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集成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8-12-21 16:09:0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5.04.07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0; C02F3/10; C02F1/5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利用生物悬浮载体进行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集成的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强化絮凝沉淀: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及后阶段回流的混合液导入强化絮凝沉淀池,加入絮凝剂混合,反应后的沉淀物经沉淀区底部排出;b、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处理和固液分离:将悬浮载体生物反应池通过穿孔挡板或挡墙分隔成缺氧区、好氧区和固液分离区,各区均投有悬浮载体生物填料,这样制得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步骤a得到的清液依次流入上述三个区域后,固液分离区下层导出沉淀污泥,从上层排出的清水即符合排放标准的水。该工艺节省了占地面积,去污除效果提高,可用于不同污水处理规模和进水水质。

 
  権利要求書

  1、一种集成的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强化絮凝沉淀: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及后阶段回流的混合液导入强化絮凝沉淀池, 加入絮凝剂混合,反应后的沉淀物经沉淀区底部排出;

  b、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处理:将悬浮载体生物反应池通过穿孔挡板或档墙 分隔成缺氧区、好氧区和固液分离区,各区均投加悬浮载体生物填料,制得一体化悬浮载 体生物反应器;将步骤a得到的上清液依次流入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上述三个区域 后,固液分离区下层导出沉淀污泥,上层排出清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的污水 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加的混凝药剂为无 机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投加的剂量为40~120mg/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的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絮凝反应的方式为空 气混合或机械混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的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 反应器每个区投加悬浮填料的密度与水相近,投配率为30~6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的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 反应器每个区投加悬浮填料的粒径为10~10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的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水流入一体化悬浮载 体生物反应器的缺氧区时,采用机械搅拌方式实现混合和反硝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的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水流入好氧区后采用 微孔或穿孔管曝气方式,溶解氧控制在1.5~4mg/L。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的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当固液分离区的泥水 分离效果变差后,将填料上截留的悬浮物冲出,沉降到池底排放。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的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生化处理出水回流 到整个系统的进水端或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的进水端。

  说明书

  一种集成的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生物悬浮载体进行污水处理的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以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为代表的传统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多年来在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 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工艺采用二次沉淀池作为水和悬浮物分离的手段,占地面 积大、处理出水的水质稳定性不好。一些新型生物处理技术取消或者取代二次沉淀池以克服 其不足,如曝气生物滤池、膜生物反应器、一体化氧化沟、机械搅拌流化床和深层过滤技术 (包括新型滤料组合过滤技术)等,从应用现状看,这些一体化处理工艺或技术主要用于社 区污水或分散的小型污水处理领域,当污水处理规模增加到数千吨或进水的水质波动性较大 时,无法发挥其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污水处理工艺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用于不同污水处理 规模和进水水质,且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的集成的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

  本发明构思如下:利用絮凝沉淀强化去除悬浮物、胶体和总磷,再通过一体化悬浮载体 生物反应器氧化分解溶解性有机物,生物脱氮去除TN。生物处理过程中脱落的生物膜和悬浮 物在反应池末段的固液分离区去除。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集成的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强化絮凝沉淀: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及后阶段回流的混合液导入强化絮凝沉淀池, 并加入絮凝剂混合,反应后的沉淀物经强化絮凝沉淀池的沉淀区底部排出;

  b、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处理:将悬浮载体生物反应池通过穿孔挡板或档墙 分隔成缺氧区、好氧区和固液分离区,各区均投有悬浮载体生物填料,这样制得一体化 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步骤a得到的上清液依次流入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上述三 个区域后,从固液分离区下层排除沉淀污泥,从上层排出的清水即符合排放标准的水。

  本发明所述的集成的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在强化絮凝沉淀阶段中用空气反冲洗 管或机械搅拌在絮凝沉淀池底部进行搅拌,污水在此与絮凝药剂反应并生成矾花;与此同时, 污水中的磷也与絮凝药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与矾花一起进入沉淀区。在沉淀区,大 部分悬浮物(SS)、磷和部分COD被去除。所加的絮凝药剂的种类以无机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为主,投加剂量根据进水的水质状况而调整,一般为40~120mg/L。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集成的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在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的 进水端除接受絮凝沉淀池的出水外,还可接受生化处理后的回流混合液。一体化悬浮载体生 物反应器的每个区投加悬浮填料的形状多样,填料的形状有球状、柱状或其它形状,密度与 水相近,粒径10~100mm,投配率为30~60%。水在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的缺氧区时, 用机械搅拌器不断搅拌,回流液在此实现反硝化;水流入好氧区后,溶解氧(DO)一般控制 为1.5~4mg/L,通过鼓风机提供,采用微孔曝气器或穿孔曝气管等曝气方式,这样污水中剩 余的还原性污染物被氧化成CO2和水,NH3-N被生物硝化,转变为NO3-N。好氧区出水再流入固 液分离区,悬浮物在此被过滤和截留,清水通过出水挡板和出水管直接排放。正常情况下生 化处理后的水可分别回流到进水总管和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的进水端,实现回流和反 硝化;当固液分离区的泥水分离效果变差后,打开空气反冲洗管的阀门,利用鼓风机的空气 直接将填料上截留的悬浮物冲出,沉降到池底排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相比,本发明所述的集成的污水悬浮载 体生物处理工艺有如下优点:

  1、在普通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的基础上集成了固液分离步骤,取消了二沉淀,在同 一个构筑物实现生物氧化除污染和固液分离的功能,减少了占地面积并节省了基 建费用,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提高;

  2、在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可直接清除固液分离区的填料积泥,无需专门进行反冲洗和 添加反冲洗储水池,也不需要额外的能耗;

  3、整合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的内外回流系统,既实现了脱氮除磷的目的,同 时又降低了运行的费用;

  4、能够用于不同污水处理规模和进水水质,如城镇生活污水、重污染水体、水产养 殖废水以及某些石油行业的工业废水等采用本工艺处理后,出水均可以达到相关 的排放标准,适应性广。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