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8.17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一种转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内立式设置有上、下端分别经中空转轴与罐体转动连接的过滤滚筒,位于上部的中空转轴穿出罐体顶部并与安装于罐体顶部用于驱动过滤滚筒旋转的驱动机构相连接,位于上部的中空转轴转动连接有经第一抽吸泵与污水池相连接的进水管路,所述过滤滚筒的内壁一侧竖直设置有与过滤滚筒的内壁相贴合的刮板,所述刮板的后侧连接有淤泥承接槽板,所述淤泥承接槽板的下端连接有由位于下部的中空转轴穿出罐体的淤泥输出管路,所述机架的下部设置有与淤泥输出管路相连接的淤泥存贮囊,所述淤泥存贮囊经第二抽吸泵与淤泥压榨脱水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罐体的上部侧壁还设置有经第三抽吸泵与蓄水池相连接的出水管路。该装置装置不仅结构紧凑,而且方便用于污水处理以及压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淤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转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内立式设置有上、下端分别经中空转轴与罐体转动连接的过滤滚筒,位于上部的中空转轴穿出罐体顶部并与安装于罐体顶部用于驱动过滤滚筒旋转的驱动机构相连接,位于上部的中空转轴转动连接有经第一抽吸泵与污水池相连接的进水管路,所述过滤滚筒的内壁一侧竖直设置有与过滤滚筒的内壁相贴合的刮板,所述刮板的后侧连接有淤泥承接槽板,所述淤泥承接槽板的下端连接有由位于下部的中空转轴穿出罐体的淤泥输出管路,所述机架的下部设置有与淤泥输出管路相连接的淤泥存贮囊,所述淤泥存贮囊经第二抽吸泵与淤泥压榨脱水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罐体的上部侧壁还设置有经第三抽吸泵与蓄水池相连接的出水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经支撑架固定于罐体顶部的立式驱动电机,所述立式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经联轴器与位于上部的中空转轴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滚筒的侧壁由压缩纤维束或过滤绒布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位于过滤滚筒的外侧壁与罐体的侧壁之间还间隔设置有若干滤网,罐体的底板上位于罐体的侧壁与滤网之间及相邻两滤网之间分别设置有与淤泥存贮囊相连接的排污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式污水 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出水阀。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转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压榨脱水装置为叠螺式污泥脱水机或螺旋压榨机。
说明书
转动式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动式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环境保护,提高水的重复利用,许多废水都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进行循环使用。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通常结构都较复杂,污水处理效果不佳;同时由于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污泥等沉淀物,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不利于清理该污泥等物,严重影响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式污水处理装置,不仅结构紧凑,而且方便用于污水处理以及压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淤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转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内立式设置有上、下端分别经中空转轴与罐体转动连接的过滤滚筒,位于上部的中空转轴穿出罐体顶部并与安装于罐体顶部用于驱动过滤滚筒旋转的驱动机构相连接,位于上部的中空转轴转动连接有经第一抽吸泵与污水池相连接的进水管路,所述过滤滚筒的内壁一侧竖直设置有与过滤滚筒的内壁相贴合的刮板,所述刮板的后侧连接有淤泥承接槽板,所述淤泥承接槽板的下端连接有由位于下部的中空转轴穿出罐体的淤泥输出管路,所述机架的下部设置有与淤泥输出管路相连接的淤泥存贮囊,所述淤泥存贮囊经第二抽吸泵与淤泥压榨脱水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罐体的上部侧壁还设置有经第三抽吸泵与蓄水池相连接的出水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经支撑架固定于罐体顶部的立式驱动电机,所述立式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经联轴器与位于上部的中空转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滚筒的侧壁由压缩纤维束或过滤绒布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内位于过滤滚筒的外侧壁与罐体的侧壁之间还间隔设置有若干滤网,罐体的底板上位于罐体的侧壁与滤网之间及相邻两滤网之间分别设置有与淤泥存贮囊相连接的排污管。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出水阀。
进一步地,所述淤泥压榨脱水装置为叠螺式污泥脱水机或螺旋压榨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装置不仅结构紧凑,而且方便用于污水处理以及压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淤泥;使用简便,处理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