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隧道环向缝渗水处理结构

发布时间:2019-3-1 14:14:1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8.17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IPC分类号E21D1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隧道环向缝渗水处理结构,属于隧道构造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简单、能保护二次衬砌的隧道环向缝渗水处理结构。在路面的两侧设有边沟,沿隧道环向在环向缝处设置槽状的接水盒,所述接水盒包括盒体和位于盒体两侧的耳板;所述接水盒的耳板固定于二次衬砌的内壁;接水盒的盒体与二次衬砌的内壁围成泄水通道;泄水通道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边沟。本实用新型,由于接水盒包括盒体和将盒体安装于二次衬砌的内壁的耳板,故,无需在二次衬砌上开槽便可实现接水盒与二次衬砌的安装,从而保护了二次衬砌免受损伤;并且,无需对二次衬砌进行施工,简化了施工程序。

  


  权利要求书

  1.隧道环向缝渗水处理结构,在隧道两侧边墙(1)的底部设置有边沟(2),其特征在于:沿隧道环向在环向缝处设置有槽状的接水盒,所述接水盒包括盒体(31)和位于盒体(31)两侧的耳板(32);所述接水盒的耳板(32)固定于二次衬砌(4)的内壁;由接水盒的盒体(31)与二次衬砌的内壁围成泄水通道(5);泄水通道(5)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边沟(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环向缝渗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环向缝处设置有泄水孔(6),在泄水孔(6)内设置有透水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环向缝渗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盒的耳板(32)与二次衬砌(4)的内壁之间通过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粘结,并通过模扩底锚栓(10)锚固。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隧道环向缝渗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31)截面呈方形,盒体(31)包括底板(311)和侧板(3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环向缝渗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耳板(32)的外侧设置有密封耳板(32)与二次衬砌(4)的内壁接缝的密封结构(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环向缝渗 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9)的断面呈三角形,在密封结构(9)的外表面敷设置有反光材料制成的反光层(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环向缝渗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7)由敷设于密封结构(9)的外表面和敷设于盒体(31)的底板(311)的反光膜构成。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隧道环向缝渗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盒由多节单元盒搭接而成,相邻两节单元盒的重叠区域形成搭接接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环向缝渗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接水盒纵向,在搭接接头处,上节单元盒的重叠区域位于下节单元盒的内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环向缝渗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接头位于拱顶,各个搭接接头的重叠区域长度至少为30mm;所述搭接接头位于边墙,各个搭接接头的重叠区域长度为10-15mm。

  说明书

  隧道环向缝渗水处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构造领域,具体的是隧道环向缝渗水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的环向缝包括环向施工缝、沉降缝和抗震缝,为防水薄弱环节,易出现渗漏水病害,严重使危害行车安全。

  目前常采用凿槽埋管的方式处治隧道环向施工缝、沉降缝、抗震缝渗漏水。其主要施工方法如图1所示,沿环向缝8切割深7cm,宽6cm的U型槽9;在U型槽内埋设半剖PVC管10并固定;填塞材料11压住PVC管10;最后还需要修复修补区。该处理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施工复杂,且不易检查检修;2、损伤二次衬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简单、能保护二次衬砌的隧道环向缝渗水处理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道环向缝渗水处理结构,在隧道两侧边墙的底部设置有边沟,沿隧道环向在环向缝处设置有槽状的接水盒,所述接水盒包括盒体和位于盒体两侧的耳板;所述接水盒的耳板固定于二次衬砌的内壁;由接水盒的盒体与二次衬砌的内壁围成泄水通道;泄水通道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边沟。

  进一步的,在环向缝处设置有泄水孔,在泄水孔内设置有透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接水盒的耳板与二次衬砌的内壁之间通过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粘结,并通过模扩底锚栓锚固。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截面呈方形,盒体包括底板和侧板。

  进一步的,在耳板的外侧设置有密封耳板与二次衬砌的内壁接缝的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的断面呈三角形,在密封结构的外表面敷设置有反光材料制成的反光层。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层由敷设于密封结构的外表面和敷设于盒体的底板的反光膜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接水盒由多节单元盒搭接而成,相邻两节单元盒的重叠区域形成搭接接头。

  进一步的,沿接水盒纵向,在搭接接头处,上节单元盒的重叠区域位于下节单元盒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搭接接头位于拱顶,各个搭接接头的重叠区域长度至少为30mm;所述搭接接头位于边墙,各个搭接接头的重叠区域长度为10-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接水盒包括盒体和将盒体安装于二次衬砌的内壁的耳板,故,无需在二次衬砌上开槽便可实现接水盒与二次衬砌的安装,从而保护了二次衬砌免受损伤;并且,无需对二次衬砌进行施工,简化了施工程序。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