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降低污水中硝态氮浓度强化系统

发布时间:2019-4-29 14:55:2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6.08.02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IPC分类号C02F3/32; C02F101/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降低污水中硝态氮浓度的强化系统。由反应池和水生植物恢复池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池由接触区和反应区组成,所述的水生植物恢复池由恢复池前端和恢复池后端组成;所述的反应池和水生植物恢复池之间、接触区和反应区之间、恢复池前端和恢复池后端之间均由埂隔开;本实用新型通过向污水中添加碳源,从而提高污水中的总氮、总磷的去除效率,设计合理巧妙、成本低廉、原料易得、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本实用新型对污水中的硝态氮处理效果佳,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水中的硝态氮浓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降低污水中硝态氮浓度的强化系统,由反应池和水生植物恢复池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池由接触区和反应区组成,所述的水生植物恢复池由恢复池前端和恢复池后端组成;所述的反应池和水生植物恢复池之间、接触区和反应区之间、恢复池前端和恢复池后端之间均由埂隔开;所述的反应池和水生植物恢复池底部均铺设有土工布;所述的接触区底部的土工布上铺设有由锯末和石灰石混合而成的填料层;所述的水生植物恢复池底部的土工布上铺设有土壤层;所述的接触区靠近反应区一侧底部设有一根收集管,所述的收集管上开设有入水孔,所述的收集管中间设有一个连通到收集管中的上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污水中硝态氮浓度的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锯末和石灰石混合而成的填料层中,锯末和石灰石的体积比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污水中硝态氮浓度的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层的厚度为0.7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污水中硝态氮浓度的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层的厚度为0.2-0.3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污水 中硝态氮浓度的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水孔的孔径为5mm,相邻两个入水孔之间的距离为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污水中硝态氮浓度的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恢复池前端种植黑藻,所述的黑藻的种植密度为:1.5丛/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污水中硝态氮浓度的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恢复池后端种植海菜花,所述的海菜花的种植密度为:1.3株/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污水中硝态氮浓度的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水管的出口穿过埂设置在反应区顶部。

  说明书

  一种用于降低污水中硝态氮浓度的强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降低污水中硝态氮浓度的强化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质净化厂在运营过程中,雨季时常面临着污水进水浓度指标偏低,个别指标甚至接近出水标准的问题。污水中碳源不足的导致出水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率较低,还会造成出水中有高硝氮的情况发生,同时也存在硝酸盐氮浓度较低的污染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降低污水中硝态氮浓度的强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降低污水中硝态氮浓度的强化系统,由反应池和水生植物恢复池组成,所述的反应池由接触区和反应区组成,所述的水生植物恢复池由恢复池前端和恢复池后端组成;所述的反应池和水生植物恢复池之间、接触区和反应区之间、恢复池前端和恢复池后端之间均由埂隔开;所述的反应池和水生植物恢复池底部均铺设有土工布;所述的接触区底部的土工布上铺设有由锯末和石灰石混合而成的填料层;所述的水生植物恢复池底部的土工布上铺设有土壤层;所述的接触区靠近反应区一侧底部设有一根收集管,所述的收集管上开设有入水孔,所述的收集管中间设有一个连通到收集管中的上水管。

  所述的由锯末和石灰石混合而成的填料层中,锯末和石灰石的体积比为1:2。

  所述的填料层的厚度为0.7m。

  所述的土壤层的厚度为0.2-0.3m.

  所述的入水孔的孔径为5mm,相邻两个入水孔之间的距离为50mm。

  所述的恢复池前端种植黑藻,所述的黑藻的种植密度为:1.5丛/m2。

  所述的恢复池后端种植海菜花,所述的海菜花的种植密度为:1.3株/m2。

  所述的上水管的出口穿过埂设置在反应区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对硝氮、亚硝氮、总氮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对氨氮也有较好的去除作用。脱氮效果主要是反应池反应区的作用,恢复池对稳定脱氮效果也有一定的作用。脱氮效果与加硫系统相当。

  (2)本实用新型恢复池存在COD轻微升高的情况但不影响后续系统对COD的净化。

  (3)本实用新型反应池存在总磷释放现象,且该现象主要集中在恢复池。系统运行90天左右,释放现象基本停止。

  (4)本实用新型对污水中的硝态氮处理效果佳,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水中的硝态氮浓度。

  (5)本实用新型通过向污水中添加碳源,从而提高污水中的总氮、总磷的去除效率,设计合理巧妙、成本低廉、原料易得、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