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村镇污水氮磷资源化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9-4-4 9:09:2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1.18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IPC分类号C02F3/32; C02F3/34; C05G3/00; C02F101/10; C02F101/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村镇污水氮磷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具体地说是在潜流人工湿地中设置活动填料区和固定填料区,分别填加大孔氮磷固定功能填料A和人工湿地填料B,填料A在使用中可缓释Mg2+和OH‑离子,与污水中的氮磷生成鸟粪石,从而实现对进水中氮磷的同步高效固定,其在氮磷固定饱和后,可取出作为性能良好的缓释肥进行农田回用,污水再经固定填料B处理单元处理后达标排放。本发明技术实现了对村镇生活污水中宝贵氮磷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技术简单,工艺运行稳定,不堵塞,处理出水水质好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村镇污水氮磷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准备:将镁质粘土、粘土和沸石材料分别干燥、研磨和过筛,保留粒径不小于100目;将作物秸秆干燥、破碎,保留其长度为10~50mm;将城市污水厂产生的含水率为80%的污泥进行脱水、干燥,备用;

  (2)大孔氮磷固定功能填料制备:将步骤(1)得到的镁质粘土、沸石材料、作物秸秆与市售碱性水泥按照(20~50):(10~30):(5~15):(20~60)的重量比混合,加水搅拌成团,得到浆料A;将搅拌好的浆料A制成直径10~25mm,长度20~25mm的柱状结构,成型后自然风干,得到填料;将自然风干后的填料在空气中100~300℃条件下煅烧10~30min,即可得大孔氮磷固定功能填料A;

  (3)大孔人工湿地填料制备:将步骤(1)得到的干燥的污泥、粘土与作物秸秆按照(30~50):(20~60):(5~15)的重量比均匀混合,得到浆料B;将搅拌好的浆料B制成直径10~25mm,长度10~ 30mm的柱状,,得到填料B;成型后自然风干,将自然风干后的填料B送入旋转窑中,预热温度300~500 ℃,预热时间10~30 min,焙烧温度800~1200℃,焙烧时间30min,即可得大孔人工湿地填料B;

  (4)在潜流人工湿地中,分别将填料A和填料B按照粒径分布填布在活动填料区和固定填料区,固定填料区上部种植湿地植物;村镇生活污水自流入人工湿地进水口,自上由下进入活动填料区后,从下部进入固定填料区,经固定填料区人工湿地处理后达标排放;

  (5)当活动填料区的大孔氮磷固定功能填料氮磷固定饱和后,取出更换新填料,回收的填料经研磨后做缓释肥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作物秸秆包括麦秆、稻草或甘蔗渣中任一种。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村镇污水氮磷资源化处理的方法采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活动填料区和固定填料区,所述活动填料区和固定填料区之间中上部通过填料区隔板分隔,活动填料区和固定填料区之间下部连通,活动填料区上部一侧设有进水口,固定填料区上部一侧设有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填料区和固定填料区的面积比为1:2~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填料区上部种植芦苇等常用湿地植物。

  说明书

  一种用于村镇污水氮磷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村镇污水氮磷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村镇生活污水是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50%的非点源污染来自小型村镇废水的排放,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饮水安全。对于村镇地区污水,集中污水处理的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高,难以推广,传统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有人工湿地、氧化塘、土地渗滤系统等,这些技术由于其低廉的成本已成为现在村镇处理污水的关注点。而人工湿地投资低、能耗小、处理成本低、具有较好的氮磷去除效果,对于处理分散的村镇污水非常适用。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但在人工湿地的实际应用中,目前仍普遍存在对污水中氮磷去除容量不高的问题,为此,为强化其对氮磷的去除能力,人们对人工湿地常用的基质填料如砾石、沸石、钢渣、石灰石、矿渣等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如发明专利201210198180.X公开了一种由改性粉煤灰、粉煤灰、水泥和水组成的人工湿地填料,实现对污水中氮磷的同步去除。专利201310681065.2公开了一种固化有载锆沸石的人工湿地填料,有效提高人工湿地填料对水中磷去除效果。专利201210100733.3公开了一种利用钢渣、无烟煤、沸石和粘合剂制备的复合填料,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良好。而在诸如上述的填料中,都是通过强化材料表面对氮磷的吸附功能,实现其对污水中氮磷去除能力提升的,在该类填料的实际应用中,由于填料自身孔径普遍较小,随着填料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导致材料对污水中氮磷的吸附去除能力快速丧失,所以使得人工湿地对污水氮磷的去除能力未有明显的提升。

  另一方面,由于村镇生活污水性质比较稳定,基本不含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具有良好的资源化应用价值。如污水中的氮磷等物质对水环境是一种污染物,而对于农业生产是必须的营养物质,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因此,由现有的“氮磷去除”为目的向“氮磷资源化利用”为目的的治理模式转变,将成为我国村镇生活污水治理新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村镇污水氮磷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村镇污水氮磷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准备:将镁质粘土、粘土和沸石材料分别干燥、研磨和过筛,保留粒径不小于100目;将作物秸秆干燥、破碎,保留其长度为10~50mm;将城市污水厂产生的含水率为80%的污泥进行脱水、干燥,备用;

  (2)大孔氮磷固定功能填料制备:将步骤(1)得到的镁质粘土、沸石材料、作物秸秆与市售碱性水泥按照(20~50):(10~30):(5~15):(20~60)的重量比混合,加水搅拌成团,得到浆料A;将搅拌好的浆料A制成直径10~25mm,长度20~25mm的柱状结构,成型后自然风干,得到填料;将自然风干后的填料在空气中100~300℃条件下煅烧10~30min,即可得大孔氮磷固定功能填料A;

  (3)大孔人工湿地填料制备:将步骤(1)得到的干燥的污泥、粘土与作物秸秆按照(30~50):(20~60):(5~15)的重量比均匀混合,得到浆料B;将搅拌好的浆料B制成直径10~25mm,长度10~ 30mm的柱状,,得到填料B;成型后自然风干,将自然风干后的填料B送入旋转窑中,预热温度300~500 ℃,预热时间10~30 min,焙烧温度800~1200℃,焙烧时间30min,即可得大孔人工湿地填料B;

  (4)在潜流人工湿地中,分别将填料A和填料B按照粒径分布填布在活动填料区和固定填料区,固定填料区上部种植湿地植物;村镇生活污水自流入人工湿地进水口,自上由下进入活动填料区后,从下部进入固定填料区,经固定填料区人工湿地处理后达标排放;

  (5)当活动填料区的大孔氮磷固定功能填料氮磷固定饱和后,取出更换新填料,回收的填料经研磨后做缓释肥用。

  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的作物秸秆包括麦秆、稻草或甘蔗渣中任一种。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村镇污水氮磷资源化处理的方法采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活动填料区和固定填料区,所述活动填料区和固定填料区之间中上部通过填料区隔板分隔,活动填料区和固定填料区之间下部连通,活动填料区上部一侧设有进水口,固定填料区上部一侧设有出水口。

  本发明中,所述的活动填料区和固定填料区的面积比为1:2~10。

  本发明中,固定填料区上部种植芦苇等常用湿地植物。

  本发明的原理:在潜流人工湿地的活动填料区和固定填料区,分别填加大孔氮磷固定功能填料A和人工湿地填料B,填料A在使用中可缓释Mg2+和OH-离子,与污水中的氮磷生成鸟粪石,从而实现对进水中氮磷的同步高效固定,其在氮磷固定饱和后,可取出作为性能良好的缓释肥进行农田回用,污水再经固定填料B处理单元处理后达标排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廉价镁质粘土和碱性水泥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填料在利用中具有良好的Mg2+和OH-离子缓释性能,与污水中的氮磷生成鸟粪石,从而实现对污水中氮磷的同步高效去除。

  2. 本发明以草本作物秸秆为填料的辅助材料,其经过煅烧灰化后,可在填料中形成开放的大尺度孔道,该得制备的填料具有优异的水力学性能,克服了传统人工湿地填料微孔易堵塞的不足,能够充分发挥其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3.本发明技术本发明技术实现了污水中宝贵氮磷资源的回收利用,技术简单,工艺运行稳定,不堵塞,处理出水水质好。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