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3.05.19
公开(公告)日2004.03.31
IPC分类号C02F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污水的水下种植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设有一个可以保证整个装置不倾倒的重力底座,底座上设有中央孔洞,还设有与重力底座紧配合的扶正框;本实用新型可以处理污水,是水质环保的新型有效装置。
権利要求書
1.一种处理污水的水下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设有一个可以保证整个装置不倾 倒的重力底座(4),其上设有可以让植物根须穿越而直达泥土的中央孔洞(5),还设有 与重力底座(4)紧配合的、可以将植物枝干框在其中而不致倾倒及歪斜的扶正框。
2.根据要求1所述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重力底座(4)可以有各种形状,其容 重大于1t/m3。
3.根据要求1所述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扶正框的材质可以是竹杆、木杆、金 属杆及塑料杆,扶正框设有直立筋(1)、箍筋(2)和斜立加固筋(3)。
4.根据要求1所述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重力底座上的中央孔洞(5)可以是布 置在中心部位的一个,也可以是几个。
说明书
处理污水的水下种植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在较深的水下栽种植物的装置,它适用于在被污染的湖泊 及池塘里种植特定的植物,以助消除水体的污染。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被污染了的湖泊及池塘,除用常规的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微 生物处理方法外,还施用在水体中饲养某些特定的鱼类或种植一些特定的植物的方法。 例如,云南滇池因为其水体富营养化,形成了严重的蓝藻水华,漂浮在水面上的蓝藻厚 达3~4公分,使一切生命窒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投入巨资用常规方法治理,结果 毫无起色。最近在湖滩的浅水区种植了香蒲、茭蒲等挺水植物,挺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 吸收了水中的营养,蓝藻被大幅度地减少了营养源,便会减弱或消亡。
但是,目前的水中种植只能在几公分至多10公分左右的浅水区实施,即便是柳树 插枝,水深超过1米也难成功。因此,滇池目前要迅速大面积实施挺水植物种植,仍是 束手无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在较深的水下栽种特 定植物以便消除水体污染的处理污水的水下种植装置,它可以将已在浅水区长高到1米 左右甚至2米的挺水植物连根拨起,放在本实用新型的特殊装置内,再置于深水区,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下,植物便牢牢地种植在水下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处理污水的水下种植装置,该装置设有一个可以保证整个装置不倾倒的重力底 座4,其上设有可以让植物根须穿越而直达泥土的中央孔洞5,还设有与重力底座4紧 配合的、可以将植物枝干框在其中而不致倾倒及歪斜的扶正框。
——所述的重力底座4可以有各种形状,可以有各种尺寸,可以用各种材质,其容 重大于1t/m3,能沉于水下即可。
——所述的扶正框,其尺寸及结构随水深及植物的种类、粗细、长短情况而定,材 质可以是竹杆、木杆、金属杆及塑料杆,但扶正框必须锚于重力底座之内,与重力底座 共成一体。
——所述的重力底座中的中央孔洞5可以是布置在中心部位的一个,也可以是几个, 即是说,一个本装置,可以一次栽种一株植物,也可以一次栽种几株植物。
——所述的扶正框设有直立筋1、箍筋2和斜立加固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