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干熄焦废水综合再利用系统

发布时间:2021-1-6 9:43:1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0331

公开(公告)日 20201222

IPC分类号 C02F1/00; B01F3/08; C10B39/02; C10B43/00; C10B43/08; B01D47/02; C02F103/3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干熄焦废水综合再利用系统,属于节能环保领域,本干熄焦废水综合再利用系统,该系统是将干熄炉三个水封冷的冷却水、锅炉排污废水、取样冷却水通过缓冲水箱和管道接入地面设置的储水槽,储水槽内锅炉排污水经水封冷却水混合降温后,储水槽设置的液位连锁装置控制离心泵将废水打入循环水池再利用,储水槽设置在除尘灰库旁,储水槽上部设置粉焦抓斗定期将槽底焦粉清理出放置在除尘灰库。本系统解决了干熄焦废水循环利用和焦粉不易收集的问题,实现了干熄焦节能环保的目的。

6.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干熄焦废水综合再利用系统,包括水封冷却水系统、锅炉排污废水系统和取样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水槽、离心泵、逆止阀和循环水池,所述水封冷却水系统、锅炉排污废水系统和取样冷却水系统所产生的废水通过管道连接到储水槽内,储水槽通过管道与离心泵连接,离心泵通过管道与循环水池连接,所述储水槽上部设置航车和粉焦抓斗,航车通过支架支撑在储水槽上部,航车上设置粉焦抓斗,航车带动粉焦抓斗移动,粉焦抓斗将抓取的焦尘放置到灰库中,灰库设置在航车的一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熄焦废水综合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池与离心泵的连接管道上设置逆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熄焦废水综合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侧边设置液位连锁装置和温度连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干熄焦废水综合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侧面设置远程液位计和远程温度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熄焦废水综合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冷却水系统与储水槽的连接管道上设置缓冲水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干熄焦废水综合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水箱中间部位设置浮球,缓冲水箱底部中间位置设置闸板。

说明书

一种用于干熄焦废水综合再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干熄焦废水综合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干熄焦是焦炭生产中一个重要工段,干熄焦包括干熄炉和锅炉两个部分,依靠循环惰性气体与干熄炉和锅炉经过两次热交换后,可熄灭干熄炉内红焦,循环气体吸收的热量又加热锅炉产生蒸汽外供。

干熄炉作为处理红焦的装置,干熄焦炉上设置了炉顶放散水封、紧急放散水封和装入装置水封槽,由于水封冷却水含有大量焦粉,如果直接收集进循环水池会对循环水造成污染,严重时会堵塞循环水泵。锅炉作为特种设备对水质的指标有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对锅炉进行排污以保证水质品质合格。目前,国内锅炉排污水的处理方式多是经扩容器后直接排入地沟,这势必造成除盐水的浪费。锅炉的排污水是除盐水,其水质作为循环冷却水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因此,干熄焦系统废水的综合利用是目前干熄焦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干熄焦废水综合再利用系统将多个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干熄焦废水综合再利用系统,包括水封冷却水系统、锅炉排污废水系统和取样冷却水系统,还包括储水槽、离心泵、逆止阀和循环水池,所述水封冷却水系统、锅炉排污废水系统和取样冷却水系统所产生的废水通过管道连接到储水槽内,储水槽通过管道与离心泵连接,离心泵通过管道与循环水池连接,所述储水槽上部设置航车和粉焦抓斗,航车通过支架支撑在储水槽上部,航车上设置粉焦抓斗,航车带动粉焦抓斗移动,粉焦抓斗将抓取的焦尘放置到灰库中,灰库设置在航车的一侧边。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池与离心泵的连接管道上设置逆止阀。

优选的,所述储水槽侧边设置液位连锁装置和温度连锁装置。

优选的,所述储水槽侧面设置远程液位计和远程温度计。

优选的,所述水封冷却水系统与储水槽的连接管道上设置缓冲水箱。

优选的,所述缓冲水箱中间部位设置浮球,缓冲水箱底部中间位置设置闸板。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干熄焦废水综合再利用系统,该系统是将干熄炉三个水封冷的冷却水、锅炉排污废水、取样冷却水通过缓冲水箱和管道接入地面设置的储水槽,储水槽内锅炉排污水经水封冷却水混合降温后,储水槽设置的液位连锁装置控制离心泵将废水打入循环水池再利用,储水槽设置在除尘灰库旁,储水槽上部设置粉焦抓斗定期将槽底焦粉清理出放置在除尘灰库。本系统解决了干熄焦废水循环利用和焦粉不易收集的问题,实现了干熄焦节能环保的目的。

发明人 (李梦年;徐辉;薛岩;左新建;周明星;刘志文;)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