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12.18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IPC分类号E03F1/00; E03F5/00; E03F5/10; E01C11/22; E03B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消防车道和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处理系统,它包括路面,路面外侧两边为市政绿地,沿路面中心线区域布置下凹式绿地,下凹式绿地内布置有第二集水井和清扫井,第二集水井通过排水管连通清扫井;排水横管延伸至路面两侧市政绿地连通第一集水井与第二集水井,第一集水井底部接有市政雨水管;第二集水井两侧壁上布设有两排微润管,微润管下端口置于集水井底面,上端口埋设在下凹式绿地的土层中。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在保证消防车道的正常通行的前提下,不仅能够减少外排径流量,还能充分利用蓄存的雨水作为植物生长用水,实现无能耗地灌溉回用,在降雨间隔期还易于清洗、维护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兼具消防车道和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市政绿地(1)、路面(2)、卵石沟(3)和下凹式绿地(4),路面(2)外侧两边为市政绿地(1),沿路面(2)中心线区域布置下凹式绿地(4),卵石沟(3)位于路面(2)和下凹式绿地(4)之间;在下凹式绿地(4)内布置有第二集水井(45)和清扫井(47),第二集水井(45)通过排水管(46)连通清扫井(47);路面(2)下方横向设有排水横管(21),排水横管(21)延伸至路面两侧市政绿地(1)连通第一集水井(13)与第二集水井(45),第一集水井(13)底部接有市政雨水管(14);第二集水井(45)两侧壁上布设有两排微润管(48),微润管(48)下端口置于集水井(45)底面,上端口埋设在下凹式绿地(4)的土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消防车道和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下凹式绿地(4)由上至下设有改良土壤层(42)、细砂层(43)和填料层(44),植物(41)种植在改良土壤层(42)上。
说明书
一种兼具消防车道和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消防车道和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明确规定: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因此为满足消防通道的宽度要求,往往会占用小区更多的面积,减弱了居住环境的绿化,阻碍土壤吸收雨水,不利于健康、生态及绿色小区的建设。由于消防车道只在建筑物发生火灾需要施救时才会用到,所以绝大部分时间里不会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对消防车的道路面层处理可有多种选择,只要其短时间内能够承受消防车轮的重压而不发生下陷,就能适合消防车道的要求。
居住区内的消防车道应尽量与车行道、人行道合并使用,使其更加步道化、休闲化。消防车道具有一定的识别性,当发生火灾时,消防车的行使速度是很快的,在建设消防车道时,采用在道路中心种植小型花卉灌木等矮地被植物的方法,这类灌木长不高,且常年开花,不会阻碍消防车的通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兼具消防车道和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处理系统,它既能保证消防车道正常通行,还能减少外排径流量,又能实现雨水的无能耗回用和集水井的反冲洗。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市政绿地、路面、卵石沟和下凹式绿地,路面外侧两边为市政绿地,沿路面中心线区域布置下凹式绿地,卵石沟位于路面和下凹式绿地之间;下凹式绿地内布置有第二集水井和清扫井,第二集水井通过排水管连通清扫井;路面下方横向设有排水横管,排水横管延伸至路面两侧市政绿地连通第一集水井与第二集水井,第一集水井底部接有市政雨水管;第二集水井两侧壁上布设有两排微润管,微润管下端口置于集水井底面,上端口埋设在下凹式绿地的土层中。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在保证消防车道正常通行的前提下,既能减少外排径流量,还能充分利用蓄存的雨水作为植物生长用水,实现雨水的无能耗回用和第二集水井的反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