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5.28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IPC分类号C02F3/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染污水的净化及清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印染污水的净化及清理系统,包括内部为空腔且顶部开口的壳体,壳体内固连有一隔板且隔板将壳体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腔体:腔体一和腔体二,隔板上端略低于壳体顶部且隔板使腔体一与腔体二的上部相通,壳体上具有与腔体一相通的污水进口且在污水进口处设有阀门,腔体一内还具有曝气器,腔体二内具有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略高于隔板上端,在曝气器的曝气作用下污水具有在腔体一内循环流动的趋势,且在污水的循环流动作用下活性污泥将壳体上端口处完全覆盖。本实用新型的处理效果好、工作效率快,而且投入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印染污水的净化及清理系统,包括内部为空腔且顶部开口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固连有一隔板(2)且隔板(2)将壳体(1)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腔体:腔体一(3)和腔体二(4),所述隔板(2)上端略低于壳体(1)顶部且隔板(2)使腔体一(3)与腔体二(4)的上部相通,所述壳体(1)上具有与腔体一(3)相通的污水进口(5)且在污水进口(5)处设有阀门(6),所述腔体一(3)内还具有曝气器(7),所述腔体二(4)内具有活性污泥(8),所述活性污泥(8)略高于隔板(2)上端,在上述曝气器(7)的曝气作用下污水具有在腔体一(3)内循环流动的趋势,且在污水的循环流动作用下所述的活性污泥将壳体(1)上端口处完全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污水的净化及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端还具能清理活性污泥(8)处污物的清理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染污水的净化及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导轨(9)、刮铲(10)和驱动件,上述的导轨(9)固连在壳体(1)上部,所述刮铲(10)位于导轨(9)上,上述驱动件与刮铲(10)相联且驱动件能带动刮铲(10)沿导轨(9)平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染污水的净化及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刮铲(10)下端部分位于壳体(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染污水的净化及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油缸(11),所述油缸(11)的活塞杆与上述的刮铲(10)相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染污水的净化及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导轨(9)上具有能沿其平移的滑块(12),上述的刮铲(10)固连在滑块(12)上,所述的驱动件包括电机(13)、传动齿轮(14)和齿条(15),所述的齿条(15)固连在导轨(9) 侧部,所述电机(13)固连在滑块(12)上且传动齿轮(14)固连在电机(13)的转轴上,上述传动齿轮(14)与齿条(15)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印染污水的净化及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机(13)的两端均具有伸出的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均固连有传动齿轮(14),所述齿条(15)的数量为两根且传动齿轮(14)和与其对应的齿条(15)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印染污水的净化及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部还固连有牵引绳(16),所述牵引绳(16)上具有若干呈环形的挂环(17),与电机(13)相联的导线(18)穿在上述的挂环(17)上。
说明书
一种印染污水的净化及清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印染污水的净化及清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中小城市(镇)的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随着未来50年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将会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水环境的恶化会影响工业、农业以及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
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我国对工业废水的监督力度从没懈怠过,其中就包含有印染行业。印染行业在印染生产中必定会产生印染污水,企业需对印染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
活性污泥是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其成本投入小效果好。活性污泥中复杂的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营养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最先担当净化任务的是异氧菌和腐生性真菌,细菌特别是球状细菌起着最关键的作用,优良运转的活性污泥,是以丝状菌为骨架由球状菌组成的菌胶团。沉降性好,随着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细菌大量繁殖,开始生长原生动物,是细菌一次捕食者。活性污泥常见的原生动物有鞭毛虫、肉毛虫、纤毛虫和吸管虫。活性污泥成熟时固着型的纤毛虫、种虫占优势;后生动物是细菌的二次捕食者,如轮虫、线虫等只能在溶解氧充足时才出现,所以当出现后生动物时说明处理水质好转标志。其性能指标包括:混合 液悬浮固体(ML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数[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密度指数(SDI)]。
不过现有活性污泥处理效果不是很好,在处理活性污泥上端的污物时,还需人工铲除,其人工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大,刮铲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印染污水的净化及清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印染污水的净化及清理系统,包括内部为空腔且顶部开口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固连有一隔板且隔板将壳体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腔体:腔体一和腔体二,所述隔板上端略低于壳体顶部且隔板使腔体一与腔体二的上部相通,所述壳体上具有与腔体一相通的污水进口且在污水进口处设有阀门,所述腔体一内还具有曝气器,所述腔体二内具有活性污泥,所述活性污泥略高于隔板上端,在上述曝气器的曝气作用下污水具有在腔体一内循环流动的趋势,且在污水的循环流动作用下所述的活性污泥将壳体上端口处完全覆盖。
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基本工作原理:首先通过阀门将污水从污水进口排入腔体一内部,污水位于腔体一内部且其容量高度不得高于隔板高度,通过阀门关闭污水进口,避免污水溢出且流入腔体二内,然后再加入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略高于隔板上端,活性污泥流入腔体一,在受到曝气器的曝气作用,腔体一内的污水及活性污泥会发生循环流动现象,活性污泥循环带动腔体二内的活性污泥一起循环,腔体一内的活性污泥覆盖于污水上端,腔体一内的污水受到循环流动时,其污水内部的污物一部分被会被活 性污泥除去,另一部分穿过腔体一内的活性污泥,漂浮在活性污泥上端,最后将漂浮在活性污泥上端的污物除去。其中腔体一侧壁上还具有一排水口,将经过活性污泥处理过的污水排送至下一道工序。
所述的壳体上端还具能清理活性污泥处污物的清理机构。
采用以上结构,利用清理机构代替人工清理,提高对活性污泥处污物的清理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力强度及人工成本。
所述的清理机构包括导轨、刮铲和驱动件,上述的导轨固连在壳体上部,所述刮铲位于导轨上,上述驱动件与刮铲相联且驱动件能带动刮铲沿导轨平移。
导轨的两侧具有相互平行的凹形滑槽,刮铲两侧具有延伸的导杆,导杆下端具有与凹形滑槽相互匹配的移动块,导轨对刮铲具有支撑及导向作用。
所述刮铲下端部分位于壳体内。
采用以上结构,提高对位于活性污泥上端的污物进行深度清理,避免污物清理不完整现象。
所述的驱动件为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上述的刮铲相联。
采用以上结构,启动油缸利用油缸的活塞杆推动刮铲沿着导轨进行移动,刮铲在移动的过程对活性污泥处的污物进行清理。其中油缸位于导轨一侧且同样连接于壳体上部。
作为另外一种方案,所述导轨上具有能沿其平移的滑块,上述的刮铲固连在滑块上,所述的驱动件包括电机、传动齿轮和齿条,所述的齿条固连在导轨侧部,所述电机固连在滑块上且传动齿轮固连在电机的转轴上,上述传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采用以上结构,驱动电机,电机上的转轴带动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带动滑块沿着导轨滑行。
所述电机的两端均具有伸出的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均固连有 传动齿轮,所述齿条的数量为两根且传动齿轮和与其对应的齿条相啮合。
采用以上结构,使得滑块两端动力均衡,提高刮铲、电机及滑块在移动时的平稳性,避免传动齿轮脱离齿条影响正常清理工作。
所述的壳体上部还固连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上具有若干呈环形的挂环,与电机相联的导线穿在上述的挂环上。
壳体上部的一横向边沿上的两侧固连有连接杆,两连接杆上连接有牵引绳,导线上均匀连接有挂环,电机移动其导线带动挂环沿着牵引绳滑动,能有效的避免导线随电机移动的过程中下垂,影响正常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印染污水的净化及清理系统的优点具有以下几点:
1、本印染污水的净化及清理系统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比较好,并且投资少。
2、本印染污水的清理系统具有自动清理污物功能,降低人工劳动力强度,有效的提高了清理效率。
3、牵引绳及挂环的设计,可有效避免电机随滑块滑行时,与其相联导线垂入壳体内,提高了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