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24 20:29:4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2.22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IPC分类号G01N21/31; G01N33/18

  摘要

  一种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毒性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方法不适用于对煤化工废水进行生物毒性检测的问题。所述生物毒性检测方法采用四膜虫作为毒性测试物种。由于四膜虫普遍存在于煤化工废水中,四膜虫对生物毒性物质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敏感度不会过高。因此,本发明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适用于对煤化工废水进行检测。另一方面,与绿藻、大型溞或斑马鱼相比,四膜虫具有易于培养和繁殖周期短的优点。因此,与现有基于绿藻、大型溞或斑马鱼的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的检测周期较短,易于在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领域获得普及和推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毒性检测方法采用四膜虫作为毒性测试物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一、培养四膜虫,获得四膜虫溶液;

  步骤二、计算四膜虫溶液的四膜虫密度,并判断四膜虫密度是否小于5×104cell/ml,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一,否则,采用无菌培养液将预定体积的四膜虫溶液稀释10倍,获得四膜虫测试液;

  步骤三、制备控制组、实验组、第一空白组和第二空白组;

  控制组为四膜虫测试液,实验组为四膜虫测试液与待检测水样的混合溶液,第一空白组为无菌培养液,第二空白组为待检测水样;

  步骤四、培养控制组、实验组、第一空白组和第二空白组;

  步骤五、根据培养好的控制组、实验组、第一空白组和第二空白组的吸光度,计算待检测水样对四膜虫的半数抑制浓度;

  步骤六、根据所述半数抑制浓度,计算待检测水样的毒性当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的具体流程为:

  在120℃条件下,对培养基进行20分钟的灭菌;

  在无菌环境下,对培养基进行冷却;

  在无菌环境下,对培养基进行四膜虫接种;

  在无菌、25℃环境下,对培养基进行培养;

  每日摇晃培养基2~3次,直至四膜虫生长至对数期;

  对四膜虫进行扩大培养,获得对数期的四膜虫溶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

  四膜虫为嗜热四膜虫;

  培养基为PPYS培养基;

  采用灭菌锅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将培养基置于超净台上冷却;

  将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培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基于血球计数板和显微镜计算四膜虫溶液的四膜虫密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

  采用滤膜对煤化工废水进行过滤,得到待检测水样;

  采用实验孔板盛放控制组、实验组、第一空白组和第二空白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将控制组、实验组、第一空白组和第二空白组均置于实验孔板的中间区域,在实验孔板的边缘区域滴加无菌培养液。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控制组、实验组、第一空白组和第二空白组的培养方式为:在无菌、25℃条件下,将控制组、实验组、第一空白组和第二空白组暗置暴露24小时。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先采用酶标仪同时测定控制组、实验组、第一空白组和第二空白组在490nm处的吸光度,再根据抑制浓度计算公式获得多份抑制浓度数据;

  抑制浓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μ为抑制浓度,ODC为控制组中样本的吸光度,ODBC为第一空白组中样本的吸光度,ODT为实验组中样本的吸光度,ODBT为第二空白组中样本的吸光度;

  通过对多份抑制浓度数据进行拟合,获得量效曲线,并根据该量效曲线,获得半数抑制浓度。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根据毒性当量计算公式和半数抑制浓度,计算得到待检测水样的毒性当量;

  毒性当量计算公式为TU=100%/EC50,式中,TU为毒性当量,EC50为半数抑制浓度。

  说明书

  一种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质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毒性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方法所采用的测试物种通常为发光菌、绿藻、大型溞或斑马鱼。这其中,基于发光菌的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因发光菌对生物毒性物质的敏感度过高而不适用于毒性当量较高的煤化工废水的检测。而在采用基于绿藻、大型溞或斑马鱼的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方法来检测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时,都存在检测周期过长的问题,这严重限制了这三种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在煤化工废水生物毒性检测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方法不适用于对煤化工废水进行生物毒性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采用四膜虫作为毒性测试物种。

  作为优选的是,本发明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一、培养四膜虫,获得四膜虫溶液;

  步骤二、计算四膜虫溶液的四膜虫密度,并判断四膜虫密度是否小于5×104cell/ml,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一,否则,采用无菌培养液将预定体积的四膜虫溶液稀释10倍,获得四膜虫测试液;

  步骤三、制备控制组、实验组、第一空白组和第二空白组;

  控制组为四膜虫测试液,实验组为四膜虫测试液与待检测水样的混合溶液,第一空白组为无菌培养液,第二空白组为待检测水样;

  步骤四、培养控制组、实验组、第一空白组和第二空白组;

  步骤五、根据培养好的控制组、实验组、第一空白组和第二空白组的吸光度,计算待检测水样对四膜虫的半数抑制浓度;

  步骤六、根据所述半数抑制浓度,计算待检测水样的毒性当量。

  作为优选的是,步骤一的具体流程为:

  在120℃条件下,对培养基进行20分钟的灭菌;

  在无菌环境下,对培养基进行冷却;

  在无菌环境下,对培养基进行四膜虫接种;

  在无菌、25℃环境下,对培养基进行培养;

  每日摇晃培养基2~3次,直至四膜虫生长至对数期;

  对四膜虫进行扩大培养,获得对数期的四膜虫溶液。

  作为优选的是,在步骤一中,

  四膜虫为四膜虫;

  培养基为PPYS培养基;

  采用灭菌锅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将培养基置于超净台上冷却;

  将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培养。

  作为优选的是,步骤二基于血球计数板和显微镜计算四膜虫溶液的四膜虫密度。

  作为优选的是,在步骤三中,

  采用滤膜对煤化工废水进行过滤,得到待检测水样;

  采用实验孔板盛放控制组、实验组、第一空白组和第二空白组。

  作为优选的是,在步骤三中,将控制组、实验组、第一空白组和第二空白组均置于实验孔板的中间区域,在实验孔板的边缘区域滴加无菌培养液。

  作为优选的是,在步骤四中,控制组、实验组、第一空白组和第二空白组的培养方式为:在无菌、25℃条件下,将控制组、实验组、第一空白组和第二空白组暗置暴露24小时。

  作为优选的是,步骤五先采用酶标仪同时测定控制组、实验组、第一空白组和第二空白组在490nm处的吸光度,再根据抑制浓度计算公式获得多份抑制浓度数据;

  抑制浓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μ为抑制浓度,ODC为控制组中样本的吸光度,ODBC为第一空白组中样本的吸光度,ODT为实验组中样本的吸光度,ODBT为第二空白组中样本的吸光度;

  通过对多份抑制浓度数据进行拟合,获得量效曲线,并根据该量效曲线,获得半数抑制浓度。

  作为优选的是,步骤六根据毒性当量计算公式和半数抑制浓度,计算得到待检测水样的毒性当量;

  毒性当量计算公式为TU=100%/EC50,式中,TU为毒性当量,EC50为半数抑制浓度。

  本发明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采用四膜虫作为毒性测试物种。由于四膜虫普遍存在于煤化工废水中,四膜虫对生物毒性物质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敏感度不会过高。因此,本发明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适用于对煤化工废水进行检测。另一方面,与绿藻、大型溞或斑马鱼相比,四膜虫具有易于培养和繁殖周期短的优点。因此,与现有基于绿藻、大型溞或斑马鱼的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的检测周期较短,易于在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领域获得普及和推广。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