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城市污水处理池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2-22 10:46:28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5.05.29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IPC分类号C02F3/3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城市污水处理池,其包括处理池(1),处理池(1)的后侧壁上设有搅拌装置(2),搅拌装置(2)包括固定四个不等长的搅拌叶片,其中第四搅拌叶片(25)端部设有垂直于第四搅拌叶片(25)的挡板(250);处理池(1)内铺设有卵石(3)。本发明可以实现处理池内水流不规律流动,水流充分紊乱,保证在处理池内投放的药剂能够与水体充分混合,同时也能将处理池下方带有表面菌膜的卵石能够与处理池上方水体接触,从而使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的下降量增大,最大程度的达到除碳、磷,固氮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

  1.城市污水处理池,包括处理池(1),其特征在于:处理池(1)的后侧壁上设 有搅拌装置(2),搅拌装置(2)包括固定在处理池(1)后侧壁上的搅拌轴(21) 和可绕搅拌轴(21)旋转的第一搅拌叶片(22)、第二搅拌叶片(23)、第三搅 拌叶片(24)和第四搅拌叶片(25),第二搅拌叶片(23)、第三搅拌叶片(24) 和第四搅拌叶片(25)的长度分别是第一搅拌叶片(22)长度的2倍、3倍和4 倍,第四搅拌叶片(25)端部设有垂直于第四搅拌叶片(25)的挡板(250); 处理池(1)内铺设有卵石(3),卵石(3)的厚度与第一搅拌叶片(22)的长 度之和大于搅拌轴(21)轴心到下处理池(1)底面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处理池(1)为由直角 面(11)、斜面(12)、上顶面(13)和下底面(14)组成的截面为直角梯形的 四面体结构,且上顶面(13)的长度大于下底面(14)的长度;处理池(1)包 括位于直角面(11)底部的进水口(15)和由上顶面(13)和斜面(12)构造 而成的出水口(16),上顶面(13)内侧壁上设有用于调节出水口水流量的调节 装置(17),调节装置(17)包括固定在上顶面(13)内侧壁上的L形固定架(170) 和可沿L形固定架(170)水平移动的调节板(171),调节板(171)包括沿L 形固定架(170)移动的横板(1710)和与横板(1710)成120°-150°且向下 弯折的斜板(17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L形固定架(170)上 设有4-8个限位凹槽(1700),调节板(171)的横板(1710)上设有一个与L 形固定架(170)上限位凹槽(1700)相配合的限位突起(1712),限位突起(1712) 卡在限位凹槽(1700)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进水口(15)处连接 有进水管(18),进水管(18)远离进水口(15)的端部所在竖直面位于搅拌轴 (21)轴线所在竖直面的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处理池(1)的斜面(12) 与调节板(171)的斜板(1711)垂直布置。

  说明书

  城市污水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城市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长,住宅区域的扩大及人口的进一步集中,生活用 水量也随之增加,使城市排出的污水量越来越多。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是由厨房 洗涤、厕所冲洗、沐浴、洗衣水等构成,污水中含有的有机氮和氨氮,主要来 源于人体食物中蛋白质代谢的废弃物如粪便等。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已成为我 国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而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难以承受日愈增加的污水处理 量,致使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净化就排入河道、湖泊而污染自然水体及周围环境。 大量的污水直接排放,不仅破坏生态,还严重的危害工农业的生产和人类的健 康和安全。因此,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和今后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 中之重,其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般为大中型水处理装置,具有投资大、占 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等特点,无法适应城市生活污水小规模快速处理发展的 需要。同时,该类污水处理设备还存在处理效率低、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生活污水急需解决,而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存在成本高、 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城市污水处理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城市污水处理池,包括处理池,处理池的后侧壁上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 置包括固定在处理池后侧壁上的搅拌轴和可绕搅拌轴旋转的第一搅拌叶片、第 二搅拌叶片、第三搅拌叶片和第四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第三搅拌叶片和 第四搅拌叶片的长度分别是第一搅拌叶片长度的2倍、3倍和4倍,第四搅拌叶 片端部设有垂直于第四搅拌叶片的挡板;处理池内铺设有卵石,卵石的厚度与 第一搅拌叶片的长度和大于搅拌轴轴心到下底面的高度。

  第四搅拌叶片端部设有挡板,其能够将处理池底部的卵石足够的搅拌并舀 起足够多的卵石,使得处理池上方水能够与足够多的卵石接触,从而卵石表面 的菌膜使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下降,达到除碳、 磷,固氮的作用。搅拌片的叶片长度不等长,从而可使得水体得到充分混合, 在水流完全不规律流动下水体得到充分紊乱,从而保证水体内药剂能够充分混 合均匀。

  作为优选,处理池为由直角面、斜面、上顶面和下底面组成的截面为直角 梯形的四面体结构,且上顶面长度大于下底面长度;处理池包括位于直角面底 部的进水口和由上顶面和斜面构造而成的出水口,上顶面内侧壁上设有用于调 节出水口水流量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处理池内壁上的L形固定架 和可沿L形固定架水平移动的调节板,调节板包括沿L形固定架移动的横板和 与横板成120°-150°且向下弯折的斜板。将处理池设计成倒立的梯形,梯形的 斜面可对搅拌器搅拌到出水口处的水流起到一定阻力作用,从而使得水能够在 处理池内停留时间增长,从而使得卵石表面菌膜与水体接触的时间增长,最大 程度的达到除碳、磷,固氮的作用。通过在出水口处设置调节装置来调节出水 口流量,实现对处理池内水流流速以及出水口流量的实时调节,使得处理池内 的污水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处理

  作为优选,L形固定架上设有4-8个限位凹槽,调节板的横板上设有一个与 L形固定架上限位凹槽相配合的限位突起,限位突起卡在限位凹槽内。通过限位 突起卡在水平布置的不同限位凹槽内来实现调节板的水平移动,从而调节调节 板的端部与处理池斜面端部之间的距离,即调节处理池出水口大小,以实现流 量调节的目的,该种调节方式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进水口处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远离进水口的端部所在竖直面位于搅拌轴 轴线所在竖直面的右侧。通过进水管将未经处理的污水传输到搅拌装置的右侧, 从而使得未经处理的污水能够得到及时搅拌,使刚流入的污水能够充分与处理 池内药剂、卵石表面菌膜等进行快速充分混合,大大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处理 质量。

  作为优选,处理池的斜面与调节板的斜板垂直布置。采用垂直布置可使得 出水口的水流量的调节更有规律,即调节板移动了一个限位凹槽的距离后,水 量为多少,从而使得水流量可以更好的控制。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处理池内设置不等长搅拌叶片以及在第四搅拌叶片端部设置 挡板,可以实现处理池内水流不规律流动,水流充分紊乱,保证在处理池内投 放的药剂能够与水体充分混合,同时也能将处理池下方带有表面菌膜的卵石能 够与处理池上方水体接触,从而使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 (BOD)的下降量增大,最大程度的达到除碳、磷,固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