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系统

发布时间:2022-11-7 9:44:1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21.04.20

公开日期2021.11.23

IPC分类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的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污水源和抽水组件,所述抽水组件与污水源连接,还包括沉淀组件和反应罐组件,所述污水源与沉淀组件连接,所述沉淀组件通过抽水组件与反应罐组件连接,所述沉淀组件设置在污水源的右侧,所述抽水组件设置在沉淀组件的右侧,所述反应罐组件设置在抽水组件的右侧;所述反应罐组件包括反应罐、中空纤维膜柱和超滤膜柱,所述中空纤维膜柱固定设置在反应罐内部,所述超滤膜柱设置在中空纤维膜柱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在以上各个部件的配合之下,能够高效率地对污水进行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7.jpg

权利要求

1.一种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污水源(4)和抽水组件(2),所述抽水组件(2)与污水源(4)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淀组件(1)和反应罐组件(3),所述污水源(4)与沉淀组件(1)连接,所述沉淀组件(1)通过抽水组件(2)与反应罐组件(3)连接,所述沉淀组件(1)设置在污水源(4)的右侧,所述抽水组件(2)设置在沉淀组件(1)的右侧,所述反应罐组件(3)设置在抽水组件(2)的右侧;所述反应罐组件(3)包括反应罐(31)、中空纤维膜柱(32)和超滤膜柱(33),所述中空纤维膜柱(32)固定设置在反应罐(31)内部,所述超滤膜柱(33)设置在中空纤维膜柱(3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组件(1)包括电机(11)、沉淀池(12)、污水进口(13)、旋转杆(14)、转轮(15)、残渣出口(16)、药剂投放口(17)和抽水口(18);所述电机(11)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旋转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1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转轮(15),所述转轮(15)设置在沉淀池(12)内部,所述污水进口(13)设置在沉淀池(12)左侧顶部位置,所述残渣出口(16)设置在沉淀池(12)左侧底部位置,所述药剂投放口(17)设置在沉淀池(12)顶部,所述抽水口(18)设置在沉淀池(12)右侧中部位置;所述污水进口(13)与污水源(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组件(2)包括抽水泵(21)、进水管(22)和出水管(23),所述进水管(22)的一端与抽水泵(21)的进水端固定连通,进水管(22)的另一端与抽水口(18)固定连通,所述出水管(23)的一端与抽水泵(21)的出水端固定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组件(3)还包括出水口(34)、第一反应腔(35)、第二反应腔(36)和中空腔(37);所述第一反应腔(35)为反应罐(31)内壁与中空纤维膜柱(32)外部之间的腔体,所述第二反应腔(36)为中空纤维膜柱(32)内部与超滤膜柱(33)外部之间的腔体,所述中空腔(37)为超滤膜柱(33)内部的腔体,所述出水口(34)固定设置在反应罐(31)底部中心位置,出水口(34)与中空腔(37)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柱(32)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反应罐(31)的底部内壁上,中空纤维膜柱(32)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反应罐(31)的顶部内壁上,所述超滤膜柱(33)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反应罐(31)的底部内壁上,超滤膜柱(33)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反应罐(31)的顶部内壁上;所述反应罐(31)与出水管(23)的另一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柱(32)包括第一不锈钢网(321)和中空纤维膜(322),所述第一不锈钢网(321)为中空的柱状网,所述中空纤维膜(322)包裹在第一不锈钢网(321)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柱(33)包括第二不锈钢网(331)和超滤膜(332),所述第二不锈钢网(331)为中空的柱状网,所述超滤膜(332)包裹在第二不锈钢网(331)的外表面。

说明书

一种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MBR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内之膜分离设备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内活性污泥(MLSS)浓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龄(SRT)可延长至30天以上。膜生物反应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可实现对污水深度净化,同时硝化菌在系统内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显,对深度除磷脱氮提供可能。

现有技术中的MBR膜生物反应装置无法对污水进行多次过滤;同时在污水在进入膜生物反应装置没有设置初步沉淀装置,导致对膜生物反应装置损害较大,从而影响膜生物反应装置的反应和过滤效果;再加上现有的膜生物反应装置的结构设置不够巧妙,MBR膜的面积较小,过滤效率慢;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污水源和抽水组件,所述抽水组件与污水源连接,还包括沉淀组件和反应罐组件,所述污水源与沉淀组件连接,所述沉淀组件通过抽水组件与反应罐组件连接,所述沉淀组件设置在污水源的右侧,所述抽水组件设置在沉淀组件的右侧,所述反应罐组件设置在抽水组件的右侧;所述反应罐组件包括反应罐、中空纤维膜柱和超滤膜柱,所述中空纤维膜柱固定设置在反应罐内部,所述超滤膜柱设置在中空纤维膜柱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在以上各个部件的配合之下,能够高效率地对污水进行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淀组件包括电机、沉淀池、污水进口、旋转杆、转轮、残渣出口、药剂投放口和抽水口;所述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旋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转轮,所述转轮设置在沉淀池内部,所述污水进口设置在沉淀池左侧顶部位置,所述残渣出口设置在沉淀池左侧底部位置,所述药剂投放口设置在沉淀池顶部,所述抽水口设置在沉淀池右侧中部位置;所述污水进口与污染源连通。沉淀组件用于对污水进行初步沉淀,电机、旋转杆和转轮用于对从污水进口进入沉淀池内的污水进行搅拌,使得污水与沉淀药剂充分反应,反应完全后底层沉淀残渣从残渣出口出来,上层清液从抽水口被抽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水组件包括抽水泵、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抽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抽水口固定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抽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抽水组件用于将沉淀池内污水抽入反应罐组件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罐组件还包括出水口、第一反应腔、第二反应腔和中空腔;所述第一反应腔为反应罐内壁与中空纤维膜柱外部之间的腔体,所述第二反应腔为中空纤维膜柱内部与超滤膜柱外部之间的腔体,所述中空腔为超滤膜柱内部的腔体,所述出水口固定设置在反应罐底部中心位置,出水口与中空腔连通。反应罐组件用于对反应罐内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反应和过滤。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空纤维膜柱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反应罐的底部内壁上,中空纤维膜柱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反应罐的顶部内壁上,所述超滤膜柱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反应罐的底部内壁上,超滤膜柱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反应罐的顶部内壁上;所述反应罐与出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抽水泵将沉淀池内的污水抽入反应罐组件后,污水首先进入第一反应腔,在第一反应腔反应后通过中空纤维膜柱进入到第二反应腔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后通过超滤膜柱进入到中空腔中,进入到中空腔的污水通过出水口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空纤维膜柱包括第一不锈钢网和中空纤维膜,所述第一不锈钢网为中空的柱状网,所述中空纤维膜包裹在第一不锈钢网的外表面;所述超滤膜柱包括第二不锈钢网和超滤膜,所述第二不锈钢网为中空的柱状网,所述超滤膜包裹在第二不锈钢网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污水源、抽水组件、沉淀组件和反应罐组件,以上各个部件的配合之下,能够高效率地对污水进行处理;反应管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得污水能够被多次过滤,提高了污水过滤处理的效果;同时沉淀组件的设置使得污水在进入MBR膜生物反应装置之前得到初步沉淀,减小了污水对MBR膜生物反应装置的损伤,提高了MBR膜生物反应装置的使用时间;再者,中空纤维膜柱和超滤膜柱的设计使得MBR膜的面积变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污水过滤出的效果;最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