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3.11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3/3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由高负荷地下渗滤单元组成,其中所述高负荷地下渗滤单元自上而下由覆盖层、散水通风层、上防堵层、通风层、下防堵层、精滤层和导流沟组成;其中所述散水通风层中埋设有散水通风管网,所述通风层中埋设有通风管网;所述散水通风层和通风层之间设有穿过上防堵层的竖向渗流通道;所述导流沟中埋设有集排水管网。该系统有益效果是可提高出水水质,占地少,适用范围广,建设成本大幅度降低。
权利要求书
1.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由高负荷地下渗滤单元组成,其中,所述高负荷地下渗滤单元自上而下由覆盖层(1)、散水通风层(2)、上防堵层(4)、通风层(6)、下防堵层(8)、精滤层(9)和导流沟(11)组成;其中,所述散水通风层(2)中埋设有散水通风管网(3),所述通风层(6)中埋设有通风管网(7);所述散水通风层(2)和通风层(6)之间设有穿过上防堵层(4)的竖向渗流通道(3);所述导流沟(10)中埋设有集排水管网(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1)是绿地、旱地、浮土或硬化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水通风层(2)、通风层(6)和导流沟(10)均由粒径为10~40mm的碎石构成。
说明书
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中的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该复合系统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和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背景技术
我国污水的排放总量巨大,尽管耗资巨大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可以在中心城市发挥重要作用,但污水收集处理不仅成本高,而且许多农村地区存在污水管网不全、污水和雨水混排等问题,给污水的收集处理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大力研究开发成本低、环境效益好的污水现场处理技术对于我国的水环境污染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污水的现场处理有利于中水回用,符合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在众多的污水现场处理方法中,污水土地处理在降低处理成本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该系统不仅可提高出水水质,而且能够大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占地少,适用范围广、建设成本大幅度降低、可以营造好氧-厌氧交替环境,有利于脱氮除磷。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由高负荷地下渗滤单元组成,其中,所述高负荷地下渗滤单元自上而下由覆盖层、 散水通风层、上防堵层、通风层、下防堵层、精滤层和导流沟组成;其中,所述散水通风层中埋设有散水通风管网,所述通风层中埋设有通风管;所述散水通风层和通风层之间设有穿过上防堵层的竖向渗流通道;所述导流沟中埋设有集排水管网。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是绿地、旱地、浮土或硬化地面。
进一步的,所述散水通风层、通风层和导流沟均由粒径为10~40mm的碎石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有效地提高了高负荷地下渗滤单元的负荷能力,并且通过在上防堵层设置渗流通道,有效防止地下渗滤单元发生堵塞。
(2)本发明通过将高负荷地下渗滤好氧处理与精滤层兼性厌氧处理有机结合,实现了高负荷地下渗滤单元的好氧与厌氧之间的耦合协同作用,保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同时大大提高了系统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同时,可以营造好氧-厌氧交替环境,有利于脱氮除磷。
(3)本发明通过调温通风供氧,使系统能够在低温气候条件下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