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高效脱氮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2-9-16 8:43:0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21.01.21

公开日期2021.11.16

IPC分类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配水池、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其中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内均设有生物膜区及反冲洗装置,反冲洗装置位于生物膜区的下方,且与位于各池外侧的反冲洗供气系统连接,反冲洗装置从下向上对生物膜区进行反冲洗。本实用新型具有生物量大、填料不易污堵、容积负荷高、检修方便等特点,具有较强的耐毒性及耐冲击负荷,能够有效提高污染物尤其是总氮的去除效率。

1.jpg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配水池(T1)、厌氧池(T2)、缺氧池(T3)及好氧池(T4),其中厌氧池(T2)、缺氧池(T3)及好氧池(T4)内均设有生物膜区及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位于所述生物膜区的下方,且与位于各池外侧的反冲洗供气系统连接,所述反冲洗装置从下向上对所述生物膜区进行反冲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区包括承载梁(L)、生物填料(P1)及填料拦网(P11),其中填料拦网(P11)设置于承载梁(L)的外侧,所述生物填料(P1)填充于所述填料拦网(P11)内;所述生物填料(P1)采用多孔悬浮球及内置海绵填料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供气系统包括反冲洗供气管(G5)及设置于反冲洗供气管(G5)上的反洗风机(P6);

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中孔曝气器(P2)、冲洗气供气阀(V3)及竖直连通管,其中中孔曝气器(P2)设置于所述生物膜区的下方,且通过竖直连通管与所述反冲洗供气管(G5)连通;所述冲洗气供气阀(V3)设置于所述竖直连通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T2)、缺氧池(T3)及好氧池(T4)内均设有位于所述生物膜区上方的反冲洗排水装置,各所述反冲洗排水装置均与位于各池外侧的反冲洗排水管(G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排水装置包括反冲洗排水槽(P7)、排水连通管路及反冲洗排水阀(V2),其中反冲洗排水槽(P7)设置于所述生物膜区的上方,所述反冲洗排水槽(P7)通过排水连通管路与所述反冲洗排水管(G4)连通,所述反冲洗排水阀(V2)设置于所述排水连通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池(T1)与所述厌氧池(T2)的底部连通;所述缺氧池(T3)的上部两侧分别与厌氧池(T2)和好氧池(T4)连通,所述缺氧池(T3)和好氧池(T4)内均设有布水系统,所述缺氧池(T3)和好氧池(T4)之间设有回水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系统包括布水槽(P8)和布水管(P9),其中布水槽(P8)设置于所述缺氧池(T3)和所述好氧池(T4)上部的进水口下方,所述布水管(P9)的上端与所述布水槽(P8)连通,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缺氧池(T3)和所述好氧池(T4)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系统包括硝化液回流管(G6)和设置于硝化液回流管(G6)上的回流泵(P5),所述硝化液回流管(G6)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好氧池(T4)内,另一端与所述缺氧池(T3)内的布水槽(P8)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T4)的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微孔曝气器(P3)、曝气管(G3)和曝气风机(P4),其中微孔曝气器(P3)设置于所述好氧池(T4)的底部,所述曝气管(G3)的一端与微孔曝气器(P3)连接,另一端与气源连接,所述曝气风机(P4)设置于所述曝气管(G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池(T1)、厌氧池(T2)、缺氧池(T3)及好氧池(T4)的底部通过排空连接管路与排空管(G2)连接,各所述排空连接管路上分别设有一排空阀(V1);所述配水池(T1)的上端与进水管(G1)连接,所述进水管(G1)上设有进水阀(V4)。

说明书

一种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活性污泥法存在着工艺流程复杂、投资大、能耗高、运行管理繁琐等缺点,该技术不断改造和发展,为其与物化方法相匹配,先后出现了SBR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氧化沟等生物处理系统。上述工艺技术各具特点,但都是围绕高效低耗、系统稳定运行与操作方便等进行创新。而对于农药工业污水的生物处理,目前急需的是围绕脱氮除磷、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强化生物处理工艺进行技术开发。现有的生物膜脱氮废水处理装置,其主要缺陷为装置的实质性原理为生物滤池,具有易堵塞、无法适应较高的污染负荷的缺陷,并且生物膜法具有运行灵活性差的缺点,无法满足农药废水生物处理脱氮除磷的需求,而且生物载体安装形式导致池体内部检修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装置,以满足农药废水生物处理脱氮除磷,适应农药废水生物处理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配水池、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其中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内均设有生物膜区及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位于所述生物膜区的下方,且与位于各池外侧的反冲洗供气系统连接,所述反冲洗装置从下向上对所述生物膜区进行反冲洗。

所述生物膜区包括承载梁、生物填料及填料拦网,其中填料拦网设置于承载梁的外侧,所述生物填料填充于所述填料拦网内;所述生物填料采用多孔悬浮球及内置海绵填料的组合。

所述反冲洗供气系统包括反冲洗供气管及设置于反冲洗供气管上的反洗风机;

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中孔曝气器、冲洗气供气阀及竖直连通管,其中中孔曝气器设置于所述生物膜区的下方,且通过竖直连通管与所述反冲洗供气管连通;所述冲洗气供气阀设置于所述竖直连通管上。

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内均设有位于所述生物膜区上方的反冲洗排水装置,各所述反冲洗排水装置均与位于各池外侧的反冲洗排水管连通。

所述反冲洗排水装置包括反冲洗排水槽、排水连通管路及反冲洗排水阀,其中反冲洗排水槽设置于所述生物膜区的上方,所述反冲洗排水槽通过排水连通管路与所述反冲洗排水管连通,所述反冲洗排水阀设置于所述排水连通管上。

所述配水池与所述厌氧池的底部连通;所述缺氧池的上部两侧分别与厌氧池和好氧池连通,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内均设有布水系统,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设有回水系统。

所述布水系统包括布水槽和布水管,其中布水槽设置于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好氧池上部的进水口下方,所述布水管的上端与所述布水槽连通,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好氧池的底部。

所述回水系统包括硝化液回流管和设置于硝化液回流管上的回流泵,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好氧池内,另一端与所述缺氧池内的布水槽连通。

所述好氧池的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微孔曝气器、曝气管和曝气风机,其中微孔曝气器设置于所述好氧池的底部,所述曝气管的一端与微孔曝气器连接,另一端与气源连接,所述曝气风机设置于所述曝气管上。

所述配水池、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的底部通过排空连接管路与排空管连接,各所述排空连接管路上分别设有一排空阀;所述配水池的上端与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具有生物量大、填料不易污堵、容积负荷高、检修方便等特点,具有较强的耐毒性及耐冲击负荷,能够有效提高污染物尤其是总氮的去除效率。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