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22 15:40:0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3.17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属于环保生化技术领域。将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分为多个相互独立且相通的反应区,反应区内设有填料,反应区间通过设有百叶窗结构的隔板隔开,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内的污水通过反应区间的隔板上的百叶窗结构流通;污水经过管道通入第一反应区下端的进配水区;污水生化处理装置的最上端设有溢流槽,出水经各溢流槽汇总连接至出水管排出;微孔曝气器设置在各反应区的最下端,微孔曝气器连接曝气分管,各曝气分管汇集至曝气总管;本实用新型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通过几个相对独立的曝气装置,各曝气分管通过阀门独立控制各反应区的曝气环境,进而实现厌氧、缺氧与好氧间的任意组合和转换,能够更好的适应污水水质变化,耐冲击性更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包括进配水区(1)、反应区(2)、空气曝气系统、溢流槽(3)和出水管(4),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分为多个相互独立且彼此相通的反应区(2);

  反应区(2)内设有填料,反应区(2)之间通过设有百叶窗结构的隔板隔开,污水通过反应区(2)隔板上的百叶窗结构流通;第一隔板上的百叶窗结构与进配水区(1)成对角布置,位于隔板上方,第二反应区与第三反应区间的第二隔板上的百叶窗结构与第一隔板上的百叶窗结构成对角布置,其余各反应区(2)的百叶窗结构布置方式以此类推,延长污水在各反应区的停留时间;

  进配水区(1)位于污水生化处理装置下部,通过管道与外部连通,污水经过管道通入第一反应区下端的进配水区(1);进配水区(1)内的污水经过反应区(2),完成有机物的降解;

  溢流槽(3)位于最后一个反应区(2)的上部,与出水管(4)连接,经各反应区(2)处理后的水汇总至溢流槽(3),从出水管(4)排出;

  空气曝气系统包括微孔曝气器(5)、曝气分管(6)和阀门(7),微孔曝气器(5)设置在各反应区(2)下方,位于进配水区(1)底部,微孔曝气器(5)连接曝气分管(6),各曝气分管(6)汇集至曝气总管,各曝气分管(6)上设置阀门(7);各曝气分管(6)通过阀门(7)独立控制各反应区(2)的曝气环境,进而实现厌氧、缺氧与好氧间的任意组合和转换。

  说明书

  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生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生活中,污水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而目前国内处理污水普遍存在着单位能耗高,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如何进行高效节能污水处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节能减排,提供一种改进传统上的好氧接触反应器,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高效灵活的实现降碳脱氮除磷要求,达到节能减排,运行安全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所述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包括进配水区、反应区、空气曝气系统、溢流槽和出水管,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分为多个相互独立且彼此相通的反应区;

  反应区内设有填料,反应区之间通过设有百叶窗结构的隔板隔开,污水通过反应区隔板上的百叶窗结构流通;第一隔板上的百叶窗结构与进配水区成对角布置,位于隔板上方,第二反应区与第三反应区间的第二隔板上的百叶窗结构与第一隔板上的百叶窗结构成对角布置,其余各反应区的百叶窗结构布置方式以此类推,延长污水在各反应区的停留时间;

  进配水区位于污水生化处理装置下部,通过管道与外部连通,污水经过管道通入第一反应区下端的进配水区;进配水区内的污水经过反应区,完成有机物的降解;

  溢流槽位于最后一个反应区的上部,与出水管连接,经各反应区处理后的水汇总至溢流槽,从出水管排出;

  空气曝气系统包括微孔曝气器、曝气分管和阀门,微孔曝气器设置在各反应区下方,位于进配水区底部,微孔曝气器连接曝气分管,各曝气分管汇集至曝气总管,各曝气分管上设置阀门;各曝气分管通过阀门独立控制各反应区的曝气环境,进而实现厌氧、缺氧与好氧间的任意组合和转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通过几个相对独立的曝气装置,将好氧接触氧化池分割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通过控制各部分的曝气量,使其控制在厌氧、缺氧、好氧阶段,实现厌氧-缺氧-好氧、厌氧-好氧、缺氧-好氧、厌氧-好氧-厌氧-好氧等多种组合方案,能够更好的适应污水水质变化,耐冲击性更强。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