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4.04.29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1/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循环系统,其特征为:污水收集管道与自动格栅或磨碎机相连通,自动格栅或磨碎机与吸水调节池连通;吸水调节池通过泵站内安装的污水泵与深型污水混合处理池连通,深型污水混合处理池中装有污水生化处理装置;深型污水混合处理池与蓄水池连通;蓄水池分别与水源热泵机组系统、消毒设备连通;消毒设备与中水池连通,中水池和水源热泵机组系统与排放管相连通。本发明与其他系统方法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建造成本低、运行费用少、运行中不产生异味,系统简单、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处理效果稳定;不需要清理污泥,20-30年清理一次池底的固态沉淀物;节省市政排水管道;保护环境提高地价;适应各种气候条件;曝气池和蓄水池可设计为园林景观,造出美丽的人工湖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水收 集管道与自动格栅或磨碎机相连通,自动格栅或磨碎机与吸水调节池 连通;吸水调节池通过泵站内安装的污水泵与深型污水混合处理池连 通,深型污水混合处理池中装有污水生化处理装置;深型污水混合处 理池与蓄水池连通;蓄水池分别与水源热泵机组系统、消毒设备连通; 消毒设备与中水池连通,中水池和水源热泵机组系统与排水管相连 通。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深型污水处理池呈圆柱型或长方体型,底部安装污水进 水管,池内安装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上方出水口处设置生物滤料, 整个处理池按其功能不同分为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
3、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循环系统,其 特征在于:污水进水管的出水口布置在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内部下方, 吸水调节池为砖混或砼结构的地下封闭式建筑,设置专门的通气口。
4、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循环系统,其 特征在于: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由曝气头、气液混合器、生化反应器、 叶轮式污泥床、筛网和折流器组合而成,气液混合器的内安装由空气 输送管连接的带有球形止回阀的曝气头,气液混合器的上方装有生化 反应器,生化反应器内安装若干轮浆状的污泥床,污泥床装有叶轮, 生化反应器上部安装由激光钻孔的不锈钢筛网,生化反应器上方安装 近似呈M型折流器。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中水池与中水回用系统连通,中水回用系统和水源热泵 机组系统与排放系统相连通。
6、一种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通 过污水收集管道首先经过自动格栅或磨碎机,经过封闭式自动格栅除 去漂浮物,漂浮物由人工运至垃圾处理站,或选用磨碎机将原始污水 中的大颗粒漂、悬浮物质进行处理之后,将污水中的固态物质在污水 进入吸水调节池前磨碎,再进入吸水调节池,吸水调节池为砖混或砼 结构的地下封闭式建筑,设置专门的通气口,调节不同时间段污水水 质与水量的变化,亦能够再次去除污水中小颗粒的固态沉淀物,从而 减轻后续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有机负荷;再由泵站内安装的污水泵将污 水由污水进水管直接送至深型污水混合处理池中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进行处理,第一次运行时,在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内一次性投放菌种, 在处理池出水处安装生物滤料,污水在由下至上的循环流动过程中其 污染成分在各个处理段被逐一去除,在处理过程中固液分离所产生的 污泥沉降至厌氧区底部,在无氧条件下被厌氧硝解;处理后的水通过 生物滤料后溢流排出进入蓄水池,如果需为建筑物提供中央冷热源, 可以连接水源热泵机组系统;由蓄水池流出的水经过消毒设备进行消 毒,根据中水回用的需要,采用二氧化氯、紫外线、臭氧或其他消毒 方法对净水进行消毒,杀灭水中细菌和病毒,还可以除臭、去味及消 除酚类、藻类的代谢物;消毒处理后的水流入中水池,中水池的中水 视需要进行再生利用、贮存、回收或排放。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循环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 以环保、节能、经济为核心的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循环系统(Sewage &reclaimed Water System,简称SWS系统)及方法,尤其是涉及系 统的设备连接方式。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系统及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活性污泥 法、生物膜法、生物稳定塘法和土地处理法等四大类。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的系统,基本上是采用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工 艺等方法的系统,处理工艺以活性污泥处理法为基础,进行改进和完 善。如氧化沟活性污泥法、IECES(SBR)工艺(序批式间歇活性污 泥法)和A/O法、A/A/O法等。采用这些方法的污水处理系统,其 投资普遍较大,运行费用和处理成本较高。尤其是这些污水处理系统 都存在着共同的问题:运行中会产生异味;处理过程产生的大量污泥, 每天必须处理污泥,污泥处理过程中又会产生异味和二次污染,而且 费用昂贵。处理后的水只能达到排放标准,但不能直接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综合了A/A/O法和生物稳定塘法的特点,其目的是为了 克服现有污水处理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洁净的适合大型及中小城镇 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循环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循 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水收集管道与自动格栅或磨碎机相连通,自 动格栅或磨碎机与吸水调节池连通;吸水调节池通过泵站内安装的污 水泵与深型污水混合处理池连通,深型污水混合处理池中装有污水生 化处理装置;深型污水混合处理池与蓄水池连通;蓄水池分别与水源 热泵机组系统、消毒设备连通;消毒设备与中水池连通,中水池和水 源热泵机组系统与排水管相连通。中水池视需要来进行再生利用、贮 存、回收或排放。
一种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通过 污水收集管道首先经过自动格栅或磨碎机,经过封闭式自动格栅除去 漂浮物,漂浮物由人工运至垃圾处理站;或选用磨碎机将污水中的固 态物质在污水进入吸水调节池前磨碎,再进入吸水调节池,吸水调节 池为砖混或砼结构的地下封闭式建筑,设置专门的通气口,调节不同 时间段污水水质与水量的变化,亦能够再次去除污水中小颗粒的固态 沉淀物,从而减轻后续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有机负荷;再由泵站内安装 的污水泵将污水由污水进水管直接送至深型污水混合处理池中污水 生化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第一次运行时,在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内的一 次性投放菌种,在处理池出水处安装生物滤料,污水在由下至上的循 环流动过程中其污染成分在各个处理段被逐一去除,在处理过程中固 液分离所产生的污泥沉降至厌氧区底部,在无氧条件下被厌氧硝解; 处理后的水通过生物滤料后溢流排出进入蓄水池,如果需为建筑物提 供中央冷热源,可以连接水源热泵机组系统;由蓄水池流出的水经过 消毒设备进行消毒,根据中水回用的需要,采用二氧化氯、紫外线、 臭氧或其他消毒方法对净水进行消毒,杀灭水中细菌和病毒,还能够 除臭、去味及消除酚类、藻类的代谢物;消毒处理后的水流入中水池 加以回收利用。
本发明是一种将污水预处理装置、吸水调节池、泵站(包括潜 污泵、空气压缩机或鼓风机、水源热泵机组系统、PLC自动控制柜等)、 深型污水混合处理池、高效污水生化处理装置、蓄水池、消毒设备、 中水池、再生利用(中水回用)系统整合为一套系统来完成污水处理 和再生利用的技术,是一种可以达到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的系统。本 发明不仅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处理方法的不足之处,与其他系统方法比 较具有以下优点:建造成本低、运行费用少、运行中不产生异味,系 统简单、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处理效果稳定;不需要清理污泥, 20-30年清理一次池底的固态沉淀物;节省市政排水管道;保护环境 提高地价;适应各种气候条件;曝气池和蓄水池可设计为园林景观, 造出美丽的人工湖面。
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标准。处理后的水再经过二氧化 氯、紫外线、臭氧或其他消毒方法消毒、杀菌、灭藻等,达到国家《城 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相关标准。此外采用水源热泵技术,利用污水源, 借助水源热泵机组系统,通过消耗少量的电能,在冬季,不断将水源 中大量的低品位热能取出来,变成高品位的热能,通过热力管网供给 建筑物的采暖和空调系统。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再释放到水 中,以达到空调制冷的目的。为建筑物提供中央冷热源和四季热水供 应,节能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