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二级反渗透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6-28 8:56:5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5.21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IPC分类号B01D61/12; B01D65/02; C02F1/4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反渗透膜因表面附着污垢而影响透水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原水罐、一级过滤罐、二级过滤罐、以及纯水罐,一级过滤罐和二级过滤罐中分别安装有用于过滤原水的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一级过滤罐的一级待过滤侧安装有用于将原水增压后依次通过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的第一增压泵,其技术方案要点在于二级过滤罐上安装有用于将纯水增加后依次通过二级反渗透膜和一级反渗透膜的第二增压泵,开启第二增压泵对附着于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上的杂质进行冲洗,保证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的透水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罐(1)、一级过滤罐(2)、二级过滤罐(3)、以及纯水罐(4),所述原水罐(1)上安装有进水管(13)和连接于一级过滤罐(2)内的原水出水管(14),所述一级过滤罐(2)和二级过滤罐(3)之间连接有滤水连接管(15),所述纯水罐(4)上安装有连接于二级过滤罐(3)内的纯水连接管(16)和纯水出水管(17),所述一级过滤罐(2)和所述二级过滤罐(3)中分别安装有用于过滤原水的一级反渗透膜(5)和二级反渗透膜(6),所述一级反渗透膜(5)将一级过滤罐(2)分隔成一级待过滤侧(7)和一级过滤侧(8),所述二级反渗透膜(6)将二级过滤罐(3)分隔成二级待过滤侧(9)和二级过滤侧(10),所述一级过滤罐(2)的一级待过滤侧(7)安装有用于将原水增压后依次通过一级反渗透膜(5)和二级反渗透膜(6)的第一增压泵(11),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过滤罐(3)的二级过滤侧(10)安装有用于将纯水增加后依次通过二级反渗透膜(6)和一级反渗透膜(5)的第二增压泵(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一级反渗透膜(5)和二级反渗透膜(6)进行药物冲洗的冲洗装置(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装置(18)包括:

  加药管(21),连接于纯水连接管(16)上;

  加药罐(22),用于存储药液,且固定连接于加药管(21)上;

  第六电磁阀(23),安装于加药管(21)上用于控制加药管(21)的管路通闭;

  分支冲洗管(24),连接于纯水连接管(16)和一级过滤罐(2)的一级过滤侧(8),用于将混合药液的纯水引入一级过滤罐(2)中对一级反渗透膜(5)进行冲洗;

  第五电磁阀(25),安装于分支冲洗管(24)上,用于控制分支冲洗管(24)的管路通闭;

  废液收集罐(26),用于收集药液冲洗一级反渗透膜(5)和二级反渗透膜(6)后的废液;

  第一废液收集管(27),连接于废液收集罐(26)和原水出水管(14)之间,用于将对冲洗一级反渗透膜(5)的废液收集至废液收集罐(26)中;

  第一电磁阀(28),安装于原水出水管(14)上,用于控制原水出水管(14)的管路通闭,且位于一级过滤罐(2)和第一废液收集管(27)之间;

  第二电磁阀(29),安装于第一废液收集管(27)上,用于控制废液流入废液收集罐(26)的管路的通闭;

  第二废液收集管(30),连接于滤水连接管(15)和第一废液收集管(27)之间,用于将对冲洗二级反渗透膜(6)的废液收集至废液收集罐(26)中;

  第四电磁阀(31),安装于第二废液收集管(30)上,用于控制废液流入废液收集罐(26)的管路的通闭;

  第三电磁阀(32),安装于滤水连接管(15)上,且位于一级过滤罐(2)和第二废液收集管(3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连接管(16)上安装有用于检测纯水连接管(16)内水流量并控制冲洗装置(18)启闭的控制组件(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19)包括:

  水流传感器(33),安装于纯水连接管(16)内,用于检测纯水连接管(16)内的水流量,并输出流量检测值;

  比较电路(34),耦接于水流传感器(33)的输出端以接收流量检测值,并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后输出比较信号;

  延时电路(35),耦接于比较电路(34)的输出端以接收比较信号,并输出延时关闭信号;

  执行电路(36),耦接于延时电路(35)的输出端以接收延时关闭信号,并控制冲洗装置(18)的启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路(34)包括:

  比较器A,其反相端耦接于水流传感器(33)的输出端;

  电阻R1,其两端串接于直流电VCC和比较器A的正相端之间;

  电阻R2,其两端串接于比较器A的正相端之间和地之间,且其两端电压为比较电路(34)的预设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2选用滑动变阻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电路(36)包括:

  三极管Q1,其基极耦接于比较电路(34)的输出端,其发射极接地;

  继电器KM1,具有线圈、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其线圈串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直流电VCC之间,其常开触头串接于第二增压泵(12)、第二电磁阀(29)、第四电磁阀(31)、第五电磁阀(25)、第六电磁阀(23)的供电回路中,其常闭触头串接于第一增压泵(11)、第一电磁阀(28)和第三电磁阀(32)的供电回路中;

  续流二极管D1,其阴极耦接于直流电VCC,其阳极耦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罐(22)上安装有用于对冲洗装置(18)的启闭情况进行提示的提示灯(L),所述提示灯(L)串接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地之间。

  说明书

  一种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水污染变得越发严重,这种被污染的水显然无法直接使用,人类也越来越重视污水净化工程,一种反渗透水在人类生活中得到越发广泛的使用。

  反渗透水是指经过反渗透处理的纯水,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RO膜(反渗透膜)对原水进行反渗透处理,通过对原水增压,使原水中的水分子通过RO膜,得到具有较高纯度的纯水。

  其中,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通过上述方式人类可以轻松将原水分离为浓水与纯水,但在反渗透膜长期使用过程中,反渗透膜表面会受到污染,出现表面结垢、膜面堵塞等现象,从而导致反渗透膜的透水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通过清理反渗透膜上残留的杂质从而提高反渗透膜的透水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罐、一级过滤罐、二级过滤罐、以及纯水罐,所述原水罐上安装有进水管和连接于一级过滤罐内的原水出水管,所述一级过滤罐和二级过滤罐之间连接有滤水连接管,所述纯水罐上安装有连接于二级过滤罐内的纯水连接管和纯水出水管,所述一级过滤罐和所述二级过滤罐中分别安装有用于过滤原水的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所述一级反渗透膜将一级过滤罐分隔成一级待过滤侧和一级过滤侧,所述二级反渗透膜将二级过滤罐分隔成二级待过滤侧和二级过滤侧,所述一级过滤罐的一级待过滤侧安装有用于将原水增压后依次通过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的第一增压泵,所述二级过滤罐的二级过滤侧安装有用于将纯水增加后依次通过二级反渗透膜和一级反渗透膜的第二增压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开启第一增压泵后,原水罐中的原水依次经过原水出水管和滤水连接管进入一级过滤罐和二级过滤罐内,并经过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进行过滤,并且在二级过滤罐的二级纯水侧得到过滤后的纯水,纯水经过纯水连接管后进入纯水罐进行存储;当需要对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进行清洗时,关闭第一增压泵,开启第二增压泵,使得纯水罐中的纯水一次经过纯水连接管和滤水连接管进行反向冲洗,对附着于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上的杂质进行冲洗,保证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的透水率,提高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的过滤效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对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进行药物冲洗的冲洗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冲洗装置在冲洗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时增加药物,对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上的顽固污渍进行去除,进一步提高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的透水率。

  进一步的,所述冲洗装置包括:

  加药管,连接于纯水连接管上;

  加药罐,用于存储药液,且固定连接于加药管上;

  第六电磁阀,安装于加药管上用于控制加药管的管路通闭;

  分支冲洗管,连接于纯水连接管和一级过滤罐的一级过滤侧,用于将混合药液的纯水引入一级过滤罐中对一级反渗透膜进行冲洗;

  第五电磁阀,安装于分支冲洗管上,用于控制分支冲洗管的管路通闭;

  废液收集罐,用于收集药液冲洗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后的废液;

  第一废液收集管,连接于废液收集罐和原水出水管之间,用于将对冲洗一级反渗透膜的废液收集至废液收集罐中;

  第一电磁阀,安装于原水出水管上,用于控制原水出水管的管路通闭,且位于一级过滤罐和第一废液收集管之间;

  第二电磁阀,安装于第一废液收集管上,用于控制废液流入废液收集罐的管路的通闭;

  第二废液收集管,连接于滤水连接管和第一废液收集管之间,用于将对冲洗二级反渗透膜的废液收集至废液收集罐中;

  第四电磁阀,安装于第二废液收集管上,用于控制废液流入废液收集罐的管路的通闭;

  第三电磁阀,安装于滤水连接管上,且位于一级过滤罐和第二废液收集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纯水连接管上安装有用于检测纯水连接管内水流量并控制冲洗装置启闭的控制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水流传感器,安装于纯水连接管内,用于检测纯水连接管内的水流量,并输出流量检测值;

  比较电路,耦接于水流传感器的输出端以接收流量检测值,并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后输出比较信号;

  延时电路,耦接于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以接收比较信号,并输出延时关闭信号;

  执行电路,耦接于延时电路的输出端以接收延时关闭信号,并控制冲洗装置的启闭。

  进一步的,所述比较电路包括:

  比较器A,其反相端耦接于水流传感器的输出端;

  电阻R1,其两端串接于直流电VCC和比较器A的正相端之间;

  电阻R2,其两端串接于比较器A的正相端之间和地之间,且其两端电压为比较电路的预设值。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2选用滑动变阻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根据设备的容量不同调整比较电路的预设值。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电路包括:

  三极管Q1,其基极耦接于比较电路的输出端,其发射极接地;

  继电器KM1,具有线圈、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其线圈串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直流电VCC之间,其常开触头串接于第二增压泵、第二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的供电回路中,其常闭触头串接于第一增压泵、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的供电回路中;

  续流二极管D1,其阴极耦接于直流电VCC,其阳极耦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传感器检测到纯水连接管内的水流量较少时,表明一级反渗透膜或二级反渗透膜上的杂质较多影响透水率,故比较电路输出高电平的比较信号,延时电路接收到高电平的比较信号后,延时电路即刻输出高电平的延时关闭信号至执行电路,执行电路接收到高电平的延时关闭信号后,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M1的线圈得电,继电器KM1的常开触头闭合,继电器KM1的常闭触头断开,从而使得第一增压泵、第一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的通电回路断开,使得第二增压泵、第二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的供电回路闭合,使得纯水混合药液后流经纯水连接管和分支冲洗管进入二级过滤罐和一级过滤罐,分别对二级反渗透膜和一级反渗透膜进行冲洗,并将冲洗后的废液收集至废液收集罐中,将添加药液后的废液与原水进行分离,避免药液对纯水的污染;当到达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后,延时关闭信号为低电平,继电器KM1的常闭触头闭合,继电器KM1的常开触头断开,原水罐中的原水正常经过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进行过滤,通过延时电路在加药罐中的药液使用完毕后对一级过滤罐和二级过滤罐中的药物残留进行冲洗,进一步减少纯水中掺杂药液的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加药罐上安装有用于对冲洗装置的启闭情况进行提示的提示灯,所述提示灯串接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地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提示灯知晓冲洗装置的工作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二级增加泵达到对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进行冲洗的目的,提高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的透水率;

  (2)通过冲洗装置对以及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上的顽固污渍进行冲洗,进一步提高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的透水率;

  (3)通过控制组件对纯水连接管内的水流量进行检测并自动控制冲洗装置的启闭,实现以及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的自动冲洗。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