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生活污水沉降池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2-22 10:36:38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6.17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IPC分类号B01D21/02; B01D21/2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沉降池,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端设置有沉淀池本体,所述沉淀池本体上端一侧设置有排渣管,所述沉淀池本体底部设置有排渣盖板,所述排渣盖板与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调节杆,所述沉淀池本体中心位置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圆周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排渣板,所述转动套一侧与从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经过皮带与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电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污水加入到沉淀池内部,当沉降后需要排出时,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经过皮带与从动轮、排渣板旋转将沉淀物经过排渣管排出,操纵方便,避免了人工捞出,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活污水沉降池,包括固定支架(1),所述固定支架(1)上端设置有沉淀池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2)上端一侧设置有排渣管(3),所述沉淀池本体(2)底部设置有排渣盖板(4),所述排渣盖板(4)与固定支架(1)之间设置有调节杆(5),所述沉淀池本体(2)中心位置设置有转动套(6),所述转动套(6)圆周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排渣板(8),所述转动套(6)一侧与从动轮(7)连接,所述从动轮(7)经过皮带与主动轮(9)连接,所述主动轮(9)与电机(1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盖板(4)与沉淀池本体(2)之间为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板(8)为网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5)为气杆或液压杆。

  说明书

  一种生活污水沉降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污水沉降池。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

  根据污水来源的观点,污水可以定义为从住宅、机关、商业或者工业区排放的与地下水、地表水、暴风雪等混合的携带有废物的液体或者水。污水由许多类别,相应地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也有许多技术和工艺。按照污水来源,污水可以分为这四类。第一类:工业废水来自制造采矿和工业生产活动的污水,包括来自与工业或者商业储藏、加工的径流活渗沥液,以及其它不是生活污水的废水。第二类:生活污水来自住宅、写字楼、机关或相类似的污水;卫生污水;下水道污水,包括下水道系统中生活污水中混合的工业废水。第三类:商业污水来自商业设施而且某些成分超过生活污水的无毒、无害的污。如餐饮污水。洗衣房污水、动物饲养污水,发廊产生的污水等。第四类:表面径流来自雨水、雪水、高速公路下水,来自城市和工业地区的水等等,表面径流没有渗进土壤,沿街道和陆地进入地下水。

  现有污水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污水中的重金属进行沉降,现有沉降池沉降后的杂质不易排出,需要人工捞出,导致工作效率低,且工作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沉降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活污水沉降池,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端设置有沉淀池本体,所述沉淀池本体上端一侧设置有排渣管,所述沉淀池本体底部设置有排渣盖板,所述排渣盖板与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调节杆,所述沉淀池本体中心位置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圆周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排渣板,所述转动套一侧与从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经过皮带与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电机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渣盖板与沉淀池本体之间为铰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渣板为网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为气杆或液压杆。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渣盖板、调节杆与排渣板,这样使用时,将污水加入到沉淀池内部,当沉降后需要排出时,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经过皮带与从动轮、排渣板旋转将沉淀物经过排渣管排出,操纵方便,避免了人工捞出,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