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4.07
申请日:2022.11.30
分类号:C02F1/52(2023.01)I;C02F1/461(2023.01)I;C02F101/16(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分步法去除大部分氨氮,电催化氧化去除剩余部分氨氮,达到预期目标氨氮值。具体的,取一定量废水,加入一定比例的化学药剂,沉淀,过滤,得到滤液,第一次去除部分氨氮;再次加入一定比例的化学药剂,沉淀,过滤,得到滤液,第二次去除部分氨氮;再采用电化学的方法,对第二次去除部分氨氮的废水电催化第三次去除氨氮,达到预期目标值。本发明通过分步加药,药剂远远小于一次加药的投加量,在同等药剂投加的情况下,氨氮去除率优于一次投加量时的氨氮去除率,在经过两次化学法去除氨氮后,电化学去除氨氮的负荷大大降低,降低能耗,延长电极使用寿命,满足后续生化要求,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一定量的煤化工高氨氮废水,加入一定比例的化学药剂,沉淀,过滤,得到滤液,第一次去除部分氨氮;(2)再次加入一定比例的化学药剂,沉淀,过滤,得到滤液,第二次去除部分氨氮;(3)采用电化学的方法,对第二次去除部分氨氮后的废水进行电催化去除氨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化学药剂,包括药剂1和药剂2,所述药剂1为可溶性的镁盐,药剂2为可溶性的磷酸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化学药剂,包括药剂1和药剂2,步骤(2)中的化学药剂与步骤(1)中化学药剂的种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镁盐为氯化镁,硫酸镁,硝酸镁中的一种;所述可溶性磷酸盐为磷酸二氢纳,磷酸氢二纳,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药剂的加入方式为:先加入药剂1溶解后搅拌均匀,再加入药剂2,快速搅拌溶解后再缓慢搅拌30-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次药剂比例,氨氮浓度的量为N,在同一液体体积的情况下,加入药剂1达到浓度的量m1,加入药剂2达到浓度的量p1,m1:N<1,p1:N<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次药剂比例,氨氮浓度的量为N,在同一液体体积的情况下,加入药剂1达到浓度的量m2,加入药剂2达到浓度的量p2,m2:N<1,p2:N<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次药剂比例,两次加入药剂1的量m1+m2,m1+m2<药剂1:N等于1:1时药剂1的投加量为N,即m1+m2<N;两次加入药剂2的量p1+p2,p1+p2<药剂2:N等于1:1时药剂2的投加量为N,即p1+p2<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电化学去除氨氮,电极阳极为钌系氧化物涂层电极、锡锑氧化物涂层电极中的一种,阴极为不锈钢,石墨,钛材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化工高氨氮废水,先化学分步去除,再电化学去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废水处理成本,提高水处理工艺段的稳定性,实现废水处理更加精细化,合理化。化学方法去除氨氮,化学药剂投加量大,药剂利用率低,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产生大量的固废,以及增加废水的含盐度,对后续生化不利。电化学催化的方法,能耗高,电极的稳定性差,工程化应用效果不佳。本发明采用分步低比例的好处大大降低药剂的投加量,药剂的利用率高,接近100%,在低负荷条件下,通过电化学氧化,既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电化学系统的稳定,还去除了酚类等生化物毒害性物质从而提高可生化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一定量的煤化工高氨氮废水,加入一定比例的化学药剂,沉淀,过滤,得到滤液,第一次去除部分氨氮;
(2)再次加入一定比例的化学药剂,沉淀,过滤,得到滤液,第二次去除部分氨氮;
(3)采用电化学的方法,对第二次去除部分氨氮后的废水电催化去除氨氮;
具体地:取一定量的煤化工废水,加入一定比例的磷酸盐,溶解后,搅拌均匀,加入一定比例的镁盐,快速搅拌均匀,搅拌30-60min,静置,沉淀,抽滤得到滤液,完成第一次去除氨氮操作;
对完成第一次去除氨氮的滤液再次加入药剂,加入一定比例的磷酸盐,溶解后,搅拌均匀,加入一定比例的镁盐,快速搅拌均匀,搅拌30-60min,静置,沉淀,抽滤得到滤液,完成第二次去除氨氮操作;
所述的步骤(1)中的化学药剂,包括药剂1和药剂2,所述药剂1为可溶性的镁盐,药剂2为可溶性的磷酸盐;步骤(2)中的化学药剂与步骤(1)中化学药剂的种类相同。
所述的第一次药剂比例,氨氮浓度的量为N,在同一液体体积的情况下,加入药剂1达到浓度的量m1,加入药剂2达到浓度的量p1,m1:N<1,p1:N<1;所述的第二次药剂比例,氨氮浓度的量为N,在同一液体体积的情况下,加入药剂1达到浓度的量m2,加入药剂2达到浓度的量p2,m2:N<1,p2:N<1。
所述的两次药剂比例,两次加入药剂1的量m1+m2,m1+m2<药剂1:N等于1:1时药剂1的投加量为N,即m1+m2<N;两次加入药剂2的量p1+p2,p1+p2<药剂2:N等于1:1时药剂2的投加量为N,即p1+p2<N。
对完成第二次氨氮去除的滤液进行电化学去除氨氮反应,将滤液加入到电解槽中,恒流条件下,电解一定时间,测试即可。
电极阳极为钌系氧化物涂层电极、锡锑氧化物涂层电极中的一种,阴极为不锈钢,石墨,钛材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磷酸盐为磷酸二氢纳,磷酸氢二纳,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可溶性磷酸盐;
进一步的,镁盐为氯化镁,硫酸镁,硝酸镁可溶性镁盐;
本发明中化学药剂在去除氨氮时的反应式为:
Mg2++NH4++PO43-+6H2O=MgNH4PO4·6H2O(化学反应);
电化学法去除氨氮的电极反应为:
NaCl+H2O==NaClO+2H+(电解表面反应)
2NH3+3NaClO=N2+3H2O+3NaCl(电化学间接氨氮去除)
由化学药剂在去除氨氮时的反应式中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Mg2+、NH4+、PO43-的摩尔比为1:1:1,因此在同一液体体积的情况下,本申请中氨氮的量以及药剂1和药剂2的加入量简化为用达到的浓度量来表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煤化工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化学法去除氨氮,药剂投加量大,药剂利用率低,通常只有50%-80%,且氨氮去除不彻底,同时还生产大量的固废,造成二次污染,因药剂投加量大,药剂利用率低,使得废水的含盐量大大增加,给生化系统造成不利的影响,而带入大量的盐,使得后续的水回用能耗增加,也会使得最终蒸发出来的盐增加较多,所以药剂的投加是带来多方面的影响。电化学去除氨氮,在复杂水体系中,多种物质相互竞争,使得氨氮去除效果不佳,能耗大大增加,造成电极的寿命大大缩减,严重影响电化学系统的稳定。本发明通过低药剂比分步去除氨氮后,电化学去除氨氮的优点如下;第一,低剂量药剂,分步实施,提高药剂的利用率,降低药剂成本,降低固废的产生;第二,低的药剂投加比,降低外加盐分对后续生化系统,膜系统的影响;第三,相对低氨氮条件下,电化学去除氨氮负荷较低,有利于延长电极寿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第四,低氨氮条件下,污染因子总量降低,氨氮和有机物相互竞争反应弱,在去除氨氮的同时,还可以去除酚类等对生化有毒害性的物质,有利于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发明人:刘长影;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