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3.06.18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9/02
摘要
一种用于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的方法,它主要是针对现有水回用技术不能对二级处理后炼油污水中氨氮进行有效去除的问题,而采用物理化学技术与生物化学技术相结合方法,来实现对目前炼油污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从而达到环保和节能的双重效果。该工艺方法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絮凝气浮砂滤单元与臭氧生物碳单元依次串联,使待处理的炼油污水则依次通过两个单元中的各个设备。
権利要求書
1.一种用于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的方法,它主要是采用物理化学技术与 生物化学技术相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絮凝气浮砂滤单元与臭氧生物碳单 元是串联构成,其待处理的炼油污水则依次通过两个单元中的各个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絮凝气浮砂滤单元是由絮凝浮选器与石英砂过滤器依次串联构 成,其絮凝浮选器内还设置有药物投送设备,石英过滤器为塔型设备,其 内部充填有石英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臭氧生物碳单元是由臭氧发生器与生物碳塔依次串联构成,其 生物碳塔内部充填有生物碳、底部设置有布水器、上部设置有曝气口和碳 酸盐液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臭氧生物碳单元的操作条件应控制在:水温20~35℃,pH值6.5~ 8.5,碳酸盐度∶氨氮=6~8.1。
说明书
一种用于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的方法,该方法属于石油 工业环保及节能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它主要是采用了物理化学技术与生物化 学技术相结合方法,来实现对目前炼油污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从而达到环 保和节能的双重效果。
背景技术
现有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包括纯物理化学技术及物理化学兼生物 法综合技术两类,前者最普遍的形式是通过活性碳吸附完成对经二级处理后 废水中污染物的深度去除,这种工艺在国内各炼化企业使用普遍,但由于活 性碳很快吸附饱和,再生废用较高,故我国目前大多数炼化企业活性碳吸附 系统处于闲置状态;这种系统另一项缺陷是对炼油废水中的氨氮不能实现很 好的去除,这主要是基于炼油污水中氨氮分子小不能被活性碳物理吸附,当 此类含较高氨氮的深度处理后污水作为工业循环水使用时会引起循环水系统 中藻类及其它微生物的过量生长,造成系统管线腐蚀、生物粘泥等现象的发 生。后者中的典型技术是在前者基础上改良而得的臭氧生物碳技术,其工艺 流程可详见附图1,但该工艺的缺点是流程较长、没有脱氮作用,沸石吸附效 率较差且容易失活、脱附氨氮成本较高,故此工艺长期运行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用于炼 油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的方法,它主要是针对现有水回用技术不能对二级处 理后炼油污水中氨氮进行有效去除的问题,而提出了采用物理化学技术与生 物化学技术相结合方法,来实现对目前炼油污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从而达 到环保和节能的双重效果。该工艺方法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絮凝气浮砂滤单 元与臭氧生物碳单元依次串联,使待处理的炼油污水则依次通过两个单元中 的各个设备。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发明人还将絮凝气浮砂滤单元设计 成是由絮凝浮选器与石英砂过滤器依次串联构成,其絮凝浮选器内还设置有 药物投送设备,石英过滤器为塔型设备,其内部充填有石英砂;并将臭氧生 物碳单元设计成是由臭氧发生器与生物碳塔依次串联构成,其生物碳塔内部 充填有生物碳、底部设置有布水器、上部设置有曝气口和碳酸盐液入口。并 在运行中,要求臭氧生物碳单元的操作条件应控制在:水温20~35℃,pH值 6.5~8.5,碳酸盐度∶氨氮=6~8.1,同时要求运行初期需要向生物碳塔数次投 加脱氮工程菌并使菌液内循环,缩短生物挂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