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效污水生物转化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22 12:03:3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3.01.30

  公开(公告)日2004.03.31

  IPC分类号C02F3/00

  摘要

  一种高效污水化生物转化处理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化粪池、格栅池、隔油池、沉淀池、生物滤池、沉淀定量池、接触池、混合池及取样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与第一级生物滤池、生物滤池之间通过布水管将顶部与底部连通;生物滤池中具有由布水板支撑的滤料;隔油池或/和沉淀池通过超越管与位于末级生物滤池或沉淀定量池的布水管的出水端连通。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工艺的滤料堵塞和布水均等缺点。本实用新型适应面广,可适用于高浓度、低浓度有机污水、生活小区、部队、医院、学校、酒店等。

  権利要求書

  1、一种高效污水化生物转化处理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化粪池、格栅池、 隔油池、沉淀池、生物滤池、沉淀定量池、接触池、混合池及取样池;其特 征在于:沉淀池与第一级生物滤池、生物滤池之间通过布水管将顶部与底部 连通;生物滤池中具有由布水板支撑的滤料;隔油池或/和沉淀池通过超越管 与位于末级生物滤池或沉淀定量池的布水管的出水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化生物转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装置具有投药装置(17)与定量池(1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效污水化生物转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 于:投药装置(17)的投药容器通过投药管道与位于高度低于投药容器、与定量 池(15)连通并构成自然落差的定量池内的自动投药器连接,自动投药器由虹吸 管(18)、罩在虹吸管进口端的倒口杯(19)及在顶部与倒口杯、投药管连通的真 空破坏管放大器(20)构成,虹吸管的出口端位于接触池的混合池(21)内。

  说明书

  高效污水生物转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生物转化反应器为污水处理装置,具体讲为一种新型高效污 水有机污染物生物转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污水有机污染物的转化厌氧生物膜的附着料(也称滤料)大 都分是采用传统的滤料,如“碎石、卵石、石英沙、花生壳”等,由于以上 的滤料比表面积小,孔隙率低,导致处理效率低,从而致使滤料用量增大, 占地面积增大,土建及一次性投资增大。此外传统工艺技术极少采用反冲洗 装置。众所周知,厌氧生物膜在滤料上不断增厚,导致内层厌氧坏死脱落, 脱落的生物膜极易堵塞滤料,系统处理效率低下,还可能因堵塞严重使整个 系统无法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存在的滤 料上不足的高效污水生物转化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高效污水化生物转化处理装 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化粪池、格栅池、隔油池、沉淀池、生物滤池、沉淀定 量池、接触池、混合池及取样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与第一级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之间通过布水管将顶部与底部连通;生物滤池中具有由布水板支撑 的滤料;隔油池或/和沉淀池通过超越管与位于末级生物滤池或沉淀定量池的 布水管的出水端连通。

  装置的滤料由高效硅土滤料、焦炭、木炭、压顶料叠层构成;装置利用 布水管将沉淀池的污水接入生物滤池的底部通过装置底部的活性污泥将污水 中的有机污染物初步降解后,在布水板的作用下,将污水均匀分布缓慢上升 流经高效硅土滤料,逐次流过焦炭层、木炭层、压顶料。通过以上各层滤料 时滤料的比表面积大,厌氧生物浓度高,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截留,通过 厌氧菌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使用机污染物被分解成CO2、H2O、引哚,部 分被同化为厌氧微生物。从而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由于厌氧生物膜时间较长后,内层厌氧坏死脱落堵塞滤料,由于本实用 新型将进水通过超越管引至出水口,待顺序运行一段时间后,将顺序进水口 隔断,作出水口,原有出水口作进水口,通过超越管反顺序引入的水对装置 的滤料进行反冲洗运行,如此反复运行,克服了传统工艺的滤料堵塞和布水 均等缺点。污水如需消毒杀菌的继续进行后续处理。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