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发布时间:2018-12-24 18:58:4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2.26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IPC分类号C02F3/28; C02F103/34;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所述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多个折流板、沉淀池、填料层,多个填料层设置于反应器本体内,所述填料层包括两块网孔板以及所述网孔板之间的填充物,所述网孔板夹设在所述升流室两侧的折流板之间,其中,焦化废水进入到所述反应器本体内,先后流经每个反应室,经过与所述填料层截流和反应后,最终流入所述沉淀池内。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焦化废水厌氧水解酸化能力差,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不够充分,净化效率低,且污泥截流能力不足导致污泥破坏微生物群被破坏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包括:

  反应器本体,该反应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多个折流板,该折流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内壁上,所述折流板将所述反应器本体内部隔成多个依次连通的反应室,所述反应室于所述反应器本体内沿从所述进水口到所述出水口的方向分布,每个反应室包括相邻设置的降流室和升流室,所述降流室的宽度小于所述升流室的宽度;

  沉淀池,该沉淀池与所述反应器通过排泥管连接,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降流室一一对应的排泥口;

  导气管,该导气管设置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上方,所述导气管上形成有与所述升流室一一对应的排气口;

  填料层,设置于每个所述升流室内,所述填料层包括两块网孔板以及所述网孔板之间的填充物,所述网孔板夹设在所述升流室两侧的折流板之间,其中,

  焦化废水从所述进水口进入到所述反应器本体内,先后流经每个所述反应室,从所述降流室顺流而下,并从所述升流室逆流而上,经过与所述填料层截流和反应后,最终通过所述出水口流入所述沉淀池内,反应中产生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口从所述导气管中排出,反应产生的污泥通过所述排泥口进入所述排泥管,从而排入所述沉淀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采用玻璃钢材质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下部形成弯折部,以在所述反应室的底部形成具有坡度的泥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流室和所述升流室的宽度比为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上还设置有厌氧污泥回流管,所述厌氧污泥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连接,其另一端与连接所述进水口的所述反应室连接,所述厌氧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有厌氧污泥回流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内填充的填充物为铁碳填料,所述铁碳填料的直径为2厘米,表面积在1m2/g到1.5m2/g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污泥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末端设置有气体流量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反应器本体连接处设置有酸碱度测量仪。

  说明书

  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背景技术

  焦化废水是由原煤在高温干馏、煤气净化和化工产品精制过程中产生的,成分复杂,水质随原煤组成和炼焦工艺的变化而变化。通常来讲,焦化废水中含有数十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其中无机化合物主要是大量氨盐、硫氰化物、硫化物和氰化物等;有机化合物除酚类外,还有单环及多环的芳香族化合物,含氮、硫和氧的杂环化合物等,总体性质表现为油及氨氮浓度高、有毒及抑制性物质多、生化性差、污染严重,是一种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厌氧,指一个生物体或细胞能在分子氧缺乏或不存在下生长;不需要游离氧能生长的一种微生物。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即为在厌氧状态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厌氧细菌分解、代谢、消化,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幅减少,同时产生沼气的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方式。厌氧处理作为生物处理的一个重要形式,正在陆续地开发出一系列新的厌氧处理工艺和构筑物,逐步克服了传统厌氧工艺的缺点,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与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相比,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具有能耗低、便于回收生物能、污泥产量低、效果更佳,且能为后续好氧处理效果提供基础。因此目前,由于厌氧生物技术对焦化废水进行预处理是最经济的手段,而被普遍使用。

  在厌氧生物技术中应用较多的是上升流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但UASB反应器仍面临不能解决提高有机负荷率与防止污泥流失之间的矛盾,并且存在对有毒、生物难降解物质无能为力等问题。而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反应器是一个由多隔室组成的高效厌氧反应器,在反应器内设置多个隔板,将反应器分隔成若干个串联的上下流隔室,使废水在反应器内作升降流动的同时,与底部悬浮污泥层以及填料层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并利用铁碳微电解的原理提高处理效率。上升流厌氧污泥床相比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来说,不需要三相分离器,在不同隔室中形成性能稳定、种群丰富的微生物链,适应流经不同隔室的水质,稳定了处理效果。

  在现有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中,折流板多是等间距均匀设置的,也因此容易产生断流、死区及生物固体的流失等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中在折流板的末端设置有一定角度的转角,此构造有利于污泥的截留和水流的持续,但由于水流和气流同时作用,仍然会将部分污泥带入下一分隔室,破坏分隔室内的菌群和环境,降低反应器运行的稳定性。同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器的出水流量常常会和进水流量产生偏差,严重的会出现断流现象,反应器运行的稳定性差,厌氧处理能力不足,给污水处理过程带来不便。

  有鉴于此,应当对现有技术中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焦化废水中的污泥进行截流,以此提高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强化厌氧水解酸化性能的一种处理效果更佳、抗负荷能力更强、且操作更加简便的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所述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该反应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多个折流板,该折流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内壁上,所述折流板将所述反应器本体内部隔成多个依次连通的反应室,所述反应室于所述反应器本体内沿从所述进水口到所述出水口的方向分布,每一反应室包括相邻设置的降流室和升流室,所述降流室的宽度小于所述升流室的宽度;沉淀池,该沉淀池与所述反应器通过排泥管连接,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降流室一一对应的排泥口;导气管,该导气管设置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上方,所述导气管上形成有与所述升流室一一对应的排气口;填料层,设置于每个所述升流室内,所述填料层包括两块网孔板以及所述网孔板之间的填充物,所述网孔板夹设在所述升流室两侧的折流板之间,其中,焦化废水从所述进水口进入到所述反应器本体内,先后流经每个所述反应室,从所述降流室顺流而下,并从所述升流室逆流而上,经过与所述填料层截流和反应后,最终通过所述出水口流入所述沉淀池内,反应中产生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口从所述导气管中排出,反应产生的污泥通过所述排泥口进入所述排泥管,从而排入所述沉淀池。

  优选地,所述反应器本体可以采用玻璃钢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折流板下部可以形成弯折部,以在所述反应室的底部形成具有坡度的泥斗。

  优选地,所述降流室和所述升流室的宽度比可以为1:3。

  优选地,所述沉淀池上还可以设置有厌氧污泥回流管,所述厌氧污泥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连接,其另一端与连接所述进水口的所述反应室连接,所述厌氧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有厌氧污泥回流泵。

  优选地,所述填料层内填充的填充物可以为铁碳填料,所述铁碳填料的直径为2厘米,表面积在1m2/g到1.5m2/g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排泥管上可以设置有污泥泵。

  优选地,所述排气管的末端可以设置有气体流量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反应器本体连接处可以设置有酸碱度测量仪。

  根据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发明所述的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中,通过折流板将反应室分隔成多个反应室,反应室内设置有填充有铁碳填料的填充层,对污泥进行截流,进水基质与微生物群落发生反应,水解酸化,并产出气体,由于水流与气体方向一致,加强了对污泥的搅拌作用,使污水与微生物充分接触,提高了污水净化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防止反应室中被冲起的污泥随着污水的流动带入下一个反应室内,保护微生物群落不被破坏;折流板底部形成弯折,使得反应室的底部形成一定的坡度,在反应过程中残留在反应室底部的污泥可以沿着折流板底部的弯折下滑并从排泥管中排出;另外,通过设置酸碱测量仪和气体流量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反应过程中的气体产量和反应后污水的酸碱度,反应中剩余的部分厌氧污泥从厌氧污泥回流管回到反应器内作为补充污泥。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处理焦化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焦化废水厌氧水解酸化能力差,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不够充分,净化效率低,且污泥截流能力不足导致污泥破坏微生物群被破坏的问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