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黑臭水体污泥清掏技术

发布时间:2019-4-3 16:50:0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1.19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IPC分类号E02F5/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掏泥斗的左侧壁上端连接有倾斜的楔头板,掏泥斗的上端设置有上盖,上盖与楔头板下端之间设置有入泥口;掏泥斗的右侧壁上端与拉杆的下端相连接,拉杆的下部设置有横向的杆孔,杆孔内设置有横向的清理杆,清理杆通过转轴与杆孔的侧壁相连接,清理杆右端通过合页与后压杆的下端相连接,拉杆的右侧壁上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后套筒,后压杆设置在后套筒内,后压杆的上端设置有后压板;清理杆的上方设置有下转桨,下转桨的上方设置有上转桨,下转桨的右端和上转桨的右端均与前压杆的下端相连接,其使用方便,清掏效果好,适用于黑臭水体污泥清掏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所述清掏装置包括筒形的掏泥斗(1),其特征在于,掏泥斗(1)的左侧壁上端连接有倾斜的楔头板(2),掏泥斗(1)的上端设置有上盖(3),上盖(3)与楔头板(2)下端之间设置有入泥口;掏泥斗(1)的右侧壁上端与拉杆(4)的下端相连接,拉杆(4)的下部设置有横向的杆孔(5),杆孔(5)内设置有横向的清理杆(6),清理杆(6)的左端设置为向下弯折的“L”字形结构,清理杆(6)的左端位于入泥口的上方;清理杆(6)通过转轴(7)与杆孔(5)的侧壁相连接,清理杆(6)右端通过合页(8)与后压杆(9)的下端相连接,拉杆(4)的右侧壁上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后套筒(10),后压杆(9)设置在后套筒(10)内,后压杆(9)的上端设置有后压板(11);清理杆(6)的上方设置有下转桨(12),下转桨(12)的上方设置有上转桨(13),下转桨(12)的右端和上转桨(13)的右端均与前压杆(14)的下端相连接,拉杆(4)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前套筒(15),前压杆(14)设置在前套筒(15)内,前压杆(14)的上端设置有前压板(17);前压杆(14)位于前套筒(15)内的侧壁上均匀分布地设置有两个滑轮(16),前套筒(15)的内壁上位于滑轮(16)处分别设置有滑槽,滑轮(16)均设置在滑槽内;上转桨(13)和下转桨(12)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侧桨(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其特征在于,清理杆(6)的左端的下部设置有重力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其特征在于,重力球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凹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压板(17)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压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其特征在于,压槽的槽面设置为弧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其特征在于,压槽内设置有压垫。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垫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理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滑纹理层设置为斜纹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转桨(13)和下转桨(12)的横截面为矩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其特征在于,拉杆(4)的上端设置有拉环。

  说明书

  一种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生活污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多采用普通的耙体结构,其多存在使用不方便,清掏效果较差的问题。

  公告号为CN202785932U,名称为“一种用于污泥干化系统的污泥清理装置”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泥干化系统的污泥清理装置,包括软质刮板和两个定位板,所述软质刮板装卡在两个定位板中间,所述软质刮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污泥清理装置设置在所述污泥分配带的后段与所述带式干燥机的入口之间。其虽然能够维持污泥干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是其同样存在使用不方便,清掏效果较差的问题。

  公告号为CN205740708U,名称为“内河污泥清除装置”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内河污泥清除装置,包括机动车和安装于机动车上的污泥脱水机,机动车上还设有中转箱体、回水管、污泥抽取泵、与污泥抽取泵相连的污泥抽取管、以及与机动车分离设置的顶部开口的污泥箱,中转箱体由外箱体和外箱体内的内箱体构成,内箱体的侧壁设有过水孔,污泥抽取管的污泥出口端位于内箱体的内部的上部;回水管与外箱体的底部相通;污泥脱水机的污泥入口端位于内箱体的内部的下部,污泥脱水机的污水出口与回水管相通,污泥脱水机的污泥出口端位于污泥箱的开口的上方。其虽然能够沿着河岸对河底的污泥进行抽取、脱水,但是其同样存在使用不方便,清掏效果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使用不方便,清掏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所述清掏装置包括筒形的掏泥斗,掏泥斗的左侧壁上端连接有倾斜的楔头板,掏泥斗的上端设置有上盖,上盖与楔头板下端之间设置有入泥口;掏泥斗的右侧壁上端与拉杆的下端相连接,拉杆的下部设置有横向的杆孔,杆孔内设置有横向的清理杆,清理杆的左端设置为向下弯折的“L”字形结构,清理杆的左端位于入泥口的上方;清理杆通过转轴与杆孔的侧壁相连接,清理杆右端通过合页与后压杆的下端相连接,拉杆的右侧壁上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后套筒,后压杆设置在后套筒内,后压杆的上端设置有后压板;清理杆的上方设置有下转桨,下转桨的上方设置有上转桨,下转桨的右端和上转桨的右端均与前压杆的下端相连接,拉杆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前套筒,前压杆设置在前套筒内,前压杆的上端设置有前压板;前压杆位于前套筒内的侧壁上均匀分布地设置有两个滑轮,前套筒的内壁上位于滑轮处分别设置有滑槽,滑轮均设置在滑槽内;上转桨和下转桨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侧桨。

  可选地,清理杆的左端的下部设置有重力球。

  可选地,重力球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凹孔。

  可选地,前压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压槽。

  可选地,压槽的槽面设置为弧形。

  可选地,压槽内设置有压垫。

  可选地,压垫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理层。

  可选地,防滑纹理层设置为斜纹结构。

  可选地,上转桨和下转桨的横截面为矩形。

  可选地,拉杆的上端设置有拉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黑臭水体污泥清掏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使用不方便,清掏效果较差的问题,其使用方便,清掏效果好,适用于黑臭水体污泥清掏处理。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