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便于清理絮凝沉淀物的氯醚树脂母液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1-2-22 13:47:1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0310

公开(公告)日 20201124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103/34; C02F1/5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絮凝沉淀物的氯醚树脂母液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沿废水流量依次设置的初沉池、调节池、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水解沉淀池、好氧处理池、二沉池、多介质过滤器、臭氧氧化处理器、活性炭过滤器及排放水池,混凝沉淀池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及出水管内均设有过滤网,混凝沉淀池侧壁上固定并连通有排放管,排放管内设有塞体,混凝沉淀池内设有推板,混凝沉淀池上安装有用于驱使推板向排放管一侧移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中,工作人员仅通过驱动组件驱使推板向排放管一侧移动,即可将混凝沉淀池内的絮状沉淀物进行清理,降低了因絮状沉淀物含量增加而对混凝沉淀池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的概率。

2.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于清理絮凝沉淀物的氯醚树脂母液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沿废水流量依次设置的初沉池、调节池、混凝沉淀池(1)、水解酸化池、水解沉淀池、好氧处理池、二沉池、多介质过滤器、臭氧氧化处理器、活性炭过滤器及排放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1)其中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与其连通的进水管(13),所述混凝沉淀池(1)另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与其连通的出水管(14),所述进水管(13)靠近混凝沉淀池(1)的一端及出水管(14)靠近混凝沉淀池(1)的一端均设有用于阻挡絮状沉淀物的过滤网(131),所述混凝沉淀池(1)与进水管(13)相邻的侧壁上固定有与其连通的排放管(15),所述排放管(15)内设有与其插接配合的塞体(151),所述混凝沉淀池(1)内远离排放管(15)一侧的位置上设有用于推动絮状沉淀物的推板(5),所述混凝沉淀池(1)上安装有用于驱使推板(5)向排放管(15)一侧移动的驱动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絮凝沉淀物的氯醚树脂母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与混凝沉淀池(1)侧壁固定的气缸(61)、与气缸(61)的活塞杆端部固定的活动板(62)以及与活动板(62)靠近混凝沉淀池(1)一侧的侧壁固定的推杆(63),所述推杆(63)远离活动板(62)的一端与推板(5)靠近活动板(62)一侧的侧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絮凝沉淀物的氯醚树脂母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1)的内底壁靠近排放管(15)一侧的位置上开设有用于将絮状沉淀物导入排放管(15)内的导流槽(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絮凝沉淀物的氯醚树脂母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15)倾斜设置,所述排放管(15)远离混凝沉淀池(1)一端的高度小于排放管(15)靠近混凝沉淀池(1)一端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絮凝沉淀物的氯醚树脂母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1)顶部开口,所述混凝沉淀池(1)顶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11),所述混凝沉淀池(1)顶部固定有导向杆(12),所述导向杆(12)与螺纹杆(11)上共同安装有横板(2),所述横板(2)上安装有搅拌组件(3),所述搅拌组件(3)包括固定于横板(2)上的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的第一输出轴(311)下端贯穿横板(2)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311)下端延伸至混凝沉淀池(1)内,所述第一输出轴(311)侧壁靠近其下端的位置上固定有下搅拌叶(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絮凝沉淀物的氯醚树脂母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上还设有反向搅拌组件(4),所述反向搅拌组件(4)包括转动安装于横板(2)底部并套设于第一输出轴(311)上的套管(41)、与套管(41)外侧壁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固定的上搅拌叶(42)、套设于第一输出轴(311)上并与之固定的换向齿轮(43)以及与套管(41)的内侧弧形表面固定的卡齿(44),所述卡齿(44)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卡齿(44)呈环形分布,且多个所述卡齿(44)均与换向齿轮(43)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絮凝沉淀物的氯醚树脂母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1)贯穿横板(2)并与之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12)贯穿横板(2)并与之滑移配合,所述混凝沉淀池(1)与螺纹杆(11)上共同安装有用于驱使横板(2)升降的升降组件(7),所述升降组件(7)包括与混凝沉淀池(1)顶部固定的第二电机(71)、与第二电机(71)的第二输出轴固定的主动齿轮(72)以及套设于螺纹杆(11)上并与之固定的从动齿轮(73),所述从动齿轮(73)与主动齿轮(72)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絮凝沉淀物的氯醚树脂母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2)上端及螺纹杆(11)上端均固定有挡板(8)。

说明书

一种便于清理絮凝沉淀物的氯醚树脂母液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絮凝沉淀物的氯醚树脂母液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氯醚树脂是氯乙烯-乙烯基异丁基醚树脂的简称,是由75%氯乙烯和25%乙烯基异丁基醚共聚而成的聚合物。氯醚树脂作为较有前途的氯乙烯共聚产品之一,其生产技术国内自行开发成功以后,已实现了部分替代进口产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水资源逐渐被污染,废水处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话题。

目前,公告号为CN20691593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设置的曝气调节池、pH调节池、高级氧化池、絮凝池、物化沉淀池、二级沉淀池、生物处理池和出水池,曝气调节池的出水通过管道连接至pH调节池,pH调节池的出水通过管道连接至高级氧化池,高级氧化池的出水通过管道连接至絮凝池,絮凝池的出水通过管道连接至物化沉淀池,物化沉淀池的出水通过管道连接至二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的出水通过管道连接至生物处理池,生物处理池的出水通过管道连接至出水池。该实用新型通过物化法和生化法相结合的可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

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废水处理系统存在以下缺陷:随着絮凝池内的絮状沉淀物含量增加,加大了工作人员对絮状沉淀物进行清理的难度,此外,大量的絮状沉淀物容易对絮凝池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絮凝沉淀物的氯醚树脂母液废水处理系统,该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混凝沉淀池即为现有技术中的絮凝池,工作人员便于对混凝沉淀池内的絮状沉淀物进行清理,降低了因絮状沉淀物含量增加而对混凝沉淀池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清理絮凝沉淀物的氯醚树脂母液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沿废水流量依次设置的初沉池、调节池、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水解沉淀池、好氧处理池、二沉池、多介质过滤器、臭氧氧化处理器、活性炭过滤器及排放水池,所述混凝沉淀池其中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与其连通的进水管,所述混凝沉淀池另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与其连通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靠近混凝沉淀池的一端及出水管靠近混凝沉淀池的一端均设有用于阻挡絮状沉淀物的过滤网,所述混凝沉淀池与进水管相邻的侧壁上固定有与其连通的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内设有与其插接配合的塞体,所述混凝沉淀池内远离排放管一侧的位置上设有用于推动絮状沉淀物的推板,所述混凝沉淀池上安装有用于驱使推板向排放管一侧移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氯醚树脂母液废水进入初沉池,进行沉淀处理去除废水中的大量固体悬浮物,废水含固量明显减少,随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质量;经过调节池的废水进入混凝沉淀池进行处理,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同时废水COD也有一定程度的去除;混凝沉淀池出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分解部分有机物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经过水解酸化池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水解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水解沉淀池出水进行好氧处理,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二沉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多介质过滤器进一步降低水中的固体悬浮物,臭氧氧化进一步降低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过滤器保证出水COD;通过设置推板和驱动组件,当混凝沉淀池内产生大量絮状沉淀物时,为对絮状沉淀物进行清理,工作人员只需将塞体从排放管取出,随后通过驱动组件驱使推板向排放管一侧移动,由于进水管及出水管内均设有用于阻挡絮状沉淀物的过滤网,因此,在推板的推动作用下,絮状沉淀物仅能从排放管排出,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对混凝沉淀池内的絮状沉淀物进行清理,降低了因絮状沉淀物含量增加而对混凝沉淀池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混凝沉淀池侧壁固定的气缸、与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的活动板以及与活动板靠近混凝沉淀池一侧的侧壁固定的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与推板靠近活动板一侧的侧壁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絮状沉淀物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只需调节气缸的活塞杆缩短,以此使得活动板带动推杆共同向靠近排放管的一侧移动,在此过程中,推板随推杆同步移动,从而推板可将絮状沉淀物向排放管一侧推动,有利于工作人员对絮状沉淀物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内底壁靠近排放管一侧的位置上开设有用于将絮状沉淀物导入排放管内的导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流槽,当推板将絮状沉淀物推动至导流槽内后,絮状沉淀物易沿导流槽流入排放管内,以此提高了絮状沉淀物的清理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放管倾斜设置,所述排放管远离混凝沉淀池一端的高度小于排放管靠近混凝沉淀池一端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絮状沉淀物进入排放管内后,絮状沉淀物易沿排放管流出混凝沉淀池外侧,避免了絮状沉淀物堆积于排放管内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沉淀池顶部开口,所述混凝沉淀池顶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混凝沉淀池顶部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螺纹杆上共同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上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于横板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下端贯穿横板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下端延伸至混凝沉淀池内,所述第一输出轴侧壁靠近其下端的位置上固定有下搅拌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加速絮状沉淀物的形成,工作人员可从混凝沉淀池顶部开口投加阴离子PAM,PAM为聚丙烯酰胺,是一种线型高分子聚合物,废水中的S2-与铁离子形成的沉淀物在分子力的作用下与PAM发生碰撞凝聚形成絮体,以此加速了絮状沉淀物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质量;通过设置搅拌组件,为使得阴离子PAM与废水混合的更加充分,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工作后带动第一输出轴及与第一输出轴固定的下搅拌叶转动,从而使得阴离子PAM与废水之间充分混合,保证了絮状沉淀物的形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板上还设有反向搅拌组件,所述反向搅拌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横板底部并套设于第一输出轴上的套管、与套管外侧壁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固定的上搅拌叶、套设于第一输出轴上并与之固定的换向齿轮以及与套管的内侧弧形表面固定的卡齿,所述卡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卡齿呈环形分布,且多个所述卡齿均与换向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电机工作后,第一输出轴上的换向齿轮随第一输出轴同步转动,卡齿与换向齿轮啮合,以此使得与卡齿固定的套管转动,且套管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输出轴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上搅拌叶与下搅拌叶反向转动,有利于使得混凝沉淀池内的废水与阴离子PAM充分混合,以便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贯穿横板并与之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贯穿横板并与之滑移配合,所述混凝沉淀池与螺纹杆上共同安装有用于驱使横板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与混凝沉淀池顶部固定的第二电机、与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固定的主动齿轮以及套设于螺纹杆上并与之固定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混凝沉淀池内的絮状沉淀物进行清理时,为避免下搅拌叶对推板的移动造成影响,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第二电机,以此使得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则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从动齿轮固定的螺纹杆转动,由于横板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因此,横板可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直至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下端的高度大于推板顶部的高度时关闭第二电机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上端及螺纹杆上端均固定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对横板的运动起到了限制作用,以此避免了横板脱离导向杆及螺纹杆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方案通过设置推板和驱动组件,当混凝沉淀池内产生大量絮状沉淀物时,为对絮状沉淀物进行清理,工作人员只需将塞体从排放管取出,随后通过驱动组件驱使推板向排放管一侧移动,由于进水管及出水管内均设有用于阻挡絮状沉淀物的过滤网,因此,在推板的推动作用下,絮状沉淀物仅能从排放管排出,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对混凝沉淀池内的絮状沉淀物进行清理,降低了因絮状沉淀物含量增加而对混凝沉淀池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的概率;

本方案在对絮状沉淀物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只需调节气缸的活塞杆缩短,以此使得活动板带动推杆共同向靠近排放管的一侧移动,在此过程中,推板随推杆同步移动,从而推板可将絮状沉淀物向排放管一侧推动,有利于工作人员对絮状沉淀物进行清理;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导流槽,当推板将絮状沉淀物推动至导流槽内后,絮状沉淀物易沿导流槽流入排放管内,以此提高了絮状沉淀物的清理效率和质量。

发明人 (袁鑫;许庆民;张伶;米丽;张滔;左毅;)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