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4.18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IPC分类号F25B30/04
摘要
公开了一种回收油田污水余热用于加热的装置,包括:直燃型吸收式热泵,其发生器与燃气管道连通,使得燃气燃烧以提供驱动热源;第一换热器,其与污水管道和待加热介质管道连通,使得污水管道中的污水在第一换热器中把热量传递给待加热介质;其中,污水管道还与直燃型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连通,使得与待加热介质换热后的污水在蒸发器中进一步释放热量;第二换热器,其通过热媒水管道与直燃型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和吸收器连通,并与待加热介质管道连通,使得热媒水在冷凝器和吸收器中吸热后,在第二换热器中进一步加热待加热介质管道中的、已在第一换热器中换热的待加热介质,并将进一步加热的待加热介质通过待加热介质管道排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回收油田污水余热用于加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燃型吸收式热泵,其包括发生器、蒸发器、吸收器和冷凝器,所述发生器与燃气管道连通,使得燃气在发生器中燃烧,以提供驱动热源;
第一换热器,其与污水管道连通,并与待加热介质管道连通,使得污水管道中的污水在第一换热器中与待加热介质进行换热,把热量传递给待加热介质;
其中,所述污水管道还与所述直燃型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连通,使得与所述待加热介质换热后的污水在所述蒸发器中进一步释放热量;
第二换热器,其通过热媒水管道与所述直燃型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和吸收器连通,并与所述待加热介质管道连通,使得热媒水在所述冷凝器和吸收器中吸热后,在所述第二换热器中进一步加热所述待加热介质管道中的、已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中换热的待加热介质,并将进一步加热的待加热介质通过所述待加热介质管道排出。
说明书
回收油田污水余热用于加热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污水余热的回收利用,具体涉及一种回收油田污水余热用于加热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首先,油田在从产出到成为成品原油输出系统的过程中,原油的脱水和外输都需要加热,有向井口提供热水、对油水混合液加热、对成品原油加热等三种用热需求。其次是稠油,稠油集输工艺主要包括掺热水、掺稀油和三管伴热三种流程,相应的加热炉也分为稠油加热炉、稀油加热炉和热水炉三类。由于其粘度较高,必须加热降粘之后才可以外输。另外,生产厂矿的宿舍、值班房间、泵房等的采暖用热。
目前这些用热需求基本是以天然气和原油为燃料的水套加热炉提供的。原油加热的温度范围为40~70℃,这种形式的能量利用方式实际是采用燃烧高品位能源获得低品位热能,有用能效率较低。即使不考虑有用能效率的问题,这种加热炉的一次能源利用效率约为85%。
另一方面,在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温度较高的含油污水,我国油田每天含油污水日产量为190万方(来自1998年陆地油田统计数据),海上油田每年含油污水排放4648万吨(200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随着油田的开发进入中后期,油井的含油污水量越来越大。诸多的加热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而我国油田含油污水的余热回收潜力巨大,这就需要对油田生产节能深入研究,节约原油在集输过程中的能耗,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收油田污水余热用于加热的装置,包括:直燃型吸收式热泵,其包括发生器、蒸发器、吸收器和冷凝器,所述发生器与燃气管道连通,使得燃气在发生器中燃烧,以提供驱动热源;第一换热器,其与污水管道连通,并与待加热介质管道连通,使得污水管道中的污水在第一换热器中与待加热介质进行换热,把热量传递给待加热介质;其中,所述污水管道还与所述直燃型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连通,使得与所述待加热介质换热后的污水在所述蒸发器中进一步释放热量;第二换热器,其通过热媒水管道与所述直燃型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和吸收器连通,并与所述待加热介质管道连通,使得热媒水在所述冷凝器和吸收器中吸热后,在所述第二换热器中进一步加热所述待加热介质管道中的、已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中换热的待加热介质,并将进一步加热的待加热介质通过所述待加热介质管道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较充分地回收利用油田污水的余热以用于加热油田生产生活中所需加热的介质,提高了余热利用率,减少了能源浪费,降低了污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