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5.03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IPC分类号E03F5/14; E03F5/0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包括:固定框体和第一移动盖板,所述第一移动盖板设置在固定框体的顶部,所述第一移动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延伸至固定框体内的限位套,所述固定框体内设置有与第一移动盖板相平行的第二移动盖板,所述第二移动盖板中心位置上设置有一个指向第一移动盖板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一个位于第一移动盖板下方的过滤装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污水通过第一移动盖板上的漏水孔进入到过滤装置上方,污水中的杂质被滞留在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污水通过第二移动盖板上的漏水孔进入下水道,避免了下水道的堵塞,过滤装置的清理维护便利,过滤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包括:固定框体和第一移动盖板,所述第一移动盖板设置在固定框体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延伸至固定框体内的限位套,所述固定框体内设置有与第一移动盖板相平行的第二移动盖板,所述第二移动盖板中心位置上设置有一个指向第一移动盖板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一个位于第一移动盖板下方的过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体为圆形框体,所述限位套的外圆直径与固定框体的内孔直径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盖板和限位套为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体内壁的顶部设置有一圈与第一移动盖板外圆对应的固定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盖板平行设置在第一移动盖板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体底部设置有一圈位于第二移动盖板下方的固定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体与固定环为一体化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外圆延伸至固定框体之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为无纺布或者过滤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盖板和第二移动盖板上分别设置有漏水孔。
说明书
一种 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污水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
背景技术
路面和街道上通常都设置有窨井和窨井盖,窨井盖安装在窨井的上方,使用比较广泛。窨井盖主要是为了污水的泄流和清理维护,而且车辆和行人也需要在其上方通过,因此结构要求比较牢固。
普通的窨井盖为整体式的,结构牢固,因此生产、运输和购置的成本高,而且没有过滤功能,污水或者雨水直接进入下水道,容易造成下水道的堵塞,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实现污水的过滤,减少下水道的堵塞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包括:固定框体和第一移动盖板,所述第一移动盖板设置在固定框体的顶部,所述第一移动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延伸至固定框体内的限位套,所述固定框体内设置有与第一移动盖板相平行的第二移动盖板,所述第二移动盖板中心位置上设置有一个指向第一移动盖板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一个位于第一移动盖板下方的过滤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体为圆形框体,所述限位套的外圆直径与固定框体的内孔直径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盖板和限位套为一体化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体内壁的顶部设置有一圈与第一移动盖板外圆对应的固定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盖板平行设置在第一移动盖板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体底部设置有一圈位于第二移动盖板下方的固定环。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体与固定环为一体化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的外圆延伸至固定框体之外。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为无纺布或者过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盖板和第二移动盖板上分别设置有漏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下水道污水过滤盖板,污水通过第一移动盖板上的漏水孔进入到过滤装置上方,污水中的杂质被滞留在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污水通过第二移动盖板上的漏水孔进入下水道,避免了下水道的堵塞,过滤装置的清理维护便利,过滤效果好,整体的结构牢固,耐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