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26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2; C02F3/3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仿生原位修复系统,包括:集水池,用于聚集需要净化的水,在该集水池内设有植物净化区、鱼虾类净化区以及微生物净化区;净水装置,与集水池连通,用于对注入集水池中的补充水源进行净化处理;连接管路,用于连通集水池与净水装置,由一端与净水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接入集水池顶部的第一管件构成;给水装置,与净水装置的进水口连通,用于将注入集水池中的补充水源输送至净水装置内。集水池内的水体能够在生态系统中通过水生植物吸收、食物链积累及微生物分解,实现水质的深度净化,进而提高水体的净化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处理仿生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水池(1),用于聚集需要净化的水,在该集水池(1)内设有用于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植物净化区、用于构成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的鱼虾类净化区以及用于构成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的微生物净化区;
净水装置(2),与所述集水池(1)连通,用于对注入所述集水池(1)中的补充水源进行净化处理;
连接管路(3),用于连通所述集水池(1)与所述净水装置(2),由一端与所述净水装置(2)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接入所述集水池(1)顶部的第一管件构成;
给水装置(4),与所述净水装置(2)的进水口连通,用于将注入所述集水池(1)中的补充水源输送至所述净水装置(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仿生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仿生原位修复系统还包括围绕所述集水池(1)设置的种植净化区(5),在该种植净化区(5)内种植有起净化水体作用的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处理仿生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净化区包括沉水植物净化区、挺水植物净化区、浮水植物净化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仿生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1)呈下凹的槽状,所述沉水植物净化区形成在所述槽状的底部,所述挺水植物净化区形成在所述槽状的四周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仿生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装置(2)包括四个并列设置并彼此连通的滤筒(21)、位于该滤筒(21)上方的配水筒(22),在该配水筒(2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给水装置(4)连接的进水管(23),所述配水筒(22)通过U形管(24)与各个所述滤筒(21)连通,所述各个滤筒(21)的出水管由一连接管(25)连通,并且该连接管(25)与所述连接管路(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处理仿生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筒(21)的筒顶和侧壁设有反冲洗用的虹吸管(28)和虹吸破坏筒(29),在所述滤筒(21)内靠近其中部设有多层复合滤料(26),在所述滤筒(21)内靠近其底部设有箅式板块支撑隔栅(2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仿生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装置(4)包括水泵(41)和连通该水泵(41)与所述净水装置的第二管件(42)。
说明书
水处理仿生原位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仿生原位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水处理的对象主要包括河湖等自然水体、园林景观水水体、养殖水体、喷泉水体等人工水体,这些水体大都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也会在环境发展的同时,水质受到外界环境以及人为影响而发生恶化。目前多采用水循环处理设备来实现对这些水体的净化,另外,人工湿地系统也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净水系统,它通常运用人工湿地技术模拟自然水景生态系统,能够过滤悬浮物和吸收氮磷,可使水体一段时间内保持清澈和无异味的状态。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将净水装置与自然生态净化系统相结合的净水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水体进行深度净化的水处理仿生原位修复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处理仿生原位修复系统,包括:集水池,用于聚集需要净化的水,在该集水池内设有用于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植物净化区、用于构成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的鱼虾类净化区以及用于构成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的微生物净化区;净水装置,与所述集水池连通,用于对注入所述集水池中的补充水源进行净化处理;连接管路,用于连通所述集水池与所述净水装置,由一端与所述净水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接入所述集水池顶部的第一管件构成;给水装置,与所述净水装置的进水口连通,用于将注入所述集水池中的补充水源输送至所述净水装置内。
优选的,所述水处理仿生原位修复系统还包括围绕所述集水池设置的种植净化区,在该种植净化区内种植有起净化水体作用的植物。
优选的,所述植物净化区包括沉水植物净化区、挺水植物净化区、浮水植物净化区。
优选的,所述集水池呈下凹的槽状,所述沉水植物净化区形成在所述槽状的底部,所述挺水植物净化区形成在所述槽状的四周区域。
优选的,所述净水装置包括四个并列设置并彼此连通的滤筒、位于该滤筒上方的配水筒,在该配水筒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给水装置连接的进水管,所述配水筒通过U形管与各个所述滤筒连通,所述各个滤筒的出水管由一连接管连通,并且该连接管与所述连接管路连通。
优选的,在所述滤筒的筒顶和侧壁设有反冲洗用的虹吸管和虹吸破坏筒,在所述滤筒内靠近其中部设有多层复合滤料,在所述滤筒内靠近其底部设有箅式板块支撑隔栅。
优选的,所述给水装置包括水泵和连通该水泵与所述净水装置的第二管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处理仿生原位修复系统的补充水源在注入集水池内之前通过净水装置进行了净化,能够去除补充水源中的悬浮颗粒物含量,进而保证补充水源在注入集水池之前的水体质量。由于在集水池内形成生态系统,集水池内的水体能够在生态系统中通过水生植物吸收、食物链积累及微生物分解,实现水质的深度净化,进而提高水体的净化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处理仿生原位修复系统本身也可做为景观的一部分供人们观赏和游玩。