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处理一体化澄清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15 14:05:2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6.05.24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IPC分类号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澄清装置,处理池(10)里有中间筒(7),进水管(14)穿过处理池(10)底部伸入中间筒(7)内,进水管(14)上有喷嘴(2),喷嘴(2)上方有涡流器(3),排泥管(5)通过排泥斗(11)连接于处理池(10)倒锥形部(10a)侧壁上,处理池(10)内靠近上端处有出水围堰(4)。本实用新型将絮凝反应、助凝反应及泥水分离功能集中在一起,占地面积减少。并充分利用污泥的返混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絮凝剂和助凝剂的过滤、吸附作用,处理效果好,并降低了絮凝剂、助凝剂的消耗量。可广泛用于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电镀废水处理等领域,处理效果非常显著,加药量比传统设备可降低30%以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澄清装置,包括处理池(10),进水管(14)、排泥 管(5)、排空管(13)及排水管(6)、,其特征是:所述处理池(10)的上部为 柱形,下部为倒锥形,处理池(10)的中央垂直设有中间筒(7),中间筒(7) 内外在下端处相通,进水管(14)穿过处理池(10)底部中央并伸入中间筒(7) 内,进水管(14)上安装有喷嘴(2),喷嘴(2)的上方有涡流器(3),涡流器 (3)的下部安装有挡泥罩(12),排泥管(5)通过排泥斗(11)连接于处理池 (10)倒锥形部(10a)的侧壁上,排空管(13)连接于处理池(10)底部,排 水管(6)连接于处理池(10)柱形部(10b)靠近上边缘处,处理池(10)内 靠近上端处安装有出水围堰(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一体化澄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间 筒(7)下端通过支撑管(16)与处理池(10)相联,上端与处理池(10)上边 缘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处理一体化澄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处理池(10)为筒体结构,其倒锥形部(10a)的外侧壁上连接有支撑腿(1), 周向相邻两支撑腿(1)之间通过支撑管(9)相连,柱形部(10b)的内壁上设 有环形加强筋(15)。

  说明书

  污水处理一体化澄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中的 澄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污水处理中普遍采用的是加药絮凝反应技术,即污水依次经过絮凝反 应池、助凝反应池及泥水分离池后得到清水,絮凝反应池里加入有絮凝剂,助 凝反应池里加入有助凝剂,絮凝反应池和助凝反应池里还需采用强制搅拌设备。 由于各反应池分开设置,构筑物多,占地面积大,而且泥水分离池通常采用的 是沉淀或气浮的方式进行,功能单一,不能充分发挥絮凝剂和助凝剂的吸附、 过滤作用,污泥分离后含水率高,絮凝剂和助凝剂的消耗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集反应、吸附、沉淀、过滤为一体, 占地面积小,药剂消耗量少,处理效果更好的污水处理一体化澄清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一体化澄清装置,含有处理池, 进水管、排泥管、排空管及排水管,处理池的上部为柱形,下部为倒锥形,处 理池的中央垂直设有中间筒,中间筒内外在下端处相通,进水管穿过处理池底 部中央并伸入中间筒内,进水管上安装有喷嘴,喷嘴的上方有涡流器,涡流器 的下部安装有挡泥罩,排泥管通过排泥斗连接于处理池倒锥形部的侧壁上,排 空管连接于处理池底部,排水管连接于处理池柱形部靠近上边缘处,处理池内 靠近上端处安装有出水围堰。

  所述中间筒下端通过支撑管与处理池相联,上端与处理池上边缘齐平。

  所述处理池可以是筒体结构,其倒锥形部的外侧壁上连接有支撑腿,周向 相邻两支撑腿之间通过支撑管相连,柱形部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中在污水进入处理池之前加入药剂,污水经喷嘴喷入涡流器后 在涡流器上部的喇叭形区域开始反应,因此该区域称为第一反应区,在第一反 应区里为絮凝剂和助凝剂提供混合的初始反应时间,絮凝剂和助凝剂在此区域 里发生第一次中发生第一次絮凝、桥架、压缩双电子层及吸附等反应。中间筒 内的上部区域为第二反应区,该区域为絮凝反应提供剩余充足时间,同时使污 泥和废水发生充分的吸附作用。中间筒内的下部区域为污泥反混区,该区域是 污泥通过重力作用沉淀到底部后被涡流器产生的负压重新吸入到第一反应区。 处理池内上部区域为过滤区,下部区域为沉淀区,过滤区与沉淀区之间有一个 泥水分界面,在沉淀区内由于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但水从下 往上走有向上的趋势,当这两个趋势达到一定平衡后就形成了明显的泥水分界 面,这个泥水分界面同时也起到了非常良好的过滤作用。

  本实用新型针对原有污水处理设备构筑物分散、功能单一等不足,把絮凝 反应、助凝反应、泥水分离等功能集中在一起,占地面积减少。并充分利用污 泥的返混功能,发挥絮凝剂和助凝剂的过滤、吸附作用,降低絮凝剂、助凝剂 的消耗量。利用负压原理,把处理池底部的污泥重新和污水进行混合,产生二 次返混,使污泥和污水充分混合,增强了反应效果和处理效果,经工程实践验 证,可广泛用于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电镀废水处理等领域,处理效果非常显 著,加药量比传统设备可降低30%以上。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