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高效过滤分离技术及方法

发布时间:2019-1-21 13:30:3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4.08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IPC分类号C02F9/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包括筒体容器、分层板、吸附剂添加组件和漩涡发生组件,所述分层板架设在筒体容器内,所述分层板的外轮廓边缘与筒体容器的内壁间距设置,所述分层板将筒体容器分隔成两个上、下相互连通的分离腔和沉淀腔;所述分离腔内设置有漩涡发生组件,所述漩涡发生组件设置在分层板的上方,通过所述漩涡发生组件使分离腔内的污水溶液高速转动形成漩涡;所述筒体容器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吸附剂添加组件,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价内填充有吸附剂。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可对污水溶液进行高效的过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容器(1)、分层板(4)、吸附剂添加组件(10)和漩涡发生组件,所述分层板(4)架设在筒体容器(1)内,且所述分层板(4)靠近筒体容器(1)的底部设置,所述分层板(4)的外轮廓边缘与筒体容器(1)的内壁间距设置,所述分层板(4)将筒体容器(1)分隔成两个上、下相互连通的分离腔(8)和沉淀腔(9);所述分离腔(8)内设置有漩涡发生组件,所述漩涡发生组件设置在分层板(4)的上方,通过所述漩涡发生组件使分离腔(8)内的污水溶液高速转动形成漩涡;所述筒体容器(1)的内壁上圆形阵列均布设置有若干过滤袋(3);所述筒体容器(1)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吸附剂添加组件(10),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内填充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设置在漩涡中心的上方,且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高于筒体容器(1)内溶液的最高水面;

  所述漩涡发生组件包括转轴(5),所述筒体容器(1)的顶端支撑设置有顶板(13),所述转轴(4)穿过顶板(13)与筒体容器(1)同轴设置,且所述转轴(5)高速转动在顶板上;所述转轴(5)的底端垂直设置有漩涡扰动横杆(2),所述漩涡扰动横杆(2)间距分层板(4)设置,且所述漩涡扰动横杆(2)通过转轴(5)高速转动扰动分离腔(8)内的溶液转动形成漩涡;

  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设置在转轴(5)上,且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与转轴(5)同步转动;

  所述筒体容器(1)包括外筒容器(11)和内筒容器(12),所述外筒容器(11)为顶部开口的筒体,所述内筒容器(12)为两端开口的环状筒体;所述内筒容器(12)同轴设置在外筒容器(11)的内部,且所述内筒容器(12)与外筒容器(11)间距设置,形成环形腔,所述内筒容器(12)的上端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环形搭沿(19),所述搭沿(19)搭设在外筒容器(11)的顶部开口端,所述内筒容器(12)的底端与外筒容器(11)的底面间距设置,形成环形的溶液通过口(17);

  所述外筒容器(11)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槽(7),所述沉淀槽(7)为开口朝上的环形筒体状结构,所述沉淀槽(7)设置在分层板(4)的下方,且所述沉淀槽(7)的外环壁与内筒容器(12)的内环壁间隙设置,且所述沉淀槽(7)的壁体高于溶液通过口(17)的高度,所述沉淀槽(7)与内筒容器(12)之间的间隙形成滤液通道(16),在所述滤液通道(16)的进液口设置有环形过滤板(18);

  所述外筒容器(11)与内筒容器(12)之间设置有分隔环(14),所述分隔环(14)设置在靠近内筒容器(12)顶部的位置,且所述分隔环(14)将内筒容器(12)与外筒容器(11)之间的环形腔分隔成底部的第一滤液腔(15)和顶部的第二滤液腔(21),所述外筒容器(11)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出液孔(22)、进液孔(23),所述出液孔(22) 与第一滤液腔(15)对应设置,所述进液孔(23)与第二滤液腔(21)对应设置,且所述出液孔(22)与进液孔(23)之间连接设置有水泵(24),所述 水泵设置在筒体容器(1)的外部,第一滤液腔(15)内的溶液通过泵(24)输送至第二滤液腔(21);所述内筒容器(12)的内壁上贯通开设有若干洒水口(25),若干所述洒水口(25)圆形阵列设置,所述洒水口(25)为扁平口形状,且所述洒水口(25)对应第二滤液腔(21)设置,且所述洒水口(25)靠近第二滤液腔(21)底部设置,所述第二滤液腔通过洒水口(25)与内筒容器(12)的内圈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从顶端同轴凹设有下料腔(50),所述下料腔(50)的底面与吸附剂添加组件(10)的高度相同,靠近下料腔(50)的腔底面的环壁上贯通开设有至少一个下料口(102);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加料杆(101),所述加料杆(101)为细杆状的筒体结构,所述加料杆(101)的一端为封闭端,且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加料杆(101)的开口端插设在下料口(102)内,所述加料杆(101)通过下料口(102)与下料腔(50)连通,所述加料杆(101)的壁体上沿径向贯通开设有若干镂空的第一漏孔(103),若干所述第一漏孔(103)沿加料杆(101)的轴向线性阵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杆(101)从开口端至封闭端为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加料杆(101)的封闭端贯通壁体开设有若干第二漏孔(104),所述第二漏孔(104)的孔径小于第一漏孔(103)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转轴(5)上;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包括隔板(35)、调节板(40)、支撑板(41)和导柱(36);所述隔板(35)包含半圆状的固定部(351)和半圆状的自由部(352),所述固定部(351)和自由部(352)拼合形成一圆形薄板状结构,且所述固定部(351)与自由部(352)通过拼合线进行相对转动;所述固定部(351)固定设置在转轴(5)的内腔壁上,且所述固定部(351)从外圆轮廓边缘至拼合线呈倾斜向下的姿态设置,所述自由部(352)相对固定部转动将转轴(5)的内腔进行连通或阻隔;

  所述固定部(351)的底部竖向向下设置有支撑板(41),所述支撑板(41)靠近转轴(5)的内腔壁设置,所述支撑板(41)上贯通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设置有导柱(36),所述导柱(36)的两端伸出通孔外侧,所述导柱(36)远离转轴的内腔壁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板(40),且所述调节板(40)位于隔板(35)的下方,所述调节板(40)为“L”形状结构,所述调节板(40)的弯折部转动设置有销轴(42),所述销轴(42)的两端架设在转轴(5)的内腔壁上,所述调节板(40)的横臂末端抵压在自由部(352)的底面上,所述调节板(40)的竖臂与导柱(36)远离转轴的内腔壁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导柱(36)向转轴(5)的内腔位移,使调节板(40)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下转动,自由部(352)跟随向下转动;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43),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3)设置在调节板(40)的竖臂与支撑板(41)之间,用于调节板(40)的转动复位;在转轴(5)的壁体上贯通开设有导向孔(38),所述导向孔(38)与所述导柱(36)对应设置,且所述导柱(36)的一端伸入到导向孔(38)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环(31)、弹簧(32)和滑套(33),所述固定环(31)固定套设在转轴(5)上,且所述固定环(31)设置在顶板(13)的上方,所述滑套(33)滑动套设在转轴(5)上,且所述滑套(33)位于固定环(31)的上方,所述滑套(33)与固定环(31)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32),所述滑套(33)通过若干弹簧(32)与固定环(31)连接设置;

  所述滑套(33)内圈沿径向方向凹设有凹腔(39),所述凹腔(39)内设置有顶柱(37),所述顶柱(37)指向转轴(5),所述转轴(5)上凹设有凸轮环槽(34),所述顶柱(37)滑动设置在所述凸轮环槽(34)内;

  所述凹腔(39)内沿滑套的径向方向凹设有盲孔(44),所述盲孔(44)内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45),所述顶柱(37)通过第二复位弹簧(45)伸缩设置在盲孔(44)中;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5)的弹力大于第一复位弹簧(43)的弹力;

  所述导向孔(38)设置在所述凸轮环槽(34)内,所述顶柱(37)的直径小于导向孔(38)的孔径;所述顶柱(37)可穿设在导向孔(38)内与导柱(36)的一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板(4)为圆锥形状,所述分层板的小端朝上、大端朝下设置,且分层板(4)的大端边缘与内筒容器(12)间距设置,且大端通过连接板(20)架设在内筒容器(12)内;所述分层板(4)的大端直径大于漩涡扰动横杆(2)的长度,且所述分层板(4)的大端直径大于沉淀槽(7)的直径;所述过滤板(18)从内筒容器(12)至沉淀槽(7)由高向低倾斜设置。

  7.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污水溶液加入在筒体容器(1)内,启动转轴(5)高速转动,在转轴(5)进行高速转动时,溶液通过漩涡扰动横杆(2)产生漩涡,所述筒体容器(1)通过分层板(4)分隔成上下两腔室,且分层板(4)与筒壁的间距较小,使的产生漩涡只存在上部的分离腔(8)内,底部的沉淀腔(9)内的溶液为平静状态;

  通过向转轴(5)内的下料腔(50)中投放吸附剂,吸附剂依次通过下料腔(50) 及加料杆(101),并最终从漏孔中向外散出,在高速旋转的转轴(5)的作用下,吸附剂从加料杆(101)中的漏孔中不断地呈伞形向外均匀分散,充分落入在形成漩涡状的溶液中,并使污水溶液中的杂质与吸附剂充分反应,杂质与吸附剂形成大块的杂质体后,在漩涡的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向漩涡的外圈移动,并随着大块的杂质体的重量增加以及外圈的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大块的杂质体逐渐下沉沉降;部分沉降后的杂质体落在分层板上,并随着杂质体的堆积逐渐向下方的沉淀槽内移动,部分沉降后的杂质体直接通过分层板与内筒容器之间的间距向下移动到沉淀槽内;

  当在转轴(5)转动时,若干弹簧在固定环的轴向作用力下,沿转轴(5)的周向扭曲,并形成一反作用力拉动滑套向下运动的趋势,然后滑套通过顶杆和凸轮凹槽的限位导向作用,使滑套向下滑动;当顶杆向下位移到极限行程时,扭曲的若干弹簧产生的周向拉伸力,使滑套产生周向的运动趋势,并使顶杆在凸轮凹槽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同时,滑套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周向转动,使扭曲的弹簧复位,以此循环往复;

  顶杆不断的在凸轮凹槽内滑动,当顶杆通过导向孔时,顶杆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顶杆向导向孔内位移滑动,顶杆顶压在导柱上,使导柱沿导向孔向转轴的内腔位移,使调节板绕销轴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下转动,隔板的自由部跟随向下转动;使转轴的内腔打开,形成与混合分解箱连通的通道,吸附剂从转轴的内腔中落下;

  当转轴继续转动时,顶杆向导向孔外部退出,并且顶杆退出后继续滑动在凸轮凹槽内,导柱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沿导向孔向外复位位移,使调节板绕销轴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上转动,并抵压在自由部的下表面,隔板的自由部跟随向上转动,使转轴的内腔被阻隔;在转轴的不断转动过程中,隔板的自由部不断的进行摆动,使转轴的内腔连通或阻隔,进行吸附剂的间隙性散入,使吸附剂与杂质的反应更充分;

  随着杂质沉淀增加,则溶液的杂质含量逐渐减少,内筒容器(12)内的溶液与外筒容器(11)内的溶液为互通的,污水溶液通过过滤网(18)进行初步过滤后,通过滤液通道(16)及溶液通过口(17)流向第一滤液腔(15),第一滤液腔(15)内的溶液经过水泵(24)向第二滤液腔(21)内输送,第二滤液腔(21)内的液体再经由若干洒水口(25)向内筒容器(12)内流动;水泵的抽水速度大于若干洒水口的水流速度,使得第二滤液腔(21)内液体不断增加,而且形成高压腔,且洒水口设置在第二滤液腔的底部,使从洒水口流出的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出射速度,水流从扁平的洒水口中流出形成薄片状的水流,该薄片状的水流与加料杆(101)散出的吸附剂充分接触;

  通过水泵(24)不断抽取第一滤液腔(15)内的溶液、并向第二滤液腔(21)内输送,第二滤液腔(21)内的溶液再流向内筒容器中,并且内筒容器(12)内的溶液经分离过滤后再次通过滤液通道(16)流向第一滤液腔(15),依次循环往复,直至污水溶液被过滤干净。

  说明书

  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南方许多地方河流纵横,地表水丰沛,因此许多工业用清水,如制浆造纸工业以及工厂用水等,均通过处理地表水而得,由于工厂场地缺乏,没有场地建造大的沉淀池,因而河水处理设施相对简单一般只设置格栅或斜网去除杂质悬浮物,水质随河水的变化而变化,污水中的杂质等对于工业生产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把河水等地表水的污水处理成可用的工业用清水比较困难,有必要提供一种污水的过滤分离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可对污水溶液进行高效的过滤。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包括筒体容器、分层板、吸附剂添加组件和漩涡发生组件,所述分层板架设在筒体容器内,且所述分层板靠近筒体容器的底部设置,所述分层板的外轮廓边缘与筒体容器的内壁间距设置,所述分层板将筒体容器分隔成两个上、下相互连通的分离腔和沉淀腔;所述分离腔内设置有漩涡发生组件,所述漩涡发生组件设置在分层板的上方,通过所述漩涡发生组件使分离腔内的污水溶液高速转动形成漩涡;所述筒体容器的内壁上圆形阵列均布设置有若干过滤袋;所述筒体容器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吸附剂添加组件,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价内填充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设置在漩涡中心的上方,且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高于筒体容器内溶液的最高水面。

  进一步的,所述漩涡发生组件包括转轴,所述筒体容器的顶端支撑设置有顶板,所述转轴穿过顶板与筒体容器同轴设置,且所述转轴高速转动在顶板上;所述转轴的底端垂直设置有漩涡扰动横杆,所述漩涡扰动横杆间距分层板设置,且所述漩涡扰动横杆通过转轴高速转动扰动分离腔内的溶液转动形成漩涡;

  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设置在转轴上,且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与转轴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从顶端同轴凹设有下料腔,所述下料腔的底面与吸附剂添加组件的高度相同,靠近下料腔的腔底面的环壁上贯通开设有至少一个下料口;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加料杆,所述加料杆为细杆状的筒体结构,所述加料杆的一端为封闭端,且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加料杆的开口端插设在下料口内,所述加料杆通过下料口与下料腔连通,所述加料杆的壁体上沿径向贯通开设有若干镂空的第一漏孔,若干所述第一漏孔沿加料杆的轴向线性阵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料杆从开口端至封闭端为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加料杆的封闭端贯通壁体开设有若干第二漏孔,所述第二漏孔的孔径小于第一漏孔的孔径。

  进一步的,还包括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转轴上;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包括隔板、调节板、支撑板和导柱;所述隔板包含半圆状的固定部和半圆状的自由部,所述固定部和自由部拼合形成一圆形薄板状结构,且所述固定部与自由部通过拼合线进行相对转动;所述固定部固定设置在转轴的内腔壁上,且所述固定部从外圆轮廓边缘至拼合线呈倾斜向下的姿态设置,所述自由部相对固定部转动将转轴的内腔进行连通或阻隔;

  所述固定部的底部竖向向下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转轴的内腔壁设置,所述支撑板上贯通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两端伸出通孔外侧,所述导柱远离转轴的内腔壁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板,且所述调节板位于隔板的下方,所述调节板为“L”形状结构,所述调节板的弯折部转动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两端架设在转轴的内腔壁上,所述调节板的横臂末端抵压在自由部的底面上,所述调节板的竖臂与导柱远离转轴的内腔壁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导柱向转轴的内腔位移,使调节板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下转动,自由部跟随向下转动;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置在调节板的竖臂与支撑板之间,用于调节板的转动复位;在转轴的壁体上贯通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导柱对应设置,且所述导柱的一端伸入到导向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环、弹簧和滑套,所述固定环固定套设在转轴上,且所述固定环设置在顶板的上方,所述滑套滑动套设在转轴上,且所述滑套位于固定环的上方,所述滑套与固定环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滑套通过若干弹簧与固定环连接设置;

  所述滑套内圈沿径向方向凹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内设置有顶柱,所述顶柱指向转轴,所述转轴上凹设有凸轮环槽,所述顶柱滑动设置在所述凸轮环槽内;

  所述凹腔内沿滑套的径向方向凹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顶柱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伸缩设置在盲孔中;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弹力大于第一复位弹簧的弹力;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容器包括外筒容器和内筒容器,所述外筒容器为顶部开口的筒体,所述内筒容器为两端开口的环状筒体;所述内筒容器同轴设置在外筒容器的内部,且所述内筒容器与外筒容器间距设置,形成环形腔,所述内筒容器的上端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环形搭沿,所述搭沿搭设在外筒容器的顶部开口端,所述内筒容器的底端与外筒容器的底面间距设置,形成环形的溶液通过口;

  所述外筒容器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为开口朝上的环形筒体状结构,所述沉淀槽设置在分层板的下方,且所述沉淀槽的外环壁与内筒容器的内环壁间隙设置,且所述沉淀槽的壁体高于溶液通过口的高度,所述沉淀槽与内筒容器之间的间隙形成滤液通道,在所述滤液通道的进液口设置有环形过滤板。

  进一步的,所述分层板为圆锥形状,所述分层板的小端朝上、大端朝下设置,且分层板的大端边缘与内筒容器间距设置,且大端通过连接板架设在内筒容器内;所述分层板的大端直径大于漩涡扰动横杆的长度,且所述分层板的大端直径大于沉淀槽的直径;所述过滤板从内筒容器至沉淀槽由高向低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容器与内筒容器之间设置有分隔环,所述分隔环设置在靠近内筒容器顶部的位置,且所述分隔环将内筒容器与外筒容器之间的环形腔分隔成底部的第一滤液腔和顶部的第二滤液腔,所述外筒容器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出液孔、进液孔,所述出液孔与第一滤液腔对应设置,所述进液孔与第二滤液腔对应设置,且所述出液孔与进液孔之间连接设置有水泵,所属水泵设置在筒体容器的外部,第一滤液腔内的溶液通过水泵输送至第二滤液腔;所述内筒容器的内壁上贯通开设有若干洒水口,若干所述洒水口圆形阵列设置,所述洒水口为扁平口形状,且所述洒水口对应第二滤液腔设置,且所述洒水口靠近第二滤液腔底部设置,所述第二滤液腔通过洒水口与内筒容器的内圈连通。

  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的方法,将污水溶液加入在筒体容器内,启动转轴高速转动,在转轴进行高速转动时,溶液通过漩涡扰动横杆产生漩涡,所述筒体容器通过分层板分隔成上下两腔室,且分层板与筒壁的间距较小,使的产生漩涡只存在上部的分离腔内,底部的沉淀腔内的溶液为平静状态;

  通过向转轴内的下料腔中投放吸附剂,吸附剂依次通过下料腔及加料杆,并最终从漏孔中向外散出,在高速旋转的转轴的作用下,吸附剂从加料杆中的漏孔中不断地呈伞形向外均匀分散,充分落入在形成漩涡状的溶液中,并使污水溶液中的杂质与吸附剂充分反应,杂质与吸附剂形成大块的杂质体后,在漩涡的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向漩涡的外圈移动,并随着大块的杂质体的重量增加以及外圈的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大块的杂质体逐渐下沉沉降;部分沉降后的杂质体落在分层板上,并随着杂质体的堆积逐渐向下方的沉淀槽内移动,部分沉降后的杂质体直接通过分层板与内筒容器之间的间距向下移动到沉淀槽内;

  当在转轴转动时,若干弹簧在固定环的轴向作用力下,沿转轴的周向扭曲,并形成一反作用力拉动滑套向下运动的趋势,然后滑套通过顶杆和凸轮凹槽的限位导向作用,使滑套向下滑动;当顶杆向下位移到极限行程时,扭曲的若干弹簧产生的周向拉伸力,使滑套产生周向的运动趋势,并使顶杆在凸轮凹槽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同时,滑套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周向转动,使扭曲的弹簧复位,以此循环往复;

  顶杆不断的在凸轮凹槽内滑动,当顶杆通过导向孔时,顶杆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顶杆向导向孔内位移滑动,顶杆顶压在导柱上,使导柱沿导向孔向转轴的内腔位移,使调节板绕销轴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下转动,隔板的自由部跟随向下转动;使转轴的内腔打开,形成与混合分解箱连通的通道,吸附剂从转轴的内腔中落下;

  当转轴继续转动时,顶杆向导向孔外部退出,并且顶杆退出后继续滑动在凸轮凹槽内,导柱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沿导向孔向外复位位移,使调节板绕销轴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上转动,并抵压在自由部的下表面,隔板的自由部跟随向上转动,使转轴的内腔被阻隔;在转轴的不断转动过程中,隔板的自由部不断的进行摆动,使转轴的内腔连通或阻隔,进行吸附剂的间隙性散入,使吸附剂与杂质的反应更充分;

  随着杂质沉淀增加,则溶液的杂质含量逐渐减少,内筒容器内的溶液与外筒容器内的溶液为互通的,污水溶液通过过滤网进行初步过滤后,通过滤液通道及溶液通过口流向第一滤液腔,第一滤液腔内的溶液经过水泵向第二滤液腔内输送,第二滤液腔内的液体再经由若干洒水口向内筒容器内流动;水泵的抽水速度大于若干洒水口的水流速度,使得第二滤液腔内液体不断增加,而且形成高压腔,且洒水口设置在第二滤液腔的底部,使从洒水口流出的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出射速度,水流从扁平的洒水口中流出形成薄片状的水流,该薄片状的水流与加料杆散出的吸附剂充分接触;

  通过水泵不断抽取第一滤液腔内的溶液、并向第二滤液腔内输送,第二滤液腔内的溶液再流向内筒容器中,并且内筒容器内的溶液经分离过滤后再次通过滤液通道流向第一滤液腔,依次循环往复,直至污水溶液被过滤干净。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过滤分离效果较佳;通过漩涡发生组件使分离腔内的溶液形成漩涡,并使污水溶液与吸附剂充分吸附沉淀,然后逐渐向沉淀腔内移动,被沉淀分离的溶液再经过第一滤液腔和第二滤液腔后回到内筒容器内进行再次沉淀和分离,循环往复式的分离使得污水溶液的杂质分离更彻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