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化工制药废水组合式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9-6 21:22:3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1.08.26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52; C02F1/461; C02F1/72; C02F1/6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工制药废水的组合式处理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采用高效的预处理工艺改善高浓度废水的可生化性,最终去除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至排放标准。本发明具有运行稳定、运转灵活、维修方便,对进水水量、水质的变化抗冲击能力及应变能力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化工制药废水的组合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组成:

  1)ABR酸化池:对废水中的难解物质进行水解酸化;

  2)厌氧处理单元:在厌氧反应器中,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为沼气,去除COD;

  3)MBBR和活性污泥处理单元:前段为高负荷段采用泥膜MBBR,后段为 低负荷段采用活性污泥法;

  4)末端物化处理单元:采用沉淀池,去除生化出水中夹带的悬浮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浓度废水经过预处理, 预处理方法如下:

  1)隔油池处理单元:去除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

  2)调节池处理单元:满足车间不同时段排放要求,以调节水质和水量;

  3)新型内电解和辅助fenton处理单元:电化学作用使有机物降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停留时间为48 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内电解处理采用 铁炭包容式填料,铁及金属催化剂与炭包容在一起形成架构式铁炭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fenton处理,双 氧水投加浓度为1000-2000m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隔油池处理单元:隔油沉淀池将化工制药废水分为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 废水,高浓度废水首先采用隔油沉淀池处理,去除可沉淀的有害物质如氯仿 和比重较水轻的有机溶剂,低浓度废水直接通往步骤6)的格栅/集水井中;

  2)废水调节池:在高浓废水调节池中存储高浓废水,调节pH值2-3,停留 时间48小时;

  3)新型内电解和辅助fenton处理单元:采用铁炭包容式填料在电化学作用 下将有机物部分降解,进水PH为2-3,停留时间2-4h,双氧水投加浓度为 1000-2000mg/L;

  4)中和池:在中和池中调节废水pH至7-8,以满足后续处理要求;

  5)沉淀池:在沉淀池中实现高浓度废水中水泥分离,经过预处理的高浓度 废水通往综合调节池;

  6)格栅/集水井:将低浓度废水通过格栅/集水井,去除水中的漂浮物,提升 水至综合调节池;

  7)综合调节池:经过预处理的高浓度废水与低浓度废水在综合调节池混合, 在中和池中精调pH值至7-8;

  8)ABR酸化池:对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进行水解酸化;

  9)厌氧处理单元:采用改进型UASB反应器降解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为 沼气,去除COD;

  10)好氧处理单元:前阶段为高负荷段采用泥膜MBBR,后阶段为低负荷 段采用活性污泥法;

  11)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污泥通过回流至好氧池;

  12)混凝沉淀池:混凝药剂投加量为200-500mg/L。

  说明书

  一种化工制药废水的组合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制药废水的组合式处理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勤劳的中国人民创造了惊世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也“创造”了环境污染的速度和资源枯竭的速度,与时俱进,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每个炎黄子孙必需面对的问题。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率先体会和尝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理念,并实施从污染治理到资源再利用的转变,将为制药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化工制药行业。目前,化工制药废水仍是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其废水的特点是成分、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含盐量高、特别是可生化性很差,且生产废水的排放属间歇式排放。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化工制药废水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如何处理该类废水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针对化工制药废水的污染性难题,专业人士提出了多种处理方法,主要有物化法、化学法、生化法等等。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处理效果却不尽相同,运行成本也相差较大。如何对各工艺进行有机的整合,确保处理效果的同时,又能降低运行成本,使工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是化工制药废水处理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工制药废水的组合式处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ABR酸化池处理单元:对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进行水解酸化;

  2)厌氧处理单元:在厌氧反应器中,降解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为沼气,去除COD;

  3)MBBR和活性污泥处理单元:前段为高负荷段采用泥膜MBBR,后段为低负荷段采用活性污泥法;

  4)末端物化处理单元:采用二沉池和混凝沉淀池,有效地去除生化出水中夹带的悬浮污泥,保证出水的处理效果。

  所述ABR酸化池:ABR反应器水流由导流板引导上下折流前进,逐个通过反应室内的污泥床,进水中底物与微生物充分接触,而得以降解去除。反应器各反应室中的污泥可以是颗粒化形式,也可以是絮状形式,尤其适用于含抑制性化合物的化工废水。

  ABR酸化池与其它酸化池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在各级分隔的单体中培养出合适的厌氧细菌群落,以适应相应的底物组分及环境因子(PH值、H2分压及各种代谢中间产物等);

  2、防止了在各个分隔开的单体中独立发展形成的污泥间的相互混合;

  工艺流程接近推流式,系统因而具有更高的去除率,出水水质好。

  所述厌氧处理单元: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在进入好氧处理之前,厌氧反应器将去除总COD负荷的65%。如果厌氧处理效果无法保证,对于后续好氧处理系统,无论在处理负荷和进水浓度上,都将是灾难性的。厌氧反应器运行不可靠,不仅无法保证最终出水达标,而且有可能破坏整个后续好氧处理系统的生物环境,导致系统工艺紊乱甚至停运。

  目前国内应用于制药废水处理的主要有UASB厌氧反应器,根据本发明废水的具体水质情况,选择改进型UASB反应器,该反应器是在UASB等厌氧反应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厌氧生化装置,反应器内有高活性的厌氧颗粒污泥床,顶部的三相分离器为组合式模块结构,与传统的UASB反应器相比具有气、固、液分离效率高、生物量富集能力强、装置的废水有机污染物处理负荷高,同时易于操作控制、废水处理运行稳定等优点,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生化处理方法。

  所述MBBR和活性污泥处理单元:高负荷好氧工艺采用泥膜MBBR(Moving Bed Biological Reactor-MBBR)工艺属于流化床生物膜处理工艺,这一工艺的核心是内部填充网状填料,消化吸收日本工艺技术,采用专用于处理高浓度废水网状填料泥膜工艺,该工艺不仅处理负荷高,且处理效果稳定,同时结合低负荷段活性污泥法,保障出水COD稳定达标。考虑到进水COD浓度较高,并且根据设计负荷和出水标准的要求将好氧段分成2段,前段为高负荷段采用泥膜MBBR,后段为低负荷段采用活性污泥法。

  所述末端物化处理保障:末端物化处理工艺采用二沉池和混凝沉淀池,可有 效的去除生化出水中夹带的悬浮污泥,保证出水的处理效果。

  针对高浓度化工制药废水需采用预处理方法,预处理步骤如下:

  1)隔油池处理单元:去除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

  2)调节池处理单元:满足车间不同时段排放要求,以调节水质和水量;

  3)新型内电解和辅助fenton处理单元:电化学作用使有机物降解;

  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高浓度废水与低浓度废水在综合调节池混合。

  所述高浓度化工制药废水是指COD高达200000mg/L以上,氨氮、含盐量也较高,采用上述的预处理工艺对高浓度水进行单独处理,可有效的减轻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

  所述隔油池处理单元其目的在于:有机溶剂对生化处理工艺中的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如不加以去除,会严重后续工艺的正常运行,隔油沉淀池的功能主要是去除此类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

  所述调节池的作用是满足车间不同时段排放要求,以调节水质、水量,停留时间是高浓水预处理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本发明优选设计停留时间为48h。

  所述新型内电解和辅助fenton处理单元是基于电化学原电池原理,第一,发生电极反应,在电极区产生氧化还原作用,使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降低毒性及改善可生化性,第二,电极产生新生态Fe2+,与双氧水结合,生成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可进一步对污染物质进行氧化分解,结合后续中和、曝气、沉淀作用达到去除CODcr的目的。经新型内电解工艺后,出水pH维持在4~5之间,在日常运行中定期补充填料以填补消耗的材料,保障处理效果,此工艺不需电耗,运行成本低,可极大的提高高浓水预处理的效果;内电解出水进中和池中和后,会出现大量的悬浮物质,流入沉淀池后沉淀给以去除,可去除部分COD,减轻后续处理负荷。

  本发明优选废水处理步骤如下:

  1)隔油池处理单元:隔油沉淀池将化工制药废水分为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废水,高浓度废水首先采用隔油沉淀池处理,去除可沉淀的有害物质如氯仿和比重较水轻的有机溶剂,低浓度废水直接通往步骤6)的格栅/集水井中;

  2)废水调节池:在高浓废水调节池中存储高浓废水,调节pH值2-3,停留时间48小时;

  3)新型内电解和辅助fenton处理单元:采用铁炭包容式填料在电化学作用下将有机物部分降解,进水PH为2-3,停留时间2-4h,双氧水投加浓度为1000-2000mg/L;

  4)中和池:在中和池中调节废水pH至7-8,以满足后续处理要求;

  5)沉淀池:在沉淀池中实现高浓度废水中水泥分离,经过预处理的高浓度废水通往综合调节池;

  6)格栅/集水井:将低浓度废水通过格栅/集水井,去除水中的漂浮物,提升水至综合调节池;

  7)综合调节池:经过预处理的高浓度废水与低浓度废水在综合调节池混合,在中和池中精调pH值至7-8;

  8)ABR酸化池:对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进行水解酸化;

  9)厌氧处理单元:采用改进型UASB反应器降解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为沼气,去除COD;

  10)好氧处理单元:前阶段为高负荷段采用泥膜MBBR,后阶段为低负荷段采用活性污泥法;

  11)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污泥通过回流至好氧池;

  12)混凝沉淀池:混凝药剂投加量为200-500mg/L。

  清水缓冲排放,且收集部分出水供带式压滤机冲洗水。

  本发明具有运行稳定、运转灵活、维修方便,对进水水量、水质的变化抗冲击能力及应变能力强,与传统工艺相比,能耗低,基建投资小,运行管理费用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