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20-12-5 8:28:1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09.28 

公开(公告)日 2020.11.27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10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属于水处理领域,包括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插装孔、生化插装单元、吊装结构,多个所述插装孔等间距分布横向开设于厌氧池和好氧池上池壁上,多个所述生化插装单元滑动插装于插装孔上且伸入到厌氧池或好氧池内,所述吊装结构安装于好氧池和厌氧池上方。本发明通过厌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实现对污水的有机物的处理和沉淀,通过厌氧池和好氧池上的模块化插装的生物插装单元,当生物插装单元的生物载体上的微生物死亡需要更换时,通过吊装结构将生物插装单元吊起,进而便于对生物插装单元内的微生物进行补充和对生物插装单元进行维修更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1)、好氧池(2)、沉淀池(3)、插装孔(4)、生化插装单元(5)、吊装结构(6),所述厌氧池(1)好氧池(2)和沉淀池(3)从左至右依次通过管路连接,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插装孔(4)等间距分布横向开设于厌氧池(1)和好氧池(2)上池壁上,多个所述生化插装单元(5)滑动插装于插装孔(4)上且伸入到厌氧池(1)或好氧池(2)内,所述吊装结构(6)安装于好氧池(2)和厌氧池(1)上方; 

所述生化插装单元(5)包括矩形网(7)、安装板(8)、生物载体(9)、吊环(10),所述矩形网(7)滑动插装于插装孔(4)内,所述安装板(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矩形网(7)上端且其下表面四周与插装孔(4)上部表面相接触,所述生物载体(9)填充于矩形网(7)内部,所述吊环(10)固定安装于安装板(8)上表面中部,所述沉淀池(3)连接有反硝化脱氮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结构(6)包括安装架(11)、导轨(12)、滑块(13)、移动轮(14)、减速电机(15)、卷扬机(16),所述安装架(11)安装于厌氧池(1)和好氧池(2)上表面上,所述导轨(12)横向安装于安装架(11)上,所述滑块(13)滑动套装于导轨(12)下方,四个所述移动轮(14)可转动安装于滑块(13)上部且其下表面分别与导轨(12)相接触,所述减速电机(15)安装于滑块(13)外侧且其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移动轮(14)固定连接,所述卷扬机(16)固定安装于滑块(13)下表面上,且卷扬机(16)连接有吊钩(26),所述吊钩(26)用于勾住吊环(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2)为截面为凸字形的长条状结构,所述移动轮(14)下端与导轨(12)两侧的突出部位上表面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2)底部设有曝气板(17),所述曝气板(17)安装于好氧池(2)底部,所述曝气板(17)上设有出气头(18),多个所述出气头(18)矩形阵列状分布安装于曝气板(17)上表面上,所述曝气板(17)上设有单向阀(19),所述单向阀(19)安装于曝气板(17)进气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板(17)为中空的板状结构,所述曝气板(17)通过支架(28)与安装板(8)安装固定,且曝气板(17)的进气端安装有气管(27),所述单向阀(19)安装在气管(2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上设有回流管(20),所述回流管(20)安装于沉淀池(3)上且从沉淀池(3)底部穿出,所述回流管(20)上设有污泥泵(21),所述污泥泵(21)安装于回流管(20)中部,所述回流管(20)末端与厌氧池(1)左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底部设有污泥管(22),所述污泥管(22)安装于沉淀池(3)底部,所述污泥管(22)上设有污泥阀(23),所述污泥阀(23)安装于污泥管(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20)上段为设有多个横向的板状结构(24)的结构且每个板状结构间的回流管(20)上开有孔(25),所述回流管(20)上端密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脱氮机构包括水浴箱(29)、SBR反应器(31)、搅拌器(32)、曝气沙盘(34),所述水浴箱(29)通过管路(30)与沉淀池(3)连接,所述SBR反应器(31)安装在水浴箱(29)内,所述搅拌器(32)通过搅拌器支架吊装在SBR反应器(31)内,所述曝气沙盘(34)安装在SBR反应器(31)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脱氮机构还包括出水箱(37)以及空压机(35),所述管路(30)的一端伸到沉淀池(3)内中部靠下的位置,所述管路(30)上设置有蠕动泵(33),所述空压机(35)通过输气管(36)与曝气沙盘(34)连接,所述水浴箱(29)内设置有加热器(38),所述出水箱(37)通过输液管(39)连接到SBR反应器(31)内。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废)水处理中,生化工艺较为常见;为了提高生化工艺处理效果,会在生化池中加入微生物载体。目前常见的有接触氧化池、MB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等。然而,接触氧化池工艺的微生物载体均匀固定在池底,但微生物载体损坏后难以维修。MBBR工艺微生物载体(MBBR填料)容易随着水流聚集在出水口,微生物载体(MBBR填料)在池内分布不均匀,且容易造成出水口堵塞。 

专利公开号为CN111268790A的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技术方案,在所述生化池本体内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固定有多个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所述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包括带孔的笼形外壳,在所述笼形外壳内填充有微生物载体,所述笼形外壳的孔径小于所述微生物载体的外径。该生化池的笼式微生物载体不会随水流逐渐聚集到生化池的出水端,以避免微生物载体聚集在生化池的出水口造成的堵塞,大大提高了微生物载体在生化池内的分布均匀度。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但是其采用多个笼形结构作为生物载体的存储平台,并且将其固定在生化池本体上,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生物载体在长期使用后,其上的菌种会发生死亡,进而导致生物载体的作用失效,现有在菌种死亡失效后通常将整个生化池进行拆除重建,进而极大的浪费了成本,因此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污水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插装孔、生化插装单元、吊装结构,所述厌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从左至右依次通过管路连接,多个所述插装孔等间距分布横向开设于厌氧池和好氧池上池壁上,多个所述生化插装单元滑动插装于插装孔上且伸入到厌氧池或好氧池内,所述吊装结构安装于好氧池和厌氧池上方; 

所述生化插装单元包括矩形网、安装板、生物载体、吊环,所述矩形网滑动插装于插装孔内,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矩形网上端且其下表面四周与插装孔上部表面相接触,所述生物载体填充于矩形网内部,所述吊环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表面中部,所述沉淀池连接有反硝化脱氮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吊装结构包括安装架、导轨、滑块、移动轮、减速电机、卷扬机,所述安装架安装于厌氧池和好氧池上表面上,所述导轨横向安装于安装架上,所述滑块滑动套装于导轨下方,四个所述移动轮可转动安装于滑块上部且其下表面分别与导轨相接触,所述减速电机安装于滑块外侧且其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卷扬机固定安装于滑块下表面上,且卷扬机连接有吊钩,所述吊钩用于勾住吊环。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为截面为凸字形的长条状结构,所述移动轮下端与导轨两侧的突出部位上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池底部设有曝气板,所述曝气板安装于好氧池底部,所述曝气板上设有出气头,多个所述出气头矩形阵列状分布安装于曝气板上表面上,所述曝气板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安装于曝气板进气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板为中空的板状结构,所述曝气板通过支架与安装板安装固定,且曝气板的进气端安装有气管,所述单向阀安装在气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上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安装于沉淀池上且从沉淀池底部穿出,所述回流管上设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安装于回流管中部,所述回流管末端与厌氧池左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污泥管,所述污泥管安装于沉淀池底部,所述污泥管上设有污泥阀,所述污泥阀安装于污泥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上段为设有多个横向的板状结构的结构且每个板状结构间的回流管上开有孔,所述回流管上端密闭。 

进一步的,所述反硝化脱氮机构包括水浴箱、SBR反应器、搅拌器、曝气沙盘,所述水浴箱通过管路与沉淀池连接,所述SBR反应器安装在水浴箱内,所述搅拌器通过搅拌器支架吊装在SBR反应器内,所述曝气沙盘安装在SBR反应器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反硝化脱氮机构还包括出水箱以及空压机,所述管路的一端伸到沉淀池内中部靠下的位置,所述管路上设置有蠕动泵,所述空压机通过输气管与曝气沙盘连接,所述水浴箱内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出水箱通过输液管连接到SBR反应器内。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其结构设计,利用厌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实现对污水的有机物的处理和沉淀,通过厌氧池和好氧池上的模块化插装的生物插装单元,当生物插装单元的生物载体上的微生物死亡需要更换时,通过吊装结构将生物插装单元吊起,进而便于对生物插装单元内的微生物进行补充和对生物插装单元进行维修更换; 

通过曝气板的板状结构对出气头进行供气,由于内部空间较大,避免了现有的管状的曝气管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 

通过回流管将沉淀池中部的沉淀物回流到厌氧池内,进而提高系统的污泥浓度,而且回流污泥中的硝态氮进行反硝化,可起到脱氮的作用; 

曝气板17可随生化插装单元5一起提升上来更换,解决了目前存在很多工程生化池底部曝气盘坏了无法更换维修,要么就要全部抽空水池,要么就备用一个水池,投资大,中断运行的问题; 

通过反硝化脱氮机构进行二次脱氮处理,从而提高生物滤池的滤率,促进了反硝化过程的进行,使得含氮废水得到更加充分的处理。(发明人 罗晓妍;龚敏;刘小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