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0.11.09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涉及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包括絮凝池;溢水管,至少为两个,贯穿絮凝池的侧壁,其中一溢水管位于絮凝池侧壁的上端、另一溢水管位于絮凝池侧壁的下端;进水管,设置于絮凝池的侧壁上;吸杂管,数量若干,分别设置于絮凝池的两个相对的侧壁的下端,一端伸入絮凝池内;其中该吸杂管伸入絮凝池的一端与集杂盒连接,该集杂盒远离吸杂管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吸管;推料结构,设置于絮凝池内;移动模组,设置于絮凝池的外壁;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废水处理效果好、除杂时带走的水体少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城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絮凝池,用于将污水与絮凝剂混合;
溢水管,至少为两个,贯穿絮凝池的侧壁,其中一溢水管位于絮凝池侧壁的上端、另一溢水管位于絮凝池侧壁的下端,用于引出絮凝池内的上清液;
进水管,设置于絮凝池的侧壁上;
吸杂管,数量若干,分别设置于絮凝池的两个相对的侧壁的下端,一端伸入絮凝池内,用于吸出絮凝池内絮凝的杂质;其中该吸杂管伸入絮凝池的一端与集杂盒连接,该集杂盒远离吸杂管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吸管;
推料结构,设置于絮凝池内;
移动模组,设置于絮凝池的外壁;
该推料结构在移动模组的带动下移动,使推料结构将絮凝池底部的杂质推至吸杂管处。
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城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动模组包括
横梁板,为U型,设置于池口所在的絮凝池的上端壁上,该横梁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滴加絮凝剂的进液管;
滚珠丝杠模组、滑杆,设置于横梁板上;
移动板,与滚珠丝杠模组的滚珠螺母连接,该滑杆滑动贯穿移动板。
3.根据权利要求2一种城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料结构包括
第一滤板、第二滤板,该第一滤板的圆心与第二滤板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该第一滤板的一面与第二滤板的一面滑动接触;该第一滤板上的通孔与第二滤板上的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尺寸相同;当该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相对转动时,该第一滤板上的通孔与第二滤板上的通孔的重叠部分逐渐减小;
连环,套设于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之间的相交处,该连环与第一滤板、第二滤板中的一个固定连接、与另一个转动连接,该连环的外圆周壁与絮凝池的池口所对应的絮凝池的内壁滑动接触;
齿条,设置于与该连环转动连接的第一滤板的外圆周壁或第二滤板的圆周壁上;
齿轮,与齿条啮合;
支撑板,设置于移动板上;
第一减速机,设置于支撑板上,该第一减速机的输出端与齿轮的转轴连接,用于给齿轮提供转动力;
第一伺服电机,设置于第一减速机的外壳上,该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用于给第一减速机提供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城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向杆,与滑杆平行;
定位套,滑动套设于导向杆的外圆周壁上,
第一转动孔,贯穿第一滤板的圆心;
第二转动孔,贯穿第二滤板的圆心;
该定位套贯穿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并分别与第一转动孔、第二转动孔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一种城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限位孔,设置于第一滤板上远离第二滤板的一侧侧壁上,该第一限位孔与第一转动孔为同心圆;
第二限位孔,设置于第二滤板上远离第一滤板的一侧侧壁上,该第二限位孔与第二转动孔为同心圆;
挡环,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套设于定位套的外圆周壁的两端,该挡环伸入对应位置的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内,用于使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紧贴。
6.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城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均为环形,该第一卡槽设置于第一滤板的外圆周壁上,该第二卡槽设置于二滤板的外圆周壁上;
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均为环形,分别设置于连环的内圆周壁上,该第一卡环延伸至第一卡槽内,该第二卡环延伸至第二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城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絮凝池的池口的内侧壁上对应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挡柱,该挡柱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8.根据权利要求2一种城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料结构包括
板体,为扇形,位于絮凝池的底部,并与絮凝池的底部滑动接触;
连板,数量若干,一端与移动板连接,另一端与板体连接;
集杂槽,设置于板体上向背的两侧壁上,与吸杂管位置对应,用于聚集杂质;
进料口,设置于板体的内弧壁,与集杂槽位置对应且连通;
挡板,设置于絮凝池的内侧壁上,该挡板用于在除杂时将进料口堵住;
通气管,一端贯穿挡板,另一端贯穿絮凝池的侧壁;
在除杂时,该板体上的一侧的集杂槽与挡板、絮凝池内侧壁形成封闭空间,吸杂管将该封闭空间内絮凝的杂质吸走,该通气管用于维持大气压均衡;
定位板,设置于移动板上;
转动杆,与定位板转动连接,该转动杆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搅拌杆;
第二减速机,设置于定位板上,该第二减速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杆的转轴连接;
第二伺服电机,设置于第二减速机的外壳上,该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
该集杂槽所在的板体的侧壁上、该挡板上与进料口接触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城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关闭溢水管的阀门,然后通过进水管向絮凝池中加入污水,向絮凝池中加入絮凝剂,然后絮凝剂会将污水中的杂质絮凝呈杂质团,然后打开上端溢水管的阀门,絮凝池中的上清液就会从溢水管流出,然后移动模组带动推料结构移动,将絮凝池内絮凝沉底的杂质向絮凝池两侧的吸杂管处推动,通过吸杂管将杂质吸走,并且此时絮凝池内还剩余的上清液由下端溢水管排出;
其中推料结构的使用方法为:当需要将絮凝池底部絮凝的杂质清除时,滚珠丝杠模组带动移动板上的支撑板和连环移动,连环带动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移动,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减速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转动,近而带动与连环转动连接的第一滤板或第二滤板转动,使得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上的通孔的重叠部分减小,使得大量的杂质无法通过通孔,此时大量的杂质就会被推至絮凝池的一侧,由于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下端的通孔被杂质逐渐堵塞,水流无法通过,但是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端的通孔由于处于上清液的位置,因此大量聚集的杂质的上方的上清液能够通过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端的通孔,当上清液对流结束后,第一伺服电机使得第一滤板上的通孔与第二滤板上的通孔完全没有重叠部分,然后通过吸杂管、集杂盒、吸管将大量堆积的杂质吸走,此时吸杂管带走的水体较少。
10.根据权利要求8一种城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关闭溢水管的阀门,然后通过进水管向絮凝池中加入污水,向絮凝池中加入絮凝剂,然后絮凝剂会将污水中的杂质絮凝呈杂质团,然后打开上端溢水管的阀门,絮凝池中的上清液就会从溢水管流出,然后移动模组带动推料结构移动,将絮凝池内絮凝沉底的杂质向絮凝池两侧的吸杂管处推动,通过吸杂管将杂质吸走,并且此时絮凝池内还剩余的上清液由下端溢水管排出;
其中推料结构的使用方法为: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配合第二减速机能够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搅拌杆对污水进行搅拌,搅拌能够加快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提高杂质絮凝的效率,絮凝的杂质中的一部分会落在集杂槽内;当需要除杂时,板体跟随连板移动向絮凝池的一侧移动,移动的过程中一部分絮凝池底部的杂质被逐渐推入集杂槽内,然后挡板会插入进料口内,并且挡板将进料口完全封住时,并且集杂盒与吸管进入集杂槽内,板体上的集杂槽所在的侧壁与絮凝池的内侧壁接触,此时挡板、集杂槽与絮凝池的内侧壁形成一充满杂质的封闭空间,然后通过吸杂管将封闭空间内的杂质吸走,此时通气管用于给给封闭空间供气,位置大气压均衡。
说明书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现有的污水处理主要是大型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环保节能意识的加强,家庭生活用水经过一定的处理能够再次被用于冲洗马桶、洗车、洒水车洒水等,能够有效的节约淡水资源,也能够降低生活开支,而在出水处理中,通过添加絮凝剂能够有效的去除水体中的杂质,因此污水处理中絮凝剂的添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现有的絮凝沉淀方式再清除沉淀池底部絮凝的杂质时会吸走大量的水,本来家庭废水中能够利用的量就很少,因此现有的絮凝沉淀池处底部杂质的方式不适用于小规模的家庭污水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城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的絮凝沉淀池排杂方式不适用于城镇家庭小规模污水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城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包括
絮凝池,用于将污水与絮凝剂混合;
溢水管,至少为两个,贯穿絮凝池的侧壁,其中一溢水管位于絮凝池侧壁的上端、另一溢水管位于絮凝池侧壁的下端,用于引出絮凝池内的上清液;
进水管,设置于絮凝池的侧壁上;
吸杂管,数量若干,分别设置于絮凝池的两个相对的侧壁的下端,一端伸入絮凝池内,用于吸出絮凝池内絮凝的杂质;其中该吸杂管伸入絮凝池的一端与集杂盒连接,该集杂盒远离吸杂管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吸管;
推料结构,设置于絮凝池内;
移动模组,设置于絮凝池的外壁;
该推料结构在移动模组的带动下移动,使推料结构将絮凝池底部的杂质推至吸杂管处。
优选的:该移动模组包括
横梁板,为U型,设置于池口所在的絮凝池的上端壁上,该横梁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滴加絮凝剂的进液管;
滚珠丝杠模组、滑杆,设置于横梁板上;
移动板,与滚珠丝杠模组的滚珠螺母连接,该滑杆滑动贯穿移动板。
优选的:该推料结构包括
第一滤板、第二滤板,该第一滤板的圆心与第二滤板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该第一滤板的一面与第二滤板的一面滑动接触;该第一滤板上的通孔与第二滤板上的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尺寸相同;当该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相对转动时,该第一滤板上的通孔与第二滤板上的通孔的重叠部分逐渐减小;
连环,套设于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之间的相交处,该连环与第一滤板、第二滤板中的一个固定连接、与另一个转动连接,该连环的外圆周壁与絮凝池的池口所对应的絮凝池的内壁滑动接触;
齿条,设置于与该连环转动连接的第一滤板的外圆周壁或第二滤板的圆周壁上;
齿轮,与齿条啮合;
支撑板,设置于移动板上;
第一减速机,设置于支撑板上,该第一减速机的输出端与齿轮的转轴连接,用于给齿轮提供转动力;
第一伺服电机,设置于第一减速机的外壳上,该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用于给第一减速机提供动力。
优选的:还包括
导向杆,与滑杆平行;
定位套,滑动套设于导向杆的外圆周壁上,
第一转动孔,贯穿第一滤板的圆心;
第二转动孔,贯穿第二滤板的圆心;
该定位套贯穿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并分别与第一转动孔、第二转动孔转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
第一限位孔,设置于第一滤板上远离第二滤板的一侧侧壁上,该第一限位孔与第一转动孔为同心圆;
第二限位孔,设置于第二滤板上远离第一滤板的一侧侧壁上,该第二限位孔与第二转动孔为同心圆;
挡环,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套设于定位套的外圆周壁的两端,该挡环伸入对应位置的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内,用于使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紧贴。
优选的:还包括
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均为环形,该第一卡槽设置于第一滤板的外圆周壁上,该第二卡槽设置于二滤板的外圆周壁上;
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均为环形,分别设置于连环的内圆周壁上,该第一卡环延伸至第一卡槽内,该第二卡环延伸至第二卡槽内。
优选的:该絮凝池的池口的内侧壁上对应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挡柱,该挡柱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的:该推料结构包括
板体,为扇形,位于絮凝池的底部,并与絮凝池的底部滑动接触;
连板,数量若干,一端与移动板连接,另一端与板体连接;
集杂槽,设置于板体上向背的两侧壁上,与吸杂管位置对应,用于聚集杂质;
进料口,设置于板体的内弧壁,与集杂槽位置对应且连通;
挡板,设置于絮凝池的内侧壁上,该挡板用于在除杂时将进料口堵住;
通气管,一端贯穿挡板,另一端贯穿絮凝池的侧壁;
在除杂时,该板体上的一侧的集杂槽与挡板、絮凝池内侧壁形成封闭空间,吸杂管将该封闭空间内絮凝的杂质吸走,该通气管用于维持大气压均衡;
定位板,设置于移动板上;
转动杆,与定位板转动连接,该转动杆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搅拌杆;
第二减速机,设置于定位板上,该第二减速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杆的转轴连接;
第二伺服电机,设置于第二减速机的外壳上,该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该集杂槽所在的板体的侧壁上、该挡板上与进料口接触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处理污水的方法,先关闭溢水管的阀门,然后通过进水管向絮凝池中加入污水,向絮凝池中加入絮凝剂,然后絮凝剂会将污水中的杂质絮凝呈杂质团,然后打开上端溢水管的阀门,絮凝池中的上清液就会从溢水管流出,然后移动模组带动推料结构移动,将絮凝池内絮凝沉底的杂质向絮凝池两侧的吸杂管处推动,通过吸杂管将杂质吸走,并且此时絮凝池内还剩余的上清液由下端溢水管排出;
其中推料结构的一种使用方法为:当需要将絮凝池底部絮凝的杂质清除时,滚珠丝杠模组带动移动板上的支撑板和连环移动,连环带动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移动,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减速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转动,近而带动与连环转动连接的第一滤板或第二滤板转动,使得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上的通孔的重叠部分减小,使得大量的杂质无法通过通孔,此时大量的杂质就会被推至絮凝池的一侧,由于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下端的通孔被杂质逐渐堵塞,水流无法通过,但是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端的通孔由于处于上清液的位置,因此大量聚集的杂质的上方的上清液能够通过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端的通孔,当上清液对流结束后,第一伺服电机使得第一滤板上的通孔与第二滤板上的通孔完全没有重叠部分,然后通过吸杂管、集杂盒、吸管将大量堆积的杂质吸走,此时吸杂管带走的水体较少。
其中推料结构的另一种使用方法为: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配合第二减速机能够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搅拌杆对污水进行搅拌,搅拌能够加快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提高杂质絮凝的效率,絮凝的杂质中的一部分会落在集杂槽内;当需要除杂时,板体跟随连板移动向絮凝池的一侧移动,移动的过程中一部分絮凝池底部的杂质被逐渐推入集杂槽内,然后挡板会插入进料口内,并且挡板将进料口完全封住时,并且集杂盒与吸管进入集杂槽内,板体上的集杂槽所在的侧壁与絮凝池的内侧壁接触,此时挡板、集杂槽与絮凝池的内侧壁形成一充满杂质的封闭空间,然后通过吸杂管将封闭空间内的杂质吸走,此时通气管用于给给封闭空间供气,位置大气压均衡。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溢水管能够将絮凝池内絮凝后的上清液引出絮凝池,絮凝池底部的杂质沉积需要清除时,通过启动移动模组能够带动推料结构移动,通过推料结构将絮凝的杂质推至絮凝池的两侧,然后通过吸杂管将絮凝的杂质吸走,能够较少的吸走上清液;
其中一种推料结构的设置方式为,通过移动模组带动推料结构移动能够对絮凝池内的污水进行搅动,使得污水与絮凝剂更好、更快的混合;通过齿轮与齿条的配合能够带动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发生相对转动,使得第一滤板上的通孔与第二滤板上的通孔的重叠部分逐渐减少,使得杂质不能够通过,使得杂质向絮凝池的一侧聚集,杂质堆积,杂质上方的上清液会从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方的通孔流过,上清液液体能够从较小重叠的通孔部分流过,然后通孔完全被堵塞时,吸气管就能够将液体杂质吸走;
另一种推料结构的设置方式为,第二伺服电机通过第二减速机带动转动杆转动,通过转动杆带动搅拌杆转动,对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更好、更快的混合,通过设置的移动模组带动板体移动,板体上的集杂槽、絮凝池内壁和挡板能够形成封闭空间,通过封闭空间将杂质控制住,然后通过吸杂管将杂质引出封闭空间,其中通气管能够向封闭空间供气。
(发明人:吴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