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脱硫废水软化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4-5-15 10:27:4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04.11

申请日:2022.11.17

分类号:C02F5/08(2023.01)I;G01N33/18(2006.01)I;C02F103/18(2006.01)N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脱硫废水软化处理系统、脱硫废水软化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软化控制设备控制第一输液泵和第一注液泵各自将待处理脱硫废水和第一软化剂溶液注入到第一软化箱内,而后根据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第一软化箱在对应出水口处的水质状况,控制第二输液泵将第一软化箱内的经水质软化反应得到的一级软化液体传输到第二软化箱内,并控制第二注液泵将第二软化剂溶液注入到第二软化箱内,最后根据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第二软化箱在对应出水口处的水质状况,控制排液泵抽取第二软化箱内的经水质软化反应得到的二级软化液体进行排放,从而在脱硫废水排放前针对脱硫废水自动且有效地执行多重水体软化处理。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脱硫废水软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软化箱、第二软化箱、第一输液泵、第一注液泵、第二输液泵、第二注液泵、水质监测设备、排液泵及软化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水质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所述第一软化箱和所述第二软化箱各自在对应出水口处的水质状况;所述第一输液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软化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注液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软化箱的软化剂注入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输液泵用于将待处理脱硫废水输入到所述第一软化箱内,所述第一注液泵用于将第一软化剂溶液注入到所述第一软化箱内,使第一软化箱内的待处理脱硫废水和第一软化剂溶液产生水质软化反应;所述第二输液泵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软化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输液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软化箱的进水口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一软化箱内的经水质软化反应得到的一级软化液体传输到所述第二软化箱内;所述第二注液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软化箱的软化剂注入口连通,用于将第二软化剂溶液注入到所述第二软化箱内,使第二软化箱内的一级软化液体和第二软化剂溶液产生水质软化反应;所述排液泵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软化箱的出水口连通,用于抽取所述第二软化箱内的经水质软化反应得到的二级软化液体进行排放;所述软化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一输液泵、所述第一注液泵、所述第二输液泵、所述第二注液泵、所述水质监测设备及所述排液泵分别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所述第一软化箱和所述第二软化箱各自在对应出水口处的水质状况,控制所述第一输液泵、所述第一注液泵、所述第二输液泵、所述第二注液泵及所述排液泵各自的运行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第一软化箱和所述第二软化箱中任意一个软化箱,该软化箱的进水口设置在该软化箱外侧表面的底部位置处,该软化箱的出水口设置在该软化箱外侧表面的顶部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第一软化箱和所述第二软化箱中任意一个软化箱,该软化箱的软化剂注入口设置在该软化箱外侧表面的底部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第一软化箱和所述第二软化箱中任意一个软化箱,该软化箱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该软化箱内的处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空间内,用于对水质软化反应过程产生的沉淀物进行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多个滤液挡板,所述多个滤液挡板倾斜地安装在对应软化箱的内壁上,所述多个滤液挡板互不抵接;或者,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多层过滤网,所述多层过滤网相互间隔地安装在对应软化箱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化剂溶液为碳酸钠溶液,所述第二软化剂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7.一种脱硫废水软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脱硫废水软化处理系统所包括的软化控制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第一输液泵向第一软化箱输入待处理脱硫废水,并控制第一注液泵向所述第一软化箱注入第一软化剂溶液进行水质软化反应;在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所述第一软化箱在对应出水口处的水质状况符合第一排水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二输液泵按照第一预设液体量从所述第一软化箱抽取经水质软化反应得到的一级软化液体输入到第二软化箱内,并控制第二注液泵向所述第二软化箱注入第二软化剂溶液进行水质软化反应;在所述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所述第二软化箱在对应出水口处的水质状况符合第二排水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排液泵按照第二预设液体量从所述第二软化箱抽取经水质软化反应得到的二级软化液体进行排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输液泵已经按照第一预设液体量从所述第一软化箱处抽取经一级软化液体输入到所述第二软化箱内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输液泵向第一软化箱输入待处理脱硫废水,并控制第一注液泵向所述第一软化箱注入第一软化剂溶液进行水质软化反应。

9.一种脱硫废水软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脱硫废水软化处理系统所包括的软化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软化调度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输液泵向第一软化箱输入待处理脱硫废水,并控制第一注液泵向所述第一软化箱注入第一软化剂溶液进行水质软化反应;第二软化调度模块,用于在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所述第一软化箱在对应出水口处的水质状况符合第一排水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二输液泵按照第一预设液体量从所述第一软化箱抽取经水质软化反应得到的一级软化液体输入到第二软化箱内,并控制第二注液泵向所述第二软化箱注入第二软化剂溶液进行水质软化反应;液体排放调度模块,用于在所述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所述第二软化箱在对应出水口处的水质状况符合第二排水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排液泵按照第二预设液体量从所述第二软化箱抽取经水质软化反应得到的二级软化液体进行排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化调度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输液泵已经按照第一预设液体量从所述第一软化箱处抽取经一级软化液体输入到所述第二软化箱内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输液泵向第一软化箱输入待处理脱硫废水,并控制第一注液泵向所述第一软化箱注入第一软化剂溶液进行水质软化反应。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废水软化处理系统、脱硫废水软化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针对脱硫废水自动执行多重水体软化处理,以降低最终软化处理得到的废水在排放时的水体环境影响,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及环境治理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脱硫废水软化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软化箱、第二软化箱、第一输液泵、第一注液泵、第二输液泵、第二注液泵、水质监测设备、排液泵及软化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水质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所述第一软化箱和所述第二软化箱各自在对应出水口处的水质状况;

所述第一输液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软化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注液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软化箱的软化剂注入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输液泵用于将待处理脱硫废水输入到所述第一软化箱内,所述第一注液泵用于将第一软化剂溶液注入到所述第一软化箱内,使第一软化箱内的待处理脱硫废水和第一软化剂溶液产生水质软化反应;

所述第二输液泵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软化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输液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软化箱的进水口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一软化箱内的经水质软化反应得到的一级软化液体传输到所述第二软化箱内;

所述第二注液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软化箱的软化剂注入口连通,用于将第二软化剂溶液注入到所述第二软化箱内,使第二软化箱内的一级软化液体和第二软化剂溶液产生水质软化反应;

所述排液泵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软化箱的出水口连通,用于抽取所述第二软化箱内的经水质软化反应得到的二级软化液体进行排放;

所述软化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一输液泵、所述第一注液泵、所述第二输液泵、所述第二注液泵、所述水质监测设备及所述排液泵分别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所述第一软化箱和所述第二软化箱各自在对应出水口处的水质状况,控制所述第一输液泵、所述第一注液泵、所述第二输液泵、所述第二注液泵及所述排液泵各自的运行状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针对所述第一软化箱和所述第二软化箱中任意一个软化箱,该软化箱的进水口设置在该软化箱外侧表面的底部位置处,该软化箱的出水口设置在该软化箱外侧表面的顶部位置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针对所述第一软化箱和所述第二软化箱中任意一个软化箱,该软化箱的软化剂注入口设置在该软化箱外侧表面的底部位置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针对所述第一软化箱和所述第二软化箱中任意一个软化箱,该软化箱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该软化箱内的处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空间内,用于对水质软化反应过程产生的沉淀物进行过滤。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多个滤液挡板,所述多个滤液挡板倾斜地安装在对应软化箱的内壁上,所述多个滤液挡板互不抵接;

或者,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多层过滤网,所述多层过滤网相互间隔地安装在对应软化箱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软化剂溶液为碳酸钠溶液,所述第二软化剂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脱硫废水软化控制方法,应用于前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脱硫废水软化处理系统所包括的软化控制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输液泵向第一软化箱输入待处理脱硫废水,并控制第一注液泵向所述第一软化箱注入第一软化剂溶液进行水质软化反应;

在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所述第一软化箱在对应出水口处的水质状况符合第一排水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二输液泵按照第一预设液体量从所述第一软化箱抽取经水质软化反应得到的一级软化液体输入到第二软化箱内,并控制第二注液泵向所述第二软化箱注入第二软化剂溶液进行水质软化反应;

在所述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所述第二软化箱在对应出水口处的水质状况符合第二排水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排液泵按照第二预设液体量从所述第二软化箱抽取经水质软化反应得到的二级软化液体进行排放。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输液泵已经按照第一预设液体量从所述第一软化箱处抽取经一级软化液体输入到所述第二软化箱内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输液泵向第一软化箱输入待处理脱硫废水,并控制第一注液泵向所述第一软化箱注入第一软化剂溶液进行水质软化反应。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脱硫废水软化控制装置,应用于前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脱硫废水软化处理系统所包括的软化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软化调度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输液泵向第一软化箱输入待处理脱硫废水,并控制第一注液泵向所述第一软化箱注入第一软化剂溶液进行水质软化反应;

第二软化调度模块,用于在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所述第一软化箱在对应出水口处的水质状况符合第一排水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二输液泵按照第一预设液体量从所述第一软化箱抽取经水质软化反应得到的一级软化液体输入到第二软化箱内,并控制第二注液泵向所述第二软化箱注入第二软化剂溶液进行水质软化反应;

液体排放调度模块,用于在所述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所述第二软化箱在对应出水口处的水质状况符合第二排水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排液泵按照第二预设液体量从所述第二软化箱抽取经水质软化反应得到的二级软化液体进行排放。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软化调度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输液泵已经按照第一预设液体量从所述第一软化箱处抽取经一级软化液体输入到所述第二软化箱内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输液泵向第一软化箱输入待处理脱硫废水,并控制第一注液泵向所述第一软化箱注入第一软化剂溶液进行水质软化反应。

在此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本申请通过软化控制设备控制第一输液泵将待处理脱硫废水输入到第一软化箱内,并控制第一注液泵将第一软化剂溶液注入到第一软化箱内,使第一软化箱内的待处理脱硫废水和第一软化剂溶液产生水质软化反应,而后根据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第一软化箱在对应出水口处的水质状况,控制第二输液泵将第一软化箱内的经水质软化反应得到的一级软化液体传输到第二软化箱内,并控制第二注液泵将第二软化剂溶液注入到第二软化箱内,使第二软化箱内的一级软化液体和第二软化剂溶液产生水质软化反应,最后根据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第二软化箱各自在对应出水口处的水质状况,控制排液泵抽取第二软化箱内的经水质软化反应得到的二级软化液体进行排放,从而针对脱硫废水自动且有效地执行多重水体软化处理,以降低最终软化处理得到的废水在排放时的水体环境影响,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及环境治理效果。

(发明人:廖海清;周兴玄;杨芳;纪美辰;冯冬霞;潘婷;王芊芊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