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深度净化工艺

发布时间:2018-12-24 16:24:4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3.08.20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IPC分类号C02F3/00; C02F1/44; C02F3/32

  摘要

  一种污水深度净化工艺,包括让二级出水通过生态塘和景观池,然后进入砂滤渠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态塘塘中有种植的水生植物,放养各种鱼类和水禽养殖,在生态塘的末端底部设置涵洞管,避免了生态塘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进入景观池,在景观池中有观赏鱼类和其他鱼类、设置多次瀑布跌水和分散喷泉,砂滤渠系统是利用七层滤料进行水处理。生态塘、景观池和砂滤渠系统呈流线型,水呈瀑布状态分别从地上部和涵洞管进入景观湖和景观河。本发明工艺能有效的去除二级出水中的TSS和其它杂质,并具有成本低,可充分利用地形,运行维护方便,美化环境、形成生态景观,还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的问题。

  権利要求書

  1、一种污水深度净化工艺,包括让二级出水通过生态塘和景观 池,然后进入砂滤渠系统进行水处理,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态塘中有放 养的各种鱼类、鸭和鹅以及其他水生物和水生植物,在生态塘的末端 底部设置有涵洞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净化工艺,其特征是在景观 池中放养各种的观赏鱼类和其他鱼类,并设置多次瀑布跌水和分散喷 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净化工艺,其特征是砂滤渠 系统是由七层滤料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净化工艺,其特征是生态塘、 景观池和砂滤渠均为流线型,出水呈瀑布状态流入景观湖和景观河 中。

  说明书

  污水深度净化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深度净化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再经深度处理,深度处理一般包括过滤、 活性炭吸附、化学除磷、硝化反硝化脱氮、微滤、超滤、反超滤、反渗 透、稳定塘、土地处理等,实践证明,这些现有的二级出水处理方法, 其效果均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深度净化工艺,该工艺可有效的对二 级出水进行处理,又美化环境、形成生态景观,还能充分利用现有水资 源,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生态塘

  流线型的生态塘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作物, 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在太阳能(日光辐射提供能 量)的推动下,通过生态塘中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 级传递、转化,其中不仅有分解者生物即细菌和真菌,生产者生物即藻 类和其它水生植物,还有消费者生物,如鱼、虾、贝、螺、鹅、鸭、野 生水禽等,三者分工协作,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更有效的处理与利用, 细菌和真菌在厌氧、好氧和兼性环境中将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氨氮 和磷酸盐等;藻类和其它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这些无机产物作为营 养物吸收并增殖其机体,同时放出氧,供好氧菌继续氧化降解有机物; 增长的微型藻类和细菌、真菌作为浮游动物(如轮虫和水蚤等)的饵料而 使其繁殖,它们又作为鱼的饵料而使鱼繁殖;小型鱼类又作为鸭的精饲 料使鸭生长,也利于大型经济鱼类的生长和繁殖,小型藻类还会被螺、 蚌、虾等捕食;大型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为草食性鱼类和鸭、鹅等所消 耗。由此可形成许多条食物链,并构成纵横交错的食物网生态系统。如 果在各营养级之间保持适宜的数量比和能量比,就可建立良好的生态平 衡系统。污水进入这种生态塘中,其中的有机污染物不仅被细菌和真菌 降解净化,而其降解的最终产物,一些无机化合物作为碳源、氮源和磷 源,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参与食物网中的新陈代谢过程,并从低营级 到高营养级逐级迁移转化,最后转变成水生作物、鱼、虾、蚌、鹅、鸭 等产物,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本发明在生态塘末端底部设置涵洞 管与景观池相连,出水呈瀑布状态分别从地上部和涵洞管进入景观池。

  (2)景观池

  现代污水处理厂一般要求建成花园式单位,需要一定的绿化和造 景,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将喷泉与污水处理工艺分离设置,一方面喷泉需 要经常更换水,否则易出现异味,另一方面喷泉每天开放浪费电能,将 景观水池作为污水处理工艺的一部分,在池中设置喷泉,养置大量的观 赏性鱼类和其他鱼类,景观水池为流线型,一年四季水长流,流水不腐, 在景观水池的前端设置跌水瀑布,在水池中央设置喷泉,这两种方法都 能对水进行充氧,相当于表面曝气,对鱼类的生长非常有利,还能增加 动态的美感,在池的末端设置涵洞管和漂亮的小桥,出水呈瀑布状态进 入砂滤渠,形成小桥流水的意境。另一方面景观水池中的鱼类对水的进 一步净化也起一定的作用,使水中的重金属、藻类、细菌、大肠杆菌进 一步减少。

  (3)砂滤渠

  景观水池的出水,达不到回用水标准,本发明砂滤渠为流线型,通 过砂滤渠系统七层慢滤净化污水,利用七层慢滤工艺使滤速控制在 1-1.5米/小时。滤料上水深为20公分,这种工艺免除了反冲洗工序, 不但节约了处理成本,而且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其砂滤渠系统还 可以进一步去除景观水池中的悬浮物质,在滤料上生长一些微生物,也 可以去除一部分可溶的物质,使出水更加清澈透明。水一部分渗透到集 水管中,靠重力流到清水池中,以备水的回用,另一部分随着砂滤渠的 表层呈瀑布状态流到景观湖或景观河中。

  本发明工艺能有效的去除二级出水中的TSS和其它杂质,并具有 成本低,可充分利用地形,运行维护方便,美化环境,形成生态景观, 管理简单,同时污泥产量少,能承受污水水量和水量大范围的波动,以 及适应能力和抗冲击负荷力强等优点,从根本上消除了对环境污染,是 一种切实有效的污水深度净化工艺,该慢滤工艺不仅能够有效地去除 TSS和多余的藻类和菌类,还使出水显得更加美观,并且完全达到了回 用水的标准。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