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天津市红桥区2011年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1-10-18 14:27:4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2011年,是红桥区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始年,是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建设的关键年。环保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改善环境质量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开拓创新的信心、攻坚克难的勇气,努力开创我们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经济结构调整主攻方向,着眼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筑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按照“争速度、保势头、赶先进”的工作总要求,以“让老百姓呼吸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拥有宁静环境”为目标,以生态区建设为契机,以主要污染物减排为重点,以改善环境质量为落脚点,严格环境准入,加强污染防治,全面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实现环保工作“十二五”开门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水平。

工作目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2%。按照全市环保工作要求,落实好第二轮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83%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做到消灭黑臭水体,无危险废物排放。道路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声级分别小于70分贝、56分贝。辐射应急工作水平全面提高。

二、重点任务

(一)调整思路,积极推动“十二五”减排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十二五”规划,积极推动“十二五”减排目标的分步实施。制定年度减排工作方案,把减排任务与工程项目挂钩,减排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挂钩,做到目标任务、减排项目、减排责任、工作计划的落实。利用红桥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和设施,盯住新项目按计划实施,确保项目减排指标落实。强化对减排工作的检查和督察,扩大监管效能。

(二)强化服务,确保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

充分认识当前国际国内和红桥的发展形势,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意识,主动为企业做好服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审批程序合规、审批手续精减、审批时限压缩、审批效率提速”为工作原则,认真兑现环保审批“七项承诺”,实施环保审批“大提速”,为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努力打造审批绿色通道。

(三)真抓实干,不断推动生态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落实《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和《红桥区生态城区建设规划》,积极推动生态区建设24项指标中的6项未达标指标,发挥生态城区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的作用,分解落实目标责任,制定分布实施计划;建立完善生态城区建设重大项目督查、评估、激励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奖惩制度;与区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统一高效、运转协调的生态城区建设推动机制,把生态城区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四)落实责任,全面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有新的提升

继续实施蓝天工程。加大对扬尘和机动车尾气的监管,进一步落实环保执法责任制,使全区环境空气二级以上天数力争稳定达到80%以上;完善落实环境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深入实施碧水工程。以完成污染减排任务带动以饮用水源地保护为重点的地表水污染防治,做好地表水的监测工作;加大河道巡查监管力度,使区域景观水体稳定达到V类标准;严格执行水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发放审查、核查制度。继续推进安静工程。巩固创建的噪声达标区成果,严格控制施工噪声污染,加强施工时断监管力度;加强对社会噪声及其它固定声源的监管,做好中高考期间噪声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区民心工程,继续深化安静居住小区创建工作。

(五)以人为本,确保环保执法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继续开展好环保专项行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群众身体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重点,集中力量严肃查处,加强对环境违法企业的监管;做好12369群众信访工作,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异味、公交车冒黑烟等环境违法行为,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环境利益,按照“环境污染纠纷民事调解工作程序”的规定加大办理力度,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结果,让群众满意;加强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继续扩大排污收费增收面,提高征收排污费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危险废弃物的监督管理,严防污染事故的发生,确保区域环境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是着力在科技化监管上求突破。强化环境监察、监测和应急队伍建设,走科技化监管道路,着力解决既要管住又要管好的问题。同时提高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充分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二是着力在制度化管理上求实效。强化对污染企业的环保监管制度,对企业今后开展环保工作提出意见,指明方向。加快建立主要污染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制度,把环境风险高的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明确近期、中期和长期需要关注的问题,实现主动监管、主动服务。加快落实主要污染企业的环保监督员制度,促进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三是着力在社会化监督上求拓展。强化部门的联动机制建设,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环保工作的格局;加快完善区政府责任落实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形成考核机制;加快完善全社会参与机制,创新市民参与环境管理的方式方法和媒体监督机制,积极吸引民间关心环保的热心市民介入到环境管理过程中,让群众了解环保工作,熟悉环保工作,热爱环保工作。

四是着力在标准化审批上求发展。强化项目审批标准体系建设,把好关口,优化产业布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好部门职能作用。建立建设项目监管体系,保障每个项目都严格执行环评的相关制度,同时更好地防范腐败问题发生。

五是着力在综合化防控上求空间。强化综合长效的预防和监管意识,今后我区发展的项目将会越来越多,所有工程都有边际效应。虽然建设项目都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环境审批,但是在污染的问题上有叠加效应,聚少成多,肯定影响环境质量。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研究和谋划综合化防控手段,来解决因为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拓宽工作空间,进而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红桥区环境保护局)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