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机械增压式反渗透污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20-9-22 8:41:2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200611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IPC分类号C02F1/4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增压式反渗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增压塔、反渗透组和二级处理箱,所述增压塔和二级处理箱通过反渗透组相连接,反渗透组和增压塔的连接处位于增压塔下部,反渗透组与二级处理箱的连接处位于二级处理箱中部,反渗透组内设有多个反渗透管,所述增压塔侧面中部连接有浓液进液管,二级处理箱侧面下部设有稀液排出管;所述增压塔内部呈长方体形,在增压塔内部设有与其内壁相贴合并滑动连接的加压板,所述加压板上开设有单向气阀孔,加压板下方为连续增压腔,加压板上方为控制腔;本装置通过机械升降加压,区别常规的送气加压方式,不会由于管道老化泄露等原因影响压力效果,保证连续处理时的效率。

untitled.pn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机械增压式反渗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增压塔(1)、反渗透组(3)和二级处理箱(4),所述增压塔(1)和二级处理箱(4)通过反渗透组(3)相连接,反渗透组(3)和增压塔(1)的连接处位于增压塔(1)下部,反渗透组(3)与二级处理箱(4)的连接处位于二级处理箱(4)中部,反渗透组(3)内设有多个反渗透管,所述增压塔(1)侧面中部连接有浓液进液管(2),二级处理箱(4)侧面下部设有稀液排出管(5);其特征在于,在增压塔(1)内部设有与其内壁相贴合并滑动连接的加压板(7),所述加压板(7)上开设有单向气阀孔(14),加压板(7)下方为连续增压腔(6),加压板(7)上方为控制腔(8);所述控制腔(8)内设有螺纹驱动杆(11),螺纹驱动杆(11)顶部与增压塔(1)内顶面转动连接,螺纹驱动杆(11)贯穿压力板并与其螺纹转动连接,在控制腔(8)上部侧面固定有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轮心呈水平方向设置的驱动锥面齿轮(10),在驱动锥面齿轮(10)上下两侧均设有与其相啮合的从动锥面齿轮(12),从动锥面齿轮(12)套装在螺纹驱动杆(11)上并与螺纹驱动杆(1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锥面齿轮(10)具有半面轮齿,从动锥面齿轮(12)具有全面轮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增压式反渗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塔(1)内部呈长方体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增压式反渗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液进液管(2)和稀液排出管(5)上均设有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增压式反渗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驱动杆(11)底部设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两侧固定在增压塔(1)内壁上,在限位杆(13)顶部设有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机械增压式反渗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管包括外管(22)和内管(20),内管(20)位于外管(22)内部并与其同轴设置,内管(20)的外部为圆环柱状的反渗透膜(21),内管(20)和外管(22)之间为转移通道(23),内管(20)尾端设有封闭的堵座(24),内管(20)前端与增压塔(1)内部相连接,所述外管(22)前端与二级处理箱(4)相连接,外管(22)尾端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机械增压式反渗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处理箱(4)内设有竖向的密封隔板(15),密封隔板(15)两侧分别为沉降腔(18)和输出腔(19),沉降腔(18)与反渗透组(3)对接,在沉降腔(18)内下部设有透水膜(17),在密封隔板(15)上设有虹吸管(16),虹吸管(16)两端分别位于沉降腔(18)和输出腔(19)内,虹吸管(16)位于沉降腔(18)内一端的管口位于透水膜(17)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械增压式反渗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管两端均设有法兰管(25)。

  说明书

  一种机械增压式反渗透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械增压式反渗透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反渗透装置是将原水经过反渗透过滤器,使较高浓度的水变为低浓度水,同时将工业污染物、重金属、细菌、病毒等大量混入水中的杂质全部隔离,从而达到饮用规定的理化指标及卫生标准;反渗透装置应用膜分离技术,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带电离子、无机物、胶体微粒、细菌及有机物质等;是高纯水制备、苦咸水脱盐和废水处理工艺中的最佳设备;广泛用于电子、医药、食品、轻纺、化工、发电等领域。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823172U反渗透装置、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971761U反渗透模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0065264U反渗透装置,大多是利用水流自身加压,而进行反渗透过滤处理的,这种情况下,及其依赖管道自身的性能,而无论是金属管道还是橡胶质管道,在管道较长时都会存在密封问题,如金属管道需要多级连接、橡胶管道易老化膨胀等,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需要经常进行维护,不然会因为压力不足而影响实际的反渗透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增压式反渗透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增压式反渗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增压塔、反渗透组和二级处理箱,所述增压塔和二级处理箱通过反渗透组相连接,反渗透组和增压塔的连接处位于增压塔下部,反渗透组与二级处理箱的连接处位于二级处理箱中部,反渗透组内设有多个反渗透管,所述增压塔侧面中部连接有浓液进液管,二级处理箱侧面下部设有稀液排出管;所述增压塔内部呈长方体形,在增压塔内部设有与其内壁相贴合并滑动连接的加压板,所述加压板上开设有单向气阀孔,加压板下方为连续增压腔,加压板上方为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内设有螺纹驱动杆,螺纹驱动杆顶部与增压塔内顶面转动连接,螺纹驱动杆贯穿压力板并与其螺纹转动连接,在控制腔上部侧面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轮心呈水平方向设置的驱动锥面齿轮,在驱动锥面齿轮上下两侧均设有与其相啮合的从动锥面齿轮,从动锥面齿轮套装在螺纹驱动杆上并与螺纹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锥面齿轮具有半面轮齿,从动锥面齿轮具有全面轮齿。

  所述浓液进液管和稀液排出管上均设有控制阀;所述螺纹驱动杆底部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两侧固定在增压塔内壁上,在限位杆顶部设有橡胶垫;所述反渗透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位于外管内部并与其同轴设置,内管的外部为圆环柱状的反渗透膜,内管和外管之间为转移通道,内管尾端设有封闭的堵座,内管前端与增压塔内部相连接,所述外管前端与二级处理箱相连接,外管尾端封闭。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二级处理箱内设有竖向的密封隔板,密封隔板两侧分别为沉降腔和输出腔,沉降腔与反渗透组对接,在沉降腔内下部设有透水膜,在密封隔板上设有虹吸管,虹吸管两端分别位于沉降腔和输出腔内,虹吸管位于沉降腔内一端的管口位于透水膜下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反渗透管两端均设有法兰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当驱动电机工作时,驱动锥面齿轮转动,由于其只具有半面轮齿,因此在单一时间内只会与一个从动锥面齿轮相啮合并带动其转动,而与另一个从动锥面齿轮相啮合并转动时,会使得螺纹驱动杆反向转动,而螺纹驱动杆转动时,与其螺纹转动连接的加压板在增压塔内壁的限制下,会与螺纹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而实现往复升降,在不断的往复升降过程中,保持连续增压腔内足够的压力,通过机械升降加压,区别常规的送气加压方式,不会由于管道老化泄露等原因影响压力效果,保证连续处理时的效率。(发明人范梅芳)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