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10.13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IPC分类号C04B38/00; C02F11/14; C04B33/132; C04B33/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烧制陶粒系统,此系统包括脱水单元,混合造粒单元,回转窑,陶粒储仓。通过控制回转窑的参数来完成污泥陶粒的烧制,本实用新型造粒前不用对污泥经行烘干,将采用土工管袋或其他方式将含水率降低到50%左右的污泥混合适当比例的粘土直接挤压造粒,减少能耗,回转窑处理能力大,效率高,能有效的实现了污泥资源化利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烧制陶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污泥脱水单元、混合造粒单元、回转窑、陶粒储仓、烟气处理单元,所述的污泥脱水单元设有土工管袋脱水装置,采用运输车辆将脱水后污泥运输到污泥储库;所述的混合造粒单元包括混料机和挤压造粒机,此单元通过皮带传送装置与回转窑连接;所述的回转窑斜率3.2%~4.5%,窑筒转速为2~3转/分钟,窑内温度分布为干燥带180℃~320℃,预热带320℃~850℃,焙烧带1150℃~1200℃,冷却带800℃~350℃。
说明书
一种污泥烧制陶粒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土工管袋脱水后的污泥烧制陶粒的系 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 达到国家标准后才能排放,在此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绝大部分污染物转移到污泥中,城市污泥 是一类危害性极大的固体废弃物,含有病源微生物、有机无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目前我国城 市污泥加上污染河湖疏浚污泥数量非常巨大并且持续增长,彻底的处理污泥,防止其二次污 染是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解决此问题刻不容缓。
通过对我国城市污泥及河道疏浚污泥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发现,其中含有的SiO2、Al2O3、 Fe2O3、CaO、MgO的含量与粘土的成分相似,其配比满足烧制陶粒的要求,如果利用污泥烧 制陶粒,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底泥中部分有机质作为陶粒焙烧过程中的发泡物质,而且底泥中 的无机成分也得到了利用,高温焙烧可以完全将病原体杀灭,并把重金属固结在陶粒中,消 除重金属的污染问题。
陶粒是一种适应现代建筑轻型化、高性能化需要的新型混凝土骨料,它可以代替重量质 砂石,成为轻质建筑材料生产和轻质混凝土的配料,可以大大减低成本,另外,污泥陶粒具 有表面粗糙、比面积大和孔隙率高等特点,用作水处理滤料陶粒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湖库底泥烧制陶粒的系统,此系统包括:
(1)污泥脱水单元
采用土工管袋对城市污泥或河道湖库疏浚底泥进行脱水,在将污泥充填入土工管袋前加 入絮凝剂,土工管袋充填满后固化干燥10到60天,待污泥含水率为45%~55%时,破袋将污 泥取出。也可采用其它方式脱水如自然干化等到含水率为45%~55%
(2)混合造粒单元
将含水率在50%左右的污泥与粘土类原料按体积比1∶1的比例在混料机中混匀,此比例 下有利于形成容重低、比表面积高的优质陶粒,造粒采用挤压造粒工艺,成坯水分来自于半 干底泥,不需要另外加水。
(3)污泥陶粒回转窑
成型后的污泥颗粒经皮带输送机送入陶粒回转窑,陶粒在回转窑中完成干燥、预热和焙 烧过程,控制回转窑斜率在3.2%~4.5%,窑筒转速为2~3转/钟,窑内温度分布为干燥带180℃ ~320℃,预热带320℃~850℃,焙烧带1150℃~1200℃,冷却带800℃~350℃,陶粒出窑后冷 却至室温,运输到陶粒储仓储藏。
本发明所用的原料主要是污水厂产生的污泥或湖库、河道疏浚的底泥,采用土工管袋脱 水的方式使污泥含水率降低到45%~55%,污泥脱水过程耗能极小,破袋后取出污泥直接与粘 土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造粒简单易操作,形成的陶粒坯体强度高。污水厂和河湖疏浚污泥 具有较高的热值,污泥生料球焙烧时的热量一部分来自于污泥本身有机物的燃烧,减少耗能。 经过干燥和预热处理后的污泥颗粒不会发生炸裂,并且烧制的陶粒结构均匀,具有高强度和 大的比表面积,适用于污水处理中用于生物载体的生物陶粒要求或代替砂石添加在混凝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