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3.06.06
公开(公告)日2004.12.08
IPC分类号C02F9/14; B01D21/02; C02F9/02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处理单元由进水井、强化絮凝沉淀装置、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和二次沉淀池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处理时整个系统为连续流,整个过程分为进水,强化絮凝沉淀,流动床生物氧化和后沉淀四个步骤,主要用于处理小城镇、城市郊区、大型生活小区等污水或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废水的处理领域。经过本工艺处理后,出水指标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権利要求書
1,一种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处理单元由进水井、 强化絮凝沉淀装置、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和二次沉淀池构 成,其特征在于:在处理时整个系统为连续流,整个过程分 为进水,强化絮凝沉淀,流动床生物氧化和后沉淀四个步骤, 在进水步骤中,外部的各种污水先经过格栅除去漂浮物,然 后流入所述的进水井,在强化絮凝沉淀步骤中,所述的进水 井中的污水经提升泵进入所述的强化絮凝沉淀装置,所述的 强化絮凝沉淀装置由絮凝反应区和沉淀区两部分构成,外部 的溶药箱中的絮凝剂经计量泵加入污水中,在所述的絮凝反 应区中污水与絮凝剂通过搅拌而充分混合反应,所述的絮凝 反应区还接受来自二次沉淀池的回流活性污泥,污水经过絮 凝反应后进入所述的沉淀区,污水经过沉淀后,沉淀区的上 部分为清液,自然流入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进行后续 处理,下部分为沉淀的污泥,经管道向外排放,在所述的流 动床生物氧化步骤中,向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中加入 悬浮状生物填料,通过曝气促使所述的悬浮状生物填料自由 流动,通过微生物的氧化作用分解清液中残余的污染物,在 所述的后沉淀步骤中,经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处理过 的出水在所述的二次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清水向前 排出,所述的二次沉淀池沉淀的污泥经管道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絮凝剂投加点设置在所述的提升泵之前的管 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絮凝剂投加点设置在所述的提升泵之后的管道, 或直接投加到絮凝反应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絮凝反应区设置有空气搅拌装置,且所述的絮凝 反应区内采用空气搅拌方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絮凝反应区设置有机械搅拌装置,且所述的絮凝 反应区内采用机械搅拌方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絮凝剂为高分子絮凝剂,由所述的计量泵投加, 投放量为40~100mg/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二次沉淀池的活性污泥的回流率为10~5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悬浮状生物填料自由流动于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 化装置中的任何位置,填料的材质采用塑料材料,聚乙烯或 聚丙烯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悬浮状生物填料比表面积大于150m2/m3,填料的 投加量为池容的10~5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内设置有穿孔管、扩散板, 用来进行充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采用微孔曝气方式进行充 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分隔成缺氧区和好氧区, 所述的缺氧区和好氧区均设置有独立的曝气控制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整体均匀曝气。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的出水端设有回流泵,出 水回流到进水端进行反硝化。
说明书
一种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工艺,特别是一种小城镇污水处 理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城镇人口 快速增长,涌现出许多中心城镇或小集镇,城镇周围的水体 污染以及富营养化现象日渐突出。
目前,我国的小城镇污水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很 多地区的小城镇位于水源保护区或水库、湖泊的库区,未经 处理的污水任意排放,不仅污染大片水域,降低了水的使用 价值,而且氮、磷进入水体后导致藻类大量生长,直接影响 到城市或周边城镇的饮水安全性。小城镇、中心城市的城郊 结合部等地域广、市镇之间分散,污水以生活类污水为主, 富含氮、磷,污水的收集和统一处理十分困难,只能采用集 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因此,污水处理设施的规 模一般较小,为500~20,000m3/d,最好采用投资费用少、 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的工艺或技术,而现有大 多数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是脱氮除磷技术不仅工艺流程长, 而且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很高,难以应用于小城镇的实际情 况。在我国,开发小型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对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 以下几个方面:
人工湿地:主要是利用湿地内的各种生物(微生物-动 物-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来净化污水,能够去除多种污染 物,但该技术占地面积庞大,负荷率低,污水的停留时间长, 除污染效率受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
稳定塘:利用生态系统的天然自净作用氧化和分解污染 物,优点是除污染的效率良好,污泥量少,运行费用低,但 是,存在占地面积巨大、负荷率很低,容易受气候等因素的 影响等缺点。
强化一级处理:即通过化学絮凝或化学--生物絮凝组 合应用去除污水的悬浮状、胶体状污染物、有的还具有一定 的除磷效果。该法的缺点是对溶解性污染物尤其是BOD5和 NH3-N的去除效果差,出水的有机氮、NH3-N等仍然很高。
蚯蚓生态滤池技术:主要用于污水的二级处理,以去除 有机污染物和生物硝化为主,工艺的负荷率较低,占地面积 较大;当来水量波动大时出水的稳定性容易受到影响。
可见,目前存在的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 性,很多不具备脱氮除磷的能力,开发一种先进合理、除污 染效率高、投资和运行费用少的工艺技术仍然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我国的小城镇污水 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很多地区的小城镇位于水源保护 区或水库、湖泊的库区,未经处理的污水任意排放,不仅污 染大片水域,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而且氮、磷进入水体后 导致藻类大量生长,直接影响到城市或周边城镇的饮水安全 性。可是目前存在的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 性,很多不具备脱氮除磷的能力,开发一种先进合理、除污 染效率高、投资和运行费用少的工艺技术仍然十分必要。
为解决已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 方案是提供一种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所述的这种小城镇污 水处理工艺其处理单元由进水井、强化絮凝沉淀装置、流动 床生物氧化装置和二次沉淀池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处理时整 个系统为连续流,整个过程分为进水,强化絮凝沉淀,流动 床生物氧化和后沉淀四个步骤,在进水步骤中,外部的各种 污水先经过格栅除去漂浮物,然后流入所述的进水井,在强 化絮凝沉淀步骤中所述的进水井中的污水经提升泵进入所 述的强化絮凝沉淀装置,所述的强化絮凝沉淀装置由絮凝反 应区和沉淀区两部分构成,外部的溶药箱中的絮凝剂经计量 泵加入污水中,具体地,所述的絮凝剂投加点设置在所述的 提升泵之前的管道,或设置在所述的提升泵之后的管道,也 可以直接投加到絮凝反应区,所述的絮凝剂为高分子絮凝 剂,由所述的计量泵投加,投放量为40~100mg/L,在所述 的絮凝反应区中污水与絮凝剂通过搅拌而充分混合反应,具 体的,所述的絮凝反应区可以设置空气搅拌装置并采用空气 搅拌方式,也可以在所述的絮凝反应区中设置机械搅拌装置 并采用机械搅拌方式。所述的絮凝反应区还接受来自所述的 二次沉淀池的活性污泥,回流率为10~50%,污水经过絮凝 反应后进入所述的沉淀区,所述的沉淀区采用重力沉淀的方 式,污水经过沉淀后,沉淀区的上部分为清液,自然流入所 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进行后续处理,下部分为沉淀的污 泥,经管道向外排放,在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步骤中,向 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内加入悬浮状生物填料,所述的 悬浮状生物填料可以自由流动于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装 置的任何位置,填料的材质属于塑料材料,聚丙烯或聚乙烯, 所述的悬浮状生物填料比表面积大于150m2/m3,填料的投加 量一般为10~50%,通过曝气促使所述的悬浮状生物填料自 由流动,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内可以通设置穿孔管、 扩散板来进行充氧,也可以采用微孔曝气方式进行充氧,通 过微生物的氧化作用分解清液中残余的污染物,所述的流动 床生物氧化装置可以分隔成两个区,缺氧区和好氧区,彼此 有独立的曝气控制装置,也可以不分区,全池均匀曝气,所 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的出水端设有回流泵,出水回流到 进水端进行反硝化,在所述的后沉淀步骤中,经所述的流动 床生物氧化装置处理过的出水在所述的二次沉淀池中进行 沉淀,沉淀后的的清水向前排出,所述的二次沉淀池沉淀的 污泥经管道排出。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对照,效果是积极且明显的。本发 明有以下特色和优点:
1.首次将强化絮凝和短时生物氧化技术耦合用于小城镇污 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以流动床生物氧化技术去除小城镇污 水的多种污染物,总的停留时间很短,比常规工艺缩短 30%左右,因而极大地节省了占地面积;装置的除污染种 类多,出水的水质好,具有良好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2.采用短程生物硝化—反硝化及生物与化学方法组合除磷, 出水的TP小于1mg/1,NH3-N小于15mg/l,能够达到国家 排放一级标准;CODcr、BOD5和SS也完全可以达到或超过 二级排放标准。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出水能够用于多种 需水领域。
3.将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结合于同一个构筑物除污染,克 服了单纯活性污泥法处理的污泥膨胀和流失弊端;悬浮填 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挂膜和脱膜十分容易,不会出现填 料的堵塞现象,能够维持很高的生物量。
4.本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操作上十分灵活,可根据需要而 调节工艺流程;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运行稳定可靠,管 理十分简单。
5.本发明应用范围广,适应不同的处理规模。可用于小城镇 污水、大型生活小区的污水、城镇混合污水、水产、农产 品加工等的污水处理等领域;可根据不同的处理水量而建 设和加工设备,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6.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很低。投资费用比常规处理技术节约 20~30%,运行费用节约40%左右。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 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