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4.11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由高到低依次连接有沉淀池、调节池、蓄水池,其中沉淀池分成沉淀区和净水区,两区域之间通过隔板分成左右两个区域,沉淀池进水管位于沉淀区内,出水管位于净水区内,所述调节池与蓄水池之间通过设有高低液位差的输水管连接,输水管上设置有调节阀门,调节池内设置有水质检测报警系统。该装置之间的沉淀池、调节池以及蓄水池之间的液体流动是利用液体的自重进行过滤,避免了泵体对液体的扰动,减少了泡沫的产生,同时在连接调节池和蓄水池的输水管上设置了调节阀门,所以当调节池中的调节原料缺失时,检测报警装置就会报警,提高了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高到低依次连接有沉淀池、调节池、蓄水池,其中沉淀池分成沉淀区和净水区,两区域之间通过隔板分成左右两个区域,沉淀池进水管位于沉淀区内,出水管位于净水区内,所述调节池与蓄水池之间通过设有高低液位差的第一输水管连接,输水管上设置有调节阀门,调节池内设置有水质检测报警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喷头。
说明书
一种纺织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纺织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它在带动我国经济的同时,也是除钢铁造纸等行业外水污染问题最严重的行业。现在纺织行业都是通过沉淀、调节环节后将处理后的水放置到储水池,然后再排放到自然界或将处理后的水作为工业用水循环使用。在该技术中,调节环节一般通过树脂高盐等材料来对污水进行处理。如果调节环节出现问题,不仅仅需要对调节池内的调节材料进行补充,同时还要将整个生产线停工,同时将储水池的水抽出重新除污,大大浪费人力物力;在纺织品生产中,各处理池之间的废水通过输水管以及泵体实现连接,在此过程中加压泵的使用易产生大量泡沫,影响到了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并且维护工作繁琐,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率;此外现有的沉淀池只能起到自然沉淀的效果,而且自然沉淀的效果也不够好,且沉淀池的出水管设置于沉淀池的侧壁上,在沉淀后的水质进入调节池时,难以将全部的水质全部输进调节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纺织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之间的沉淀池、调节池以及蓄水池之间的液体流动是利用液体的自重进行过滤,避免了泵体对液体的扰动,减少了泡沫的产生,同时在连接调节池和蓄水池的输水管上设置了调节阀门,所以当调节池中的调节原料缺失时,检测报警装置就会报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由高到低依次连接有沉淀池、调节池、蓄水池,其中沉淀池分成沉淀区和净水区,两区域之间通过隔板分成左右两个区域,沉淀池进水管位于沉淀区内,出水管位于净水区内,所述调节池与蓄水池之间通过设有高低液位差的输水管连接,输水管上设置有调节阀门,调节池内设置有水质检测报警系 统。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喷头。
上述污水处理装置在连接调节池和蓄水池的第一输水管上设置了调节阀,调节池内设置有水质检测报警系统,所以当调节池中的调节原料缺失时,检测报警装置就会报警,从而关闭调节池的调节池和蓄水池的输水管调节阀门,然后补充调节原料,使调节池达到正常工作标准后,再打开调节阀门,继续输水。这样就无需将整个生产线全部停止,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上述沉淀池通过左沉淀区和右净水区提高了自然沉淀的效率,缩短了自然沉淀的时间,环保经济,运行成本低;该装置之间的沉淀池、调节池以及蓄水池之间由高到低的输液管连接,其液体流动是利用液体的自重进行过滤,避免了泵体对液体的扰动,减少了泡沫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