余水回流至好氧池。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水中的COD、BOD、氮、磷等指标,达到环保排放以及循环利用的目的。具有操作简单、污泥产率低、设备紧凑及成本低的特点,具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以竹炭聚乙烯醇缩甲醛为载体的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 是将膜技术与生物处理方法相结合,针对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中有机 物浓度高、试剂复杂的特点,通过在缺氧区及好氧区填加高性能的竹 炭/聚乙烯醇缩甲醛填料,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及循环利用的目的, 本方法中包含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三个区域,具体方法是将预处 理过的污水通过进水口(1)并依次通过厌氧池(2)、缺氧池(3)及 好氧池(4)进行处理,然后进入膜组件(5),经处理后的水由净水 出水口(6)排出,缺氧池(3)及好氧池(4)中加入竹炭聚乙烯醇 缩甲醛填料(7),填料(7)占装置总体积的30-95%,厌氧池(2)、 缺氧池(3)及好氧池(4)通过循环泵(8)进行回流,在好氧池(4) 中进行空气曝气,气水体积比为6∶1-7∶1,反应温度为15-35℃,pH 值为6-9,水力停留为24-48小时,好氧池(4)产生的污水经由循 环泵(8)引出,流经膜组件(5),部分水经膜组件(5)后完成净化, 剩余水回流至好氧池(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竹炭聚乙烯醇缩甲醛为载体的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中所涉及的膜组件(5)为中空纤维膜或平板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竹炭聚乙烯醇缩甲醛为载体的污水处 理方法,其具体作法是:取COD为1200mg/l的水样,将预处理过的 污水通过进水口(1)依次通过厌氧池(2)、缺氧池(3)及好氧池(4) 进行处理,然后进入膜组件(5),进行处理后的水由净水出水口(6) 排出,缺氧池(3)及好氧池(4)中加入竹炭聚乙烯醇缩甲醛填料(7), 填料(7)占装置总体积的80%,厌氧池(2)、缺氧池(3)及好氧池 (4)通过循环泵(8)进行回流,在好氧池(4)中进行空气曝气, 气水体积比为6∶1,反应温度为30℃,pH值为8,水力停留为24小 时,好氧池(4)产生的污水经由循环泵(8)引出,流经膜组件(5), 部分水经膜组件(5)后完成净化,剩余水回流至好氧池(4),经检 测,出水COD为10mg/l,上述膜组件(5)采用中空纤维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竹炭聚乙烯醇缩甲醛为载体的污水处 理方法,其具体作法是:取COD为1300mg/l的水样,将预处理过的 污水通过进水口(1)依次通过厌氧池(2)、缺氧池(3)及好氧池(4) 进行处理,然后进入膜组件(5),进行处理后的水由净水出水口(6) 排出,缺氧池(3)及好氧池(4)中加入竹炭聚乙烯醇缩甲醛填料(7), 填料(7)占装置总体积的85%,厌氧池(2)、缺氧池(3)及好氧池 (4)通过循环泵(8)进行回流,在好氧池(4)中进行空气曝气, 气水体积比为7∶1,反应温度为35℃,pH值为7.5,水力停留为48 小时,好氧池(4)产生的污水经由循环泵(8)引出,流经膜组件(5), 部分水经膜组件(5)后完成净化,剩余水回流至好氧池(4),经检 测,出水COD为6mg/l,上述膜组件(5)采用平板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竹炭聚乙烯醇缩甲醛为载体的污水处 理方法,其具体作法是:取COD为1400mg/l的水样,将预处理过的 污水通过进水口(1)依次通过厌氧池(2)、缺氧池(3)及好氧池(4) 进行处理,然后进入膜组件(5),进行处理后的水由净水出水口(6) 排出,缺氧池(3)及好氧池(4)中加入竹炭聚乙烯醇缩甲醛填料(7), 填料(7)占装置总体积的90%,厌氧池(2)、缺氧池(3)及好氧池 (4)通过循环泵(8)进行回流,在好氧池(4)中进行空气曝气, 气水体积比为6∶1,反应温度为25℃,pH值为8,水力停留为24小 时,好氧池(4)产生的污水经由循环泵(8)引出,流经膜组件(5), 部分水经膜组件(5)后完成净化,剩余水回流至好氧池(4),经检 测,出水COD为8mg/l,上述膜组件5采用中空纤维膜。
说明书
一种以竹炭聚乙烯醇缩甲醛为载体的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污水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以竹炭聚乙烯醇 缩甲醛为载体的污水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及再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国际上常用的有生物降 解、隔膜吸附过滤、以及电磁化法等。我国当前污水处理工艺有:AB 法、SBR法、氧化沟法、普通曝气法、A/A/O法、A/O法等。上述的 工艺方法存在着单元构成较复杂,所产生的污泥不稳定,需要污泥处 置设施对其进行稳定化处理,管理环节多且运作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通过一种采用膜分 离技术代替沉淀进行泥水分离处理城市污水,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对污 水处理所存在的污泥膨胀、处理工艺复杂及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以竹炭聚乙烯醇 缩甲醛为载体的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膜技术与生物处理方法相 结合,针对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试剂复杂的特点, 通过在缺氧区及好氧区填加高性能的竹炭/聚乙烯醇缩甲醛填料(ZL 2008 1 0229478.6),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进而达到环保排放以及 循环利用的目的。采用高性能的竹炭/聚乙烯醇缩甲醛做载体,竹碳 具有净化空气、水质的功能。竹碳的比表面可高达700平方米/克, 是一般活性炭的6倍,属于高性能活性炭的范围。聚乙烯醇缩甲醛材 料具有高亲和性、结实、耐用、易于合成等特点,容易发泡成型。采 用典型的工艺与膜技术相结合处理废水,使之达到污水回用的水质要 求。
本发明中包含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三个区域。厌氧池能够起 到对生物选择的作用,能够选择出适合污水处理的絮状细菌,有效抑 制线状菌的产生,同时可使磷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由于硝态氮的存在 还会产生反硝化反应。缺氧区是除磷的主反应区。好氧区为去除有机 物的主要区域。在缺氧区和好氧区添加的新型竹炭/聚乙烯醇缩甲醛 填料为有机高分子载体,具有高空隙率、高亲和性的特点,能够保证 细菌大量快速定殖。大孔径与多孔结构能够提高微生物在载体内的繁 殖水平。具有较高的强度,能承受流动过程中摩擦生物能的操作,便 于清洗且使用时间长。密度接近于水,可在水中悬浮,便于使用,因 此其净水效果更好。膜技术的加入保证了出水水质稳定,同时又为硝 化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增强了整个处理工艺的脱氮除磷效 能和杀菌作用。
具体方法是将预处理过的污水通过进水口(1)并依次通过厌氧 池(2)、缺氧池(3)、好氧池(4)进行处理,然后进入膜组件(5)。 进行处理后的水由净水出水口(6)排出。缺氧池(3)及好氧池(4) 中加入竹炭聚乙烯醇缩甲醛填料(7),其填料占装置总体积的 30-95%。厌氧池(2)、缺氧池(3)及好氧池(4)通过循环泵(8) 进行回流。在好氧池(4)中进行空气曝气,气水体积比为6∶1-7∶1。 反应温度为15-35℃,pH值为6-9,水力停留(HRT)为24-48小时。 好氧池(4)产生的污水经由循环泵(8)引出,流经膜组件(5),部 分水经膜组件(5)后完成净化,剩余水回流至好氧池(4)。上述膜 组件(5)为中空纤维膜、平板膜或其它市售膜组件均可。
生物处理方法中污水连续经过反应器内的悬浮填料并逐渐在填 料内外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作用,使污水得到净 化,悬浮填料具有好氧和厌氧代谢活性,可良好地脱氮除磷。其中中 空纤维膜结构可广泛用于水处理,采用膜技术可将污染物与水分子进 行分离,可将宝贵的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同时污染物中的贵重金属 离子也可以过滤。将膜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水处理效 率,提高水质。
本发明通过在缺氧区及好氧区填加高性能的竹炭/聚乙烯醇缩甲 醛填料,以及膜处理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水中的COD、BOD、氮、磷 等指标,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进而达到环保排放以及循环利用的目 的。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1)所用装置占地面积小、投资及运行费用 低,利于学校、院所以及中小企业节约用地,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2)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便于维护、可间歇操作、水处 理量可以灵活掌握;(3)高性能填料及膜技术的加入增强了耐冲击负 荷及脱氮除磷能力、有效减少了污泥的排放。因此,该方法具有出水 水质优异、操作运行简单、污泥产率低、占地面积小、设备紧凑、灵 活方便等许多常规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污水处理回用领域中起到 的作用越来越大,具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