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11-11 11:20:5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0.03.17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IPC分类号C02F1/56; 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常规水处理工艺中的一种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系统。一种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系统,包括有至少两个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所述的至少两个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为一组,并且所述的系统包括有至少两组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每组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通过管路再与一个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相连通。所述的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系统,其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可根据原水水质和水厂配套设施情况选择使用;其保留原设计泥水排放设施,以应变原水水质恶化下加大排泥水量的需要,使该工艺适应性更高;其泥水排放量减少,工艺运行稳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系统,包括有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至少为两个,所述的至少两个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为一组,并且所述的系统包括有至少两组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每组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通过管路再与一个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依次设有混凝池、投加池、絮凝池、泥砂循环泵和沉淀池;所述的进水口与混凝池相连通,所述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相连通;还包括泥沙分离器,所述的泥砂循环泵与泥沙分离器相连通,泥沙分离器又通过泥水排放管路与混泥处理单元相连通;与所述的泥砂循环泵上部连通的管路上设有流量压力调节阀;在所述的混凝池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的沉淀池一侧设有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泥砂旋流分离器为至少两个,两个泥砂旋流分离器并联设置在管路上,且与泥砂旋流分离器相两通的两条管路上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中的混凝池上方设有聚合氯化铝投加口、投加池上部设有微砂添加口、絮凝池上部设有聚丙烯酰氨投加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泥砂旋流分离器之间设置泥砂回用管路,泥砂回用管路也与投加池相连通。

  说明书

  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工艺中的一种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Actiflo)工艺属于常规水处理工艺中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的前两部分,该工艺使用微砂来加快絮体沉降速度,且微砂作为混凝阶段絮体形成的凝聚核,结合聚丙烯酰氨(PAM)共同辅助絮体的形成,从而使沉淀池能在更高的表面负荷下运行。

  由于原水水质的复杂化,常规水处理工艺正面临挑战,提高混凝沉淀阶段的处理效果就是改善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原水水质适应性的重要选择之一。通常情况下,常规水处理工艺在原水中仅投加絮凝剂,搅拌混合过程中形成的絮体小、密实程度较低,从而絮体沉降速度低,且工艺耐水质突然变化、处理负荷突然增加的能力较差;为此,必需有较大的沉淀面积来达到絮体沉淀时间的要求。Actiflo工艺能较好地解决常规水处理工艺的以上缺陷,其具有混凝时间短、絮体沉降快、对原水水质适应范围宽、藻类去除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水处理业受到广泛关注。

  Actiflo工艺由混凝池、投加池、熟化池和沉淀池四部分组成,依次在池中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微砂、助凝剂(聚丙烯酰氨),分别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反应,形成的絮体在沉淀池中沉淀;沉淀池上部设有斜管,以增加沉淀区面积,提高沉淀效果。沉淀池的上清液经过集水槽流入水处理工艺的下一处理工序(滤池)。沉积于沉淀池底部的泥砂水由循环泵送入泥砂旋流分离器(以下简称分离器),通过离心力进行泥砂分离,分离出的微砂再次进入投加池,实现微砂循环使用,而分离出的泥水排放到水厂污泥处理单元。泥水排放中损失的微砂约为3g/m3,通过补充等量新微砂来保持工艺系统内微砂浓度的恒定。

  相对于传统混凝沉淀工艺,Actiflo工艺在运行参数、出水水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现有技术中,其泥水排放量较大,为设计水处理能力的3%或6%,是传统工艺(机械加速澄清、波纹板反应沉淀等)十几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泥水排放量较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系统,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系统,包括有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至少为两个,所述的至少两个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为一组,并且所述的系统包括有至少两组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每组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通过管路再与一个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从左至右依次连通设有混凝池、投加池、絮凝池、泥砂循环泵和沉淀池;所述的进水口与混凝池相连通,所述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相连通;还包括泥沙分离器,所述的泥砂循环泵与泥沙分离器相连通,泥沙分离器又通过泥水排放管路与混泥处理单元相连通;与所述的泥砂循环泵上部连通的管路上设有流量压力调节阀;在所述的混凝池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的沉淀池一侧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所述的泥砂旋流分离器为至少两个,两个泥砂旋流分离器并联设置在管路上,且与泥砂旋流分离器相两通的两条管路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所述的至少一个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装置中的混凝池上方设有聚合氯化铝(PAC)投加口、投加池上部设有微砂添加口、絮凝池上部设有聚丙烯酰氨(PAM)投加口。

  进一步,所述的两个泥砂旋流分离器之间设置泥砂回用管路,泥砂回用管路也与投加池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微砂辅助混凝沉淀水处理系统,其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可根据原水水质和水厂配套设施情况选择使用;其保留原设计泥水排放设施,以应变原水水质恶化下加大排泥水量的需要,使该工艺适应性更高;其泥水排放量减少,工艺运行稳定。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