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生化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8-11-5 18:50:0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0.05.19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0; C02F1/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化制药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气浮和生化法的结合使用,选用高效厌氧生物滤池(AF)及接触氧化法生化处理工艺,从而达到治污效果更好,处理成本低,系统运行稳定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化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

  a.首先,将工厂排放的母液通过气浮机进行处理,去除母液中的变性蛋白和油脂;

  b.接着将气浮机处理后的母液与生产设备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

  c.将混合后的废水泵入厌氧生物滤池,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高分子有机物被细胞外酶分解为小分子,溶解于水并通过细胞膜为细菌利用,小分子在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生成新的细胞物质;

  d.经过厌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生物好氧处理,利用填料上生物膜的新陈代谢,降解污染物,合成细菌细胞,形成污泥;

  e.过滤,废水达标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化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二种功能。

  说明书

  生化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化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生化制药废水因营养结构单一,有机负荷较高,在处理过程容易导致污泥膨胀及反硝化碳源物质不足,从而造成处理效果不稳定。

  制药废水主要来自于生产母液、设备清洗废水,废水有机污染负荷偏高,属于较高浓度、易生化处理的有机性废水。

  怎样确保废水处理站稳定运行,水质达标,同时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讨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化制药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将物化法和生化法联合使用,一方面降低废水中高悬浮物,一方面去除废水中的部分有机物,降低废水中的生物负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化制药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

  a.首先,将工厂排放的母液通过气浮机进行处理,去除母液中的蛋白和油脂;

  b.接着将气浮机处理后的母液与生产设备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

  c.将混合后的废水送入厌氧生物滤池,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细胞合成过程,高分子有机物被细胞外酶分解为小分子,溶解于水并通过细胞膜为细菌利用,小分子在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同时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

  在此步工艺中,提高了废水的BOD/COD比值,废水的可生化性指标提高,保证了废水在好氧生物处理段的去除率,确保废水经处理后的BOD、COD指标达标;

  d.经过厌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生物好氧处理,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降解污染物,合成细菌细胞,形成污泥;

  e.过滤,废水达标排放。

  其中,所述步骤d中的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二种功能。

  本发明中物化法和生化法联合使用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典型处理工艺,采用特殊的机械设备进行蛋白物质和油脂的去除,一方面降低废水中的高悬浮物,另一方面去除废水中的部分有机物,降低废水中的有机负荷。在厌氧处理系统中,选用高效厌氧生物滤池-AF,同时采用两级AF处理系统,大幅度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达到废水好氧处理的负荷要求,同时降低了废水处理的运行成本。在好氧处理系统中,采用低负荷的接触氧化法,得到有效的高去除率,确保出水参数指标达到排放标准。通过两级厌氧处理系统和一级好氧处理系统,可确保废水出水达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容易理解,下面我们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更详细说明。

  某市生化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医用酶制剂的专业生产厂家,主要生产胰酶、胃酶、糜胰蛋白酶、维生素D2等原料药产品;是亚洲最大的胰酶生产基地,是国内最大的胰酶出口供应商;主导产品胰酶的生产规模与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公司自主研发的USP×12高标准胰酶,合作研发的胰脏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单体纯化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经科技成果鉴定,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和西部开发技术专项。属国家鼓励发展产业,也是我国医药工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其产业前景良好,市场前景广阔。

  该公司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胰酶产品、胃酶和胃膜素产品、糜胰蛋白酶产品、鹅去氧胆酸产品的蒸煮母液、设备清洗废水。废水属于较高浓度、易生化处理的有机性废水。

  其综合废水水量和水质数据如下:

  母液废水水质水量:Q=50m3/d、CODCr=130000mg/L、BOD5=75000mg/L、SS=4500mg/L、PH=6-9。

  设备清洗及生活废水水质水量:Q=250m3/d、CODCr=2000mg/L、BOD5=1000mg/L、SS=400mg/L、PH=6-9。

  设计废水水质水量:Q=300m3/d、CODCr=38300mg/L、BOD5=13000mg/L、SS=900mg/L、PH=6-9。

  根据以上水量水质的特点分析,COD及BOD的浓度都比较高,为了确保废水处理站的稳定运行,水质达标,同时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应采用物化与生化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生产线排出的高浓度母液,进入车间内高位槽,经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系统,经过气浮处理后,去除母液中的变性蛋白和油脂。因为工厂排放的母液含有大量的蛋白和油脂,经过气浮处理后能有效地去除母液中的蛋白和油脂,然后才与生产设备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后,一并进行处理,减轻后续工段的处理负荷。

  将经处理后的母液与生产设备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后,一并进行生化处理,此处采用高效厌氧生物滤池(AF)处理系统。经过气浮处理后的母液与生产设备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后的废水进入厌氧生物滤池,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细胞新陈代谢作用,被细胞外酶分解为小分子,溶解于水并通过细胞膜为细菌利用,小分子在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同时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在此工艺中,提高了废水的BOD/COD比值,废水的可生化性指标提高,保证了废水在好氧生物处理段的去除率,确保废水经处理后的BOD、COD指标达标。该段采用AF厌氧技术,运行稳定可靠,去除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可适应不同浓度的污水。

  经过厌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生物好氧处理,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降解污染物,合成细菌细胞,形成污泥。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之间的一种工艺。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二者的特点。由于其中滤料及其上生物膜均淹没于水中,它又被称为淹没式生物滤池。

  最后,经处理后的制药废水出水指标完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达标废水排放。

  本发明在工程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调节池功能,利用适量回流的硝化液与原水在调节池混合,保证了反硝化过程碳源物质的补给,同时,在微氧条件下,利用硫化物作为电子供体促进了反硝化过程,减少了废水因碳氮比严重失调而造成的反硝化过程碳源物质不足弊端,降低了操作难度,并将高蛋白废水一级厌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硫化物固定在二级厌氧池内,防止了好氧过程硫化物缓冲体系的形成,大大减少了充氧量,降低了能耗,确保了水中足够的碱度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从而避免了该类废水处理中难以避免的硝酸盐累积导致的出水水质发黄,指标超标的难题。

  该发明在两年的的试验中,运行正常平稳,出水指标稳定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在国内同行业废水处理中率先取得了治理成功,污水治理效果显著,有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