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利用管桩废水泥浆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振捣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12 10:52:0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7.03.23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IPC分类号B28B1/093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利用管桩废水泥浆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振捣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混凝土拌合物投入到预制构件模具中后,利用振动棒以振捣点间距为(0.8~1.2)倍振动棒的作用半径密集振捣混凝土。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彻底排除混凝土预制构件,尤其是异型混凝土预制构件中的气泡,增强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致密性,提高了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强度和外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用管桩废水泥浆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振捣方法,其特征在于, 是将混凝土拌合物投入到预制构件模具中后,利用振动棒以振捣点间距为 (0.8~1.2)倍振动棒的作用半径密集振捣混凝土。

  说明书

  一种利用管桩废水泥浆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振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管桩废水 泥浆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振捣方法。

  背景技术:

  管桩废浆是管桩在离心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据统计,1m3管桩混凝土 经离心后产生约0.05m3的废浆。其主要成分是水泥、细砂、水份和少量尘土 及外加剂。废浆中水泥的含量达到60%。

  对于所产生的管桩余浆(废浆)以往的处理方式是直接排放在空地上或是 倒入水坑、农田,待其自然硬化后再将其挖出来作填埋处理。由于废浆中含有 大量的碱性物质凝结硬化后达百年才能风化,这种处理办法不但严重污染环 境,影响生态平衡,而且还浪费了余浆中所含有的高等级水泥、外加剂和水份 等宝贵的资源,当然,还要占用大量的填埋场地和支出一定的填埋费用。

  由于管桩废浆随着管桩设计配合比和加工工艺的变化,其组份会有一定的 波动;由于所加入的外加剂大多有促凝早强功能,其流动性损失比较大,这些 都对管桩废浆的再利用带来了配合比设计、调整和加工工艺制定等方面的难 度。

  针对上述问题,已经有人通过技术改进对余浆进行了回收与利用。现有的 一种方案是利用管桩余浆生产加气混凝土,该技术方案依靠变动管桩余浆在加 气混凝土生产配料中的掺量,同时相应减少外加水泥及磨细砂的掺量,直到全 部代替配料中的外加水泥掺量,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证明,该技术方案可以研 制出轻质高强的加气混凝土。其原材料组成为:石灰,产地,广西,A-CaO≥ 80%;磨细砂浆,细度0.08mm方孔筛筛余物(8~12)%;水泥,42.5普通硅酸 盐水泥;管桩余浆、生石膏粉、外加剂。上述原料组成中,余浆根据实际的产 品要求,替代胶凝材料的最大量可达20%,由此可见这对于管桩余浆具有很好 的废物利用空间。但是管桩余浆的利用率还显不够。

  国外专利技术中也有工程泥浆处理报告,但其设备复杂,且要使用化学助 剂和填充剂,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两次污染。还有报告称采用投加外加剂的办法 延长其凝固时间,但未见具体回收利用的实际工艺和经济效益,仅停留在改善 废浆工作性的层面上。

  在使用管桩废水泥浆生产异型结构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过程中,发现常规的 振捣方法很难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造成混凝土预制构件强度下降。表面质量 不符合标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管桩废水泥浆生产混泥土 预制构件的振捣方法,该振捣方法能完全排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所产生的气 泡,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利用管桩废水泥浆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振捣方法,其特征在于,是 将混凝土拌合物投入到预制构件模具中后,利用振动棒以振捣点间距为(0.8~ 1.2)倍振动棒的作用半径密集振捣混凝土。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彻底排除混凝土预制构件,尤其是异型混凝土预制构 件中的气泡,增强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致密性,提高了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强度和 外观。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